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海關日前向北京市農業局移交罰沒的瀕危水生野生動物制品。
日前,北京海關正式向北京市農業局移交大鳳螺、玳瑁、鱷魚等470件瀕危野生水生動植物制品,它們將作為科普教育展品在水生野生動植物救護中心向市民免費展出。
據了解,隨著出境游日益火爆,不少旅客喜歡在國外買一些類似于鱷魚皮制品、玳瑁、硨磲、珊瑚制品或海馬干、燕窩等瀕危野生水生動植物制品回國,然而這些都是國家相關法規和《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明文規定的限制或禁止進出境的物品。據首都機場旅檢現場關員介紹,除了傳統的行李藏匿外,穿著特制衣服以人身捆綁的方式藏匿、鞋靴夾藏方式等故意逃避海關監管的案件時有發生。
本次移交的一件紅珊瑚,就有這樣的曲折經歷。在航班抵達首都機場后,旅檢海關現場關員發現乘機旅客的一件行李箱X光圖像可疑,但旅客提取行李后經由無申報通道通關,行李箱再次進行X光查驗時,可疑物卻不翼而飛。現場關員隨即對旅客進行了盤問,發現該旅客閃爍其詞、情緒緊張、難以自圓其說。經現場再次查驗,果然在該旅客身上查獲捆綁于外套和馬甲內側的紅珊瑚,凈重達1.1千克。
時隔不久,另有2名旅客分別提取3件行李一同經由進港現場無申報通道通關,同樣未向海關申報任何物品。現場關員通過察言觀色,在密集的人流中發現該2名旅客神情可疑,遂進行重點查驗。結果,當場從他們的行李中查獲硨磲8件、玳瑁制品2件、鱷魚皮包4件。
海關特別提示,旅客在出境旅游購買涉及動植物及其制品的“特產”時,須詳細了解這些“特產”是否屬于禁止或限制入境的物品,否則有可能觸犯法律,造成經濟損失,嚴重的還可能承擔刑事責任。
“此次海關移交的水生野生動物制品中,硨磲和玳瑁等海龜分別屬于國家一級、二級保護動物。”北京水生野生動植物救護中心高級工程師陳春山介紹說,“因為這些物種經濟價值較高,資源受到的破壞也比較嚴重。海關移交的這批瀕危野生水生動植物制品將用于對公眾開放展覽,普及野生動物保護的知識,使廣大市民認識這些瀕危野生水生動植物,提高市民的瀕危動植物保護意識。”
頭條 22-01-21
頭條 22-01-20
頭條 22-01-20
頭條 22-01-18
頭條 22-01-17
頭條 22-01-13
頭條 22-01-11
頭條 22-01-11
頭條 22-01-06
頭條 22-01-05
頭條 22-01-05
頭條 21-12-31
頭條 21-12-31
頭條 21-12-29
頭條 21-12-27
頭條 21-12-27
頭條 21-12-23
頭條 21-12-23
頭條 21-12-22
頭條 21-12-20
頭條 21-12-17
頭條 21-12-17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