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人是國家電網常德供電公司巡線工人,23日開始在海拔300米的古大同林場觀測哨工作。因僅在極端天氣下應急使用,觀測哨未通水、電。李全明說:“晚上我們3個人輪流休息,困了就倒在床上瞇一下,睡久了就會被凍醒。”
1月22日起,我國南方迎來入冬以來影響范圍最廣、持續時間最長的低溫雨雪天氣。南方多省份氣溫一降再降開啟“冰凍”模式,湖北、安徽、江蘇等部分地區出現大雪甚至暴雪天氣,給交通出行、市場供應和農業生產等帶來不利影響,甚至造成災情。中央有關部門和地方省份正全力以赴展開各項保障工作,積極應對雨雪災害,確保人民群眾安安心心過上暖心的生活。
確保受災群眾溫暖過冬
低溫雨雪冰凍天氣造成一些地方的房屋受損、群眾受災。湖南省7市18縣區有30萬人受災,轉移安置384人。湖北省十堰、宜昌等地有100.57萬人受災,緊急轉移安置受災群眾826人。
國家減災委員會辦公室日前發出緊急通知,要求各地切實保障好受災和被困群眾基本生活,認真做好倒房、危房群眾的轉移安置和被困群眾的緊急救助工作,將低溫雨雪冰凍受災群眾納入冬春生活救助范圍,及時發放棉衣被、取暖爐等物資,確保受災群眾安全過冬、溫暖過節。
湖北省加強城鄉福利供養機構、救助站、救災物資儲備庫等民政機構的安全管理,落實24小時值班值守,確保福利機構的安全運行和供養對象的人身安全。
湖南省各市州、縣市區民政部門已發放棉被、大衣、帳篷、方便面、礦泉水等各類救災物資2.8萬件(床、套)。鳳凰縣、花垣縣、鶴城區、麻陽縣等地臨時安置和救助了8000多名公路和鐵路滯留旅客。
安徽省合肥市的市、區、街、居四級救助網絡聯合公安、城管等部門,正在全天候上路巡查,對街面上發現生活無著人員主動實施救助,確保不發生意外事故。
傾力保障百姓出行平安通暢
這次災害性天氣給春運期間的交通運輸“雪上加霜”,各地交通運輸受到不同程度的影響。
據交通運輸部最新統計,江蘇、浙江、安徽、江西、湖北、湖南、重慶、四川、貴州等15省份104條高速公路的133個路段封閉;濟南、西安、上海和武漢鐵路局共停運200列高鐵客車;合肥、南京、杭州、長沙、貴陽等10個機場已取消866個航班。
在湖南的鳳凰縣沱江鎮、吉信鎮等地,高速公路出口3天累計滯留游客4000多人。
交通運輸部加強對滯留人員、車輛的物資保障和燃油供應,重點關注受凍雨影響的貴州、湖南、江西三省,部署鏟冰除雪、保通保暢、省際協調、人員車輛救助、信息上報等工作措施;通過多種媒體和渠道發布預警信息和各省公路封閉情況,引導公眾合理安排出行路線。
江西境內多個高速收費站搭建臨時安置點,高速養護人員免費為滯留群眾提供開水、食物,舒緩司乘人員等待的焦慮。目前,江西境內高速公路通行狀況總體較好,未出現車輛大面積長時間滯留現象。
在各地全力保暢下,交通出行能力已有所提高。武漢天河機場的進出港航班基本恢復正常,放行正點率上升至40%。江蘇省的道路交通條件逐漸好轉,部分線路開始恢復運營。
氣象部門預計,29日降雪天氣將有所好轉,但未來10天可能迎來大范圍降溫。交通運輸部將密切跟蹤受影響地區公路應急搶通保通工作,及時指導地方做好受影響的重點省份及重點路段的道路保通保暢工作。
農產品供應充足價格平穩
春節即將來臨,正值農產品消費旺季。據商務部監測,目前各地生活必需品市場供應充足,部分地區由于受低溫雨雪冰凍天氣影響,蔬菜價格有所上漲,其他生活必需品市場基本穩定,沒有出現市場脫銷、斷檔情況。
受到暴雪嚴重影響的上海,八成綠葉鮮菜產自上海郊區。滬郊此次及早準備,確保農業生產穩定,打了一場“蔬菜保衛戰”。據上海市農委蔬菜辦主任史明介紹,全市菜價雖有小幅波動,但供給有保障。
一些省的農業部門派出了工作督導組和專家指導組,指導農民因時因地因苗落實好防寒抗凍措施。浙江省農業系統已組織575個救災服務組深入一線,通過各種渠道向農民發布信息635萬條。
農業部已要求各地農業部門努力增加市場供應數量,確保鮮活農產品不斷檔、不脫銷,確保農產品市場價格基本平穩。商務部要求各地商務部門依托應急投放網絡中的骨干企業流通渠道,發揮好配送中心、批發市場、大型超市、農貿市場、社區商店的應急商品集散地和投放網點作用。
目前,各地商務部門正加強貨源組織,保障節慶商品和應急商品的正常供應,指導商貿流通企業科學安排,保持合理庫存,尤其是保障糧、油、肉、禽、蛋、菜、奶等生活必需品市場供應。
電力系統優先保障居民生活
暴雪和局部地區凍雨,使得部分輸電線路發生覆冰,部分地區受到停電影響。截至28日16時,江西電網866條線路出現不同程度的覆冰,累計造成近28萬用戶停電,經全力搶修90%的受影響用戶已恢復供電。湖南全省有67個縣市區電線結冰,華容縣東山鎮部分地區受冰凍影響造成電力中斷。
國家電網已啟動預案,迅速派出人員到停電地區搶修,同時大力加強惡劣天氣下電網運行監控。
28日上午,國網江西電力緊急決定將27日啟動的雨雪冰凍三級應急響應提升為二級,并按照“先生活、后生產”和“有保有壓、區別對待”的原則,組織實施有序用電和可中斷負荷,優先保障好居民生活及醫院、學校等重要用戶的用電。
國家電網新聞發言人王延芳表示,國家電網將加大電力通道高風險區域的巡視力度,重點排查和治理電力線路跨越鐵路、高速公路區域,煙花燃放和極寒天氣線路覆冰等安全隱患。
國家安監總局也要求,各地安監部門加強對電力供應特別是備用電源的檢查,指導煤礦、非煤礦山等企業做好應對停電造成的排水、瓦斯排放等不利影響的各項工作,嚴防突然停電引發生產安全事故。
我國電網負荷突破歷史極值
零下30度!零下40度!近日,我國多地開啟“冰凍”模式,連一貫溫暖的南方省份也大幅降溫降雪。受此影響,我國用電水平持續攀升。
記者28日從國家電力調度控制中心獲悉,入冬以來,全國發電量日均191.29億千瓦時,日發電量最高達201億千瓦時,比去年冬季最大值增長了15%,創史上最高值。
國家電網公司區域內,東北、西北兩個區域電網及湖南、遼寧、吉林、江西等省級電網用電負荷均超過夏季用電高峰,突破歷史極值。
“多地發電量創新高,主要還是因為天氣寒冷,居民取暖負荷需求增長明顯造成的。”國家電力調度控制中心副主任王玉玲分析說。
據了解,此輪冰雪天氣,僅江蘇的凈增空調取暖負荷就超過1000萬千瓦,相當于一個南京市的用電負荷。
“預計除夕前后,用電負荷將達到平時的五六倍,這將對電網設備安全運行帶來較大壓力。”國家電網專職新聞發言人王延芳說,河北、山東、山西、河南等“煤改電”地區負荷將繼續攀升,加之大量外出務工人員集中返鄉,農村地區用電負荷在個別時段急劇增長。
為做好大負荷期間供電保障,連日來,國網北京電力持續啟動應急響應,兩級應急指揮人員上崗值守,安排800余名運維人員對“煤改電”地區重點電力設備開展夜間特巡。
國網江蘇電力第一時間發布雨雪冰凍紅色預警,組織各專業人員對大跨越、重要跨越等特殊區段線路加強巡視力度,共安排一萬余名人員進行搶修。
武漢工業鹽庫存告急 專列救場
裝載1000多噸工業鹽的57656次專列28日凌晨抵達位于武漢市東西湖區的舵落口站,早已等候在線路附近的作業人員頂風冒雪,及時將一袋袋工業鹽轉至汽車上堆碼整齊,并送往儲備庫;凌晨4時許,順利完成了此次搶險物資運輸任務。
持續暴雪天氣使武漢市用于融雪的工業鹽庫存告急,由于公路運輸困難,27日下午,武漢市有關部門請求鐵路部門將1000余噸工業用鹽從湖北應城市運到舵落口站。
漢西車務段負責人介紹,接到鐵路武漢局集團有限公司下達的專列任務后,他們迅速做出安排,相關車站立即組織作業人員集結待命,隨后又從長江埠站調撥空篷車27輛前往專列始發站應城東站。
27日17時30分,工業鹽裝車作業開始;22時50分,57656次列車從應城東站開出。從接到運輸任務到列車發車,漢西車務段僅用時8小時。
安徽合肥繼續停課
記者從安徽省合肥市教育局獲悉,因氣溫將持續在零下10攝氏度左右,合肥市義務教育階段學校、幼兒園、農村高中階段學校1月29日(周一)繼續停課,復課時間另行通知。
合肥市教育局1月28日發布的《關于低溫雨雪冰凍天氣全市中小學繼續停課的通知》表示,根據氣象部門預報,合肥市雨雪天氣將漸止,但氣溫將持續在零下10攝氏度左右。合肥市義務教育階段學校、幼兒園、農村高中階段學校1月29日(周一)繼續停課,復課時間另行通知。城市高中階段學校要根據天氣情況,在廣泛征求學生家長意見的基礎上,分年級確定作息時間調整方案和學期末工作安排。學校期末考試未進行或未完成的,原則上安排在春季學期開學后進行。
新華時評
留住“銀裝素裹”的詩意中國
“杭州變臨安、南京變金陵、西安變長安……”一夜之間,冬雪的銀裝素裹,把許多歷史文化名城帶回到了如夢如幻的詩畫意境中。一幀幀美不勝收的雪景,“陌生化”了我們司空見慣的城市空間與景觀,引發了人們對“詩意中國”的審美共鳴。
這當然不是雪花偏愛古老的事物,而是人們的眼睛和鏡頭鐘情于雪景中的“詩意”:日常的我們,或已習慣了所在城市的擁擠和喧囂,觸目所及皆是高樓大廈和車水馬龍,而雪給我們帶來了一種輕、一種慢、一種久違的停頓、一種忘我的寧靜。
“看得見山,望得見水,記得住鄉愁。”人們之所以如此矚目和眷戀“金陵”“長安”的雪景,正在于城市鋼筋水泥叢林中“鄉愁”的流失。
很長一段時間,我們的城市建設存在著貪大求洋、厚今薄古的沖動。在“推倒重來”和“硬化一切”的思維下,不少奇山異水面目全非、不少文物古建轟然倒下……而經過視覺的篩選、審美的裁剪,大雪中的城鄉面貌有了特殊的意境,那些被反復強調和贊美的雪景,引發了我們內心深處的審美向往。
“人,充滿勞績,但卻詩意地棲居在大地上。”那些“美到哭”的雪景,仿佛把人們的思緒帶回到了唐詩宋詞、水墨丹青的世界當中。不管時代怎么發展變化、城市如何日新月異,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除了物質上的滿足,更有精神上的愉悅。而“銀裝素裹”的中國,不正是現代人苦尋不得、難得一見的詩意空間嗎?由是觀之,我們的城市建設,有必要留一些“沒用的地方”和“可發呆的角落”;我們的生活空間,應該多一些讓人停一停、慢一慢、想一想的“去處”。
大雪每年來去,不可能真正重構城市的肌理和面目。然而,人們對“詩意中國”的審美共鳴,無疑是一種必要的提醒:留住詩意中國,給我們的鄉愁多留一些位置和空間。
頭條 22-01-21
頭條 22-01-20
頭條 22-01-20
頭條 22-01-18
頭條 22-01-17
頭條 22-01-13
頭條 22-01-11
頭條 22-01-11
頭條 22-01-06
頭條 22-01-05
頭條 22-01-05
頭條 21-12-31
頭條 21-12-31
頭條 21-12-29
頭條 21-12-27
頭條 21-12-27
頭條 21-12-23
頭條 21-12-23
頭條 21-12-22
頭條 21-12-20
頭條 21-12-17
頭條 21-12-17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