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山西太原,走進傳統曲藝茶館聽相聲、品曲藝,正成為年輕人的新時尚
閑暇時,走進一處小劇場,喝一碗清茶、聽兩段相聲,間或來幾段太原蓮花落等本土曲藝。時下,山西各地悄然興起“小劇場”等演出形式,本土傳統文藝試圖借助文化消費升級機會,和電影院、KTV等西式娛樂文化搶奪年輕人的關注。
此間,山西省戲劇家協會主席謝濤表示,近年來,包括“晉劇”在內的本土文藝都在探索創新,嘗試商業演出。借助這一輪文化消費升級、優秀傳統文化回歸的機會,傳統文藝都在適時創新,培育年輕觀眾。
22日晚,位于山西省太原市食品街的一處仿古建筑內,一家名為“懿曲社”的相聲茶館準時開演。臺上,青年演員身著長衫,只憑一張巧嘴說人間喜樂;舞臺兩側,上下場門出分別書寫“出將”“入相”,舞臺上方宮燈高掛。臺下,一眾觀眾各自圍著八仙桌喝茶消遣,跑堂的伙計不時穿梭續水端茶。說到精彩處,臺上臺下也有默契互動。
能夠容納100多人的劇場內,觀眾滿滿當當。此時,距離這家相聲茶館不遠的商業街里,更多的青年人正在看電影、玩桌游。
相聲演員馬菁原說,“懿曲社”從今年6月開辦以來,逐漸吸引了大批年輕觀眾。從反饋信息來看,多數觀眾持肯定態度。
10多前,馬菁原還是山西大學一名學生時,就成立了相聲協會。此后,從在太原迎澤公園“撂地”(在戶外公共場合表演)到成為山西省群眾藝術館一名演員,馬菁原見證了太原本土曲藝的回歸。
在他看來,小劇場演出實際上是恢復了曲藝的舞臺表演形式。隨著消費者對文化消費需求的增加,包括曲藝小劇場在內的傳統文藝有機會重新回到公眾視野之中。
當晚,“80后”高虹第一次在現場聽相聲、快板,臺上臺下的互動讓她感到新奇。高虹說,以往和朋友休閑的方式大多局限在“看電影”“唱歌”,沒想到小劇場曲藝也很入耳。
實際上,像高虹一樣的年輕觀眾正在對傳統曲藝產生興趣。成立4個月后,“懿曲社”的微信群已經吸引了500余位觀眾,其中不乏“80后”“90后”。
除了“懿曲社”,在太原一處商業區內,另外一家名為“好悅來”的曲藝說唱劇場也在今年初開業。在這里,除了山西本土相聲外,還有地方曲藝太原蓮花落、脫口秀等曲藝表演。
作為劇場負責人,山西省曲藝團團長王兆麟表示,從年初成立至今,劇場已經演出260余場,這樣的演出頻次、規模在全國也少見。每逢節假日,劇場經常爆滿。
據介紹,此前,王兆麟已和山西旅游管理部門達成共識,逐步把小劇場演出納入旅游環節,使其成為外地游客休閑娛樂、了解山西本土文化的一個窗口。
實際上,近年來,在煤省山西產業轉型、打造文旅支柱產業的過程中,官方、民間發力挖掘本土文旅資源。本土傳統文藝也得以借勢回歸。
不僅是在太原,近年來,在山西長治、晉城、晉中等城市,傳統“曲藝茶館”陸續出現,而且都吸引了相當數量的年輕觀眾。
對此,山西省曲藝團團長王兆麟表示,如今,文化消費市場正氣上升,觀眾的文化消費需求也在升級換代。在這個過程中,傳統曲藝必須不斷創新、充滿活力,才能吸引、培育大批年輕觀眾。
頭條 22-01-21
頭條 22-01-20
頭條 22-01-20
頭條 22-01-18
頭條 22-01-17
頭條 22-01-13
頭條 22-01-11
頭條 22-01-11
頭條 22-01-06
頭條 22-01-05
頭條 22-01-05
頭條 21-12-31
頭條 21-12-31
頭條 21-12-29
頭條 21-12-27
頭條 21-12-27
頭條 21-12-23
頭條 21-12-23
頭條 21-12-22
頭條 21-12-20
頭條 21-12-17
頭條 21-12-17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