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報·中青網記者尹希寧 見習記者 袁潔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增進團結、引領創新、推進改變”,當被問及青年在世界舞臺上的角色時,清華大學蘇世民學院碩士研究生王子昕給出了這樣的答案。
7月21日,首屆世界青年發展論壇發布了《青年優先發展國際倡議》。其中提到,在全球發展進程中,青年既是受益者,也是貢獻者。只有青年積極參與,才能實現聯合國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和聯合國可持續發展目標。
7月22日下午,世界青年發展論壇還舉行了氣候變化與綠色發展主題論壇,面對多元化發展的世界,青年該如何挑起大梁、擔當主力?
“在中國,我看到越來越多同齡人想要走向國際舞臺,展現朝氣蓬勃的青年形象。”作為世界青年發展論壇中方青年代表,王子昕早早在心里種下了綠色發展的種子。
2021年夏天,王子昕作為志愿者加入聯合國駐華協調員辦公室。實踐期間,他協助推進了中國與非洲國家就改善氣候變化問題進行合作。“我看到了國際合作的巨大潛力”,王子昕感到,中國提出的全球發展倡議、“十四五”規劃等離自己并不遙遠,希望有朝一日自己也能直接參與到全球改善氣候的行動。
與王子昕一樣,清華大學社會科學院碩士研究生李奕哲也作為中方青年代表加入這場青年論壇中。她告訴記者,希望自己能有機會拿起話筒,與同齡的國際伙伴們分享關于可持續能源定價的見解,讓綠色發展的成果惠及更多人。
本科留學期間,李奕哲常通過社交媒體了解氣候變化及可持續能源利用相關信息。她發現,在部分國家和地區,氫能等可持續能源價格高昂,老百姓難以負擔。“我們這一代切實感受到了氣候變化帶來的影響,我也很開心在和其他國家的伙伴們聊天的時候,大家都有同樣的想法和困擾,”李奕哲說道,面對氣候問題,青年是時候挑起大梁,攻克綠色發展難題,為子孫后代造福。
在哈爾濱工業大學動力工程及工程熱物理專業攻讀博士學位期間,來自尼日利亞的Olawoore Victor Samuel關注到,中國力爭在2030年前實現碳達峰,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的目標。“我們也應該開始行動”,他表示,青年可以利用社交媒體發出聲音,為改善氣候提出建議,盡己所能讓地球更綠、更美麗。
世界大學氣候變化聯盟全球青年大使桑帕達·文卡特什覺得,自己在氣候變化領域還是新人。此前,她申請加入了世界大學氣候變化聯盟組織的培訓項目。在項目中,來自全球多所高校的學生圍繞氣候治理和談判、COP26等話題展開討論,還邀請盟校專家學者為學生授課。
此次氣候變化與綠色發展主題論壇,她將與六位來自多個國家的青年,圍繞“氣候行動中的青年視角和力量”展開對話。“我基本上是初出茅廬,現在更多的是要學習氣候行動相關知識”,桑帕達·文卡特什說道,希望能通過與各國青年的交流,了解更多氣候變化知識,利用法律知識為氣候談判等工作貢獻力量。
更多內容,請點擊世界青年發展論壇官網
頭條 22-07-22
頭條 22-07-22
頭條 22-07-22
頭條 22-07-22
頭條 22-07-22
頭條 22-07-22
頭條 22-07-22
頭條 22-07-22
頭條 22-07-22
頭條 22-07-22
頭條 22-07-22
頭條 22-07-22
頭條 22-07-22
頭條 22-07-22
頭條 22-07-22
頭條 22-07-22
頭條 22-07-22
頭條 22-07-21
頭條 22-07-21
頭條 22-07-21
頭條 22-07-21
頭條 22-07-21
頭條 22-07-21
頭條 22-07-21
頭條 22-07-21
頭條 22-07-21
頭條 22-07-21
頭條 22-07-21
頭條 22-07-21
頭條 22-07-21
頭條 22-07-21
頭條 22-07-21
頭條 22-07-21
頭條 22-07-21
頭條 22-07-21
頭條 22-07-21
頭條 22-07-21
頭條 22-07-21
頭條 22-07-21
頭條 22-07-21
頭條 22-07-21
頭條 22-07-21
頭條 22-07-21
頭條 22-07-21
頭條 22-07-21
頭條 22-07-21
頭條 22-07-21
頭條 22-07-21
頭條 22-07-20
頭條 22-07-20
頭條 22-07-20
頭條 22-07-20
頭條 22-07-20
頭條 22-07-20
頭條 22-07-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