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兩名“胡同花匠”正在笤帚胡同打理花卉綠植。
昨天上午9點多鐘,西城區大柵欄街道三井社區笤帚胡同東口,一座占地僅10余平方米的綠色空間——“胡同會客廳”落成了。盡管下起了小雨,不少老街坊仍冒雨趕來參加落成儀式,由40位居民組成的“胡同花匠”志愿者隊伍也在當天正式上崗。
笤帚胡同的這座“會客廳”,其實是一處露天的木質廊架。雖說面積不大,承載的功能卻不少。“既是胡同花廊,又是展示窗口,還是居民休息、聊天的地方。”三井社區黨委書記郭淑靜說,這塊空地是去年胡同拆違拆出來的,當初設計建綠的時候,居民代表前前后后討論了六七次,最終形成的“胡同會客廳”方案代表了絕大部分居民的心意。
眼前的“會客廳”布局美觀、緊湊。棕黃色的木質廊架上,刺兒梅、吊蘭、爬山虎、石竹、薔薇等10多種花草綠植,或匍匐在廊架上,或懸掛在半空中,透著勃勃生機。幾個木質座椅固定在廊架倚墻的位置,既牢靠又不多占地方。
“這個小而美的胡同花園是大伙兒商議著建起來的,要長長久久地保持下去,也還得靠大家的力量。”郭淑靜說,一個月前,社區發起了“胡同花匠”志愿者招募活動,結果引來了上百名熱心居民報名,年齡最大的87歲,最小的才9歲。
經過多方考量,社區最后確定了首批40名“胡同花匠”,分成5個組,每組負責一條胡同的綠化管護。
“胡同花匠”張履端是笤帚胡同的老住戶,昨天她領到的志愿者證書上印著她的花匠編號:HTHJ001。證書背面則是居民共同商議出來的《花匠公約》,內容包括自覺美化環境、維護公共衛生;交流養護經驗、帶動鄰里參與;宣傳綠色環保、共建美麗街巷等。
“不用說,胡同會客廳的日常花草養護,就是我們的職責了。”張阿姨說,社區發了小鏟子、夾子等園藝工具,花匠們時不常地要給這些花草綠植松土、澆水、剪枝,還要維護好小花園的清潔衛生,勸阻攀折花草等不文明行為。
其他4條胡同——大耳胡同、炭兒胡同、茶兒胡同、三井胡同——雖然沒有笤帚胡同這樣的“會客廳”,但沿街擺放的花箱綠植也不少,“我們稱之為‘一尺花園’。”61歲的宋衛華和其他7位組員,是炭兒胡同“一尺花園”的守護者,“維護好環境,我們自己住著也舒服不是。”宋阿姨笑呵呵地說,這一兩天,組員們就要到炭兒胡同認領各自的花箱。
“胡同花匠”們領銜,年內三井社區還要見縫插綠,挖掘更多的綠色空間;并以居民支持率最高的月季、牡丹、串兒紅、茉莉和康乃馨作為主栽花卉,打造5條特色景觀街巷,讓胡同家園更溫馨更美麗。
頭條 22-01-21
頭條 22-01-20
頭條 22-01-20
頭條 22-01-18
頭條 22-01-17
頭條 22-01-13
頭條 22-01-11
頭條 22-01-11
頭條 22-01-06
頭條 22-01-05
頭條 22-01-05
頭條 21-12-31
頭條 21-12-31
頭條 21-12-29
頭條 21-12-27
頭條 21-12-27
頭條 21-12-23
頭條 21-12-23
頭條 21-12-22
頭條 21-12-20
頭條 21-12-17
頭條 21-12-17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