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西站前人行天橋實施了橋體和墩柱全鋁板包封改造,提高了美觀性和舒適性,剛健的金屬質感使得整座天橋的顏值大幅提升。
全鋁板“外衣”,麻灰色的石材橋面,通透的鋼化玻璃雨棚……經過五個多月的“精裝修”,北京站、北京西站前四座老天橋新裝亮相,不僅顏值提升,還新增了行李坡道、導流標識等服務設施。
昨晚,記者在北京西站北廣場前看到,兩座天橋的主體工程已全部完工,行人旅客自如地通行。從外觀上看,老化的橋面已升級為嶄新的石材鋪裝,麻灰色的橋面與黑金沙搭配相得益彰。過去略顯沉悶的深藍色電梯雨棚,換裝為透亮的鋼化玻璃,橋體和墩柱都穿上了耐銹蝕的全鋁板“外衣”。
北京市城市道路養護管理中心養護管理科扈莉介紹,為秉持節能環保理念,最大限度舊物利用,西站天橋八成欄桿為原欄桿利用。電梯雨棚從耐力板換為鋼化玻璃后,不僅結實、透光性好,也不必再經常維修更換。
“考慮到4座天橋的地理位置及自身特性,我們僅對橋梁設施進行局部景觀提升,保留現況外觀造型。”扈莉介紹,北京站的兩座站前天橋,重裝后的風格與老火車站保持一致,電梯雨棚設計采用1906年的老火車站門廳造型,防拋網設計借鑒了2008年北京奧運會火炬之祥云圖案。
值得一提的是,在提高行人通行舒適度方面,設計方和施工方下足了功夫。四座天橋均新增了行李坡道,帶行李的旅客不必再提著沉重的行李上下臺階;梯道平面與立面使用兩種顏色形成視覺差,并附有“小心臺階”的溫馨提示防止行人摔倒;橋面增設人流導向標識,減少人流交錯。橋上增加指路牌,方便外地旅客快速找到出入站口。為方便殘障人士,欄桿處還增設了盲文標識。此外,為避免橋面積水給行人帶來不便,新增泄水口的同時,在橋面兩側增加了導水槽。
扈莉介紹,冬天施工時由于氣溫過低,只能對橋面鋪裝“蓋棉被”保溫。為最大限度降低施工對春運的影響,“精裝修”期間采用半幅施工和夜間施工,一直沒有影響天橋正常使用。
頭條 22-01-21
頭條 22-01-20
頭條 22-01-20
頭條 22-01-18
頭條 22-01-17
頭條 22-01-13
頭條 22-01-11
頭條 22-01-11
頭條 22-01-06
頭條 22-01-05
頭條 22-01-05
頭條 21-12-31
頭條 21-12-31
頭條 21-12-29
頭條 21-12-27
頭條 21-12-27
頭條 21-12-23
頭條 21-12-23
頭條 21-12-22
頭條 21-12-20
頭條 21-12-17
頭條 21-12-17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