(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9月28日,記者從云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獲悉,其在云南河泊所遺址發現漢代建筑遺跡,出土大量封泥、簡牘,為尋找西漢所置益州郡的郡治提供了線索,是西漢中央在云南行使治權的有力證據,是我國統一多民族國家形成與發展的重要實證。
河泊所遺址位于昆明市晉寧區上蒜鎮河泊所村,滇池東南岸,東北距出土“滇王之印”的石寨山墓地僅700余米。對河泊所村東地塊的發掘的一個重要發現是“滇國相印”封泥的出土。與封泥同出的還有瓦片、陶罐、陶釜以及其他銅質和石質的文物?!暗釃嘤 狈饽嗟某鐾粒瑥膶嵨镔Y料上證實了古滇國的存在。標志著漢武帝在設立益州郡、賜滇王王印的同時,也設立了“滇相”,建立了一套行政管理體系。
此外,在上蒜一小及附近相關區域還有封泥、簡牘、建筑遺跡、道路等重大發現。2021年、2022年兩次發掘出土了包括“益州太守章”“建伶令印”等在內的500多枚封泥。發現帶漢字的簡牘200多枚,絕大部分還在清理中,已經認出的文字包括“滇池以亭行”“建伶長”“始元四年”等,是反映當時益州郡行政往來和司法制度的物證。
據考古領隊、云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館員蔣志龍介紹,大量簡牘的發現,是中國南方繼湖南“里耶秦簡”發現之后的又一重大考古發現,其發現的行政、司法簡牘,內容豐富,與已經發現的封泥相互印證,是西漢中央在云南行使治權的有力證據,為我國統一多民族國家形成與發展增添了重要的實證。
頭條 22-09-29
頭條 22-09-29
頭條 22-09-29
頭條 22-09-29
頭條 22-09-29
頭條 22-09-29
頭條 22-09-29
頭條 22-09-29
頭條 22-09-29
頭條 22-09-29
頭條 22-09-29
頭條 22-09-29
頭條 22-09-29
頭條 22-09-29
頭條 22-09-29
頭條 22-09-29
頭條 22-09-29
頭條 22-09-29
頭條 22-09-29
頭條 22-09-29
頭條 22-09-29
頭條 22-09-29
頭條 22-09-29
頭條 22-09-29
頭條 22-09-29
頭條 22-09-29
頭條 22-09-29
頭條 22-09-29
頭條 22-09-29
頭條 22-09-29
頭條 22-09-29
頭條 22-09-29
頭條 22-09-29
頭條 22-09-29
頭條 22-09-29
頭條 22-09-29
頭條 22-09-29
頭條 22-09-29
頭條 22-09-28
頭條 22-09-28
頭條 22-09-28
頭條 22-09-28
頭條 22-09-28
頭條 22-09-28
頭條 22-09-28
頭條 22-09-28
頭條 22-09-28
頭條 22-09-28
頭條 22-09-28
頭條 22-09-28
頭條 22-09-28
頭條 22-09-28
頭條 22-09-28
頭條 22-09-28
頭條 22-09-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