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
7月14日上午,國家衛健委召開新聞發布會,介紹黨的十八大以來基層醫療衛生服務工作進展成效。
國家通過哪些手段來提升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的服務能力?對此,國家衛健委基層司司長聶春雷回應稱,近年來,為適應經濟社會發展和滿足人民群眾不斷增長的衛生健康需要,我們將提升基層醫療服務能力作為最基礎、最根本的重要工作,多措并舉,努力把患者留在基層。
聶春雷從五個方面進行介紹,一是出臺鄉鎮衛生院、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服務能力標準,指導地方對照標準自評自建和整改提升。至2021年底,已經累計有2.3萬家基層機構達到服務能力基本標準和推薦標準。
二是以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和鄉鎮衛生院為基礎建設社區醫院,出臺社區醫院基本標準和醫療質量安全核心制度要點。至2021年底,累計建成社區醫院超過2600家。
三是多種手段壯大基層衛生人員隊伍。招收農村訂單定向免費醫學生7萬余名,其中3.5萬人已到基層服務;完成全科醫生轉崗培訓23余萬人次;增設鄉村全科執業助理醫師資格考試,15.4萬人考取相應資格;實施基層衛生人員能力提升項目,培訓各類基層衛生人員59萬人;這兩年,落實醫學專業大學生免試注冊鄉村醫生,超過4300名大學生進入鄉村醫生隊伍。
四是推進縣域醫共體建設,突出“強縣域、強基層”導向,確定山西、浙江、新疆3個試點省份和其他省份551個試點縣。監測數據顯示,縣域內醫療服務下沉基層效果不斷顯現。
五是加快信息化建設,賦能基層醫療衛生服務,初步建立國家基層醫療衛生綜合管理平臺,已實現與23個省份網絡聯通和數據傳輸。到2021年底,遠程醫療已覆蓋所有貧困縣并向鄉村延伸。
頭條 22-07-14
頭條 22-07-14
頭條 22-07-14
頭條 22-07-14
頭條 22-07-14
頭條 22-07-14
頭條 22-07-14
頭條 22-07-14
頭條 22-07-14
頭條 22-07-14
頭條 22-07-14
頭條 22-07-14
頭條 22-07-14
頭條 22-07-14
頭條 22-07-14
頭條 22-07-14
頭條 22-07-14
頭條 22-07-14
頭條 22-07-13
頭條 22-07-13
頭條 22-07-13
頭條 22-07-13
頭條 22-07-13
頭條 22-07-13
頭條 22-07-13
頭條 22-07-13
頭條 22-07-13
頭條 22-07-13
頭條 22-07-13
頭條 22-07-13
頭條 22-07-13
頭條 22-07-13
頭條 22-07-13
頭條 22-07-13
頭條 22-07-13
頭條 22-07-13
頭條 22-07-13
頭條 22-07-13
頭條 22-07-13
頭條 22-07-13
頭條 22-07-13
頭條 22-07-13
頭條 22-07-13
頭條 22-07-13
頭條 22-07-13
頭條 22-07-13
頭條 22-07-13
頭條 22-07-13
頭條 22-07-13
頭條 22-07-13
頭條 22-07-13
頭條 22-07-12
頭條 22-07-12
頭條 22-07-12
頭條 22-0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