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目前
廣州海珠、番禺、南沙3個區
下午維持停課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天河區中小學正常返校
幼兒園由家長自行決定返園上課
海珠、番禺、南沙繼續停課
9月8日11時許,海珠區教育局發出下午維持停課通知。據悉,由于目前海珠區暴雨橙色預警信號正在生效中,根據《廣州市海珠區災害性天氣延遲上學、延遲放學及停課安排指引》,區內中小學、幼兒園、托兒所、中等職業學校、特殊教育學校、教育支撐機構 9月8日下午繼續維持停課 。學生未啟程上學的,不必到校上課;已到校的學生,服從學校安排;上學途中的學生應就近選擇抵達學校或回到家中。請學校通知至每一位學生和家長,繼續做好在校生管理,繼續落實各項暴雨防御措施。
南沙區 則在上午6時許發布停課半天的通知,9時許發布了停課一天的通知。
番禺區 則于上午7點發布停課半天的通知,并在中午11點半左右發布了下午停課通知。
天河區正常返校
天河區教育局今日上午11點左右發布通知,天河區暴雨預警信號已降為黃色,根據省市應對氣象災害指引,區內中小學各校在做好校園安全檢查的前提下,將通知學生下午返校上課。 幼兒園各園在及時做好校園安全檢查的前提下,經研判如符合返校復課條件的,將通知幼兒下午返園上課。是否返園,由家長自行決定。
近10年第3強暴雨!
廣州多個氣象站破紀錄
廣州市氣象部門9月8日上午表示,受“海葵”殘余環流和西南季風的影響,廣州出現今年以來最強降水過程。 按照廣州市暴雨過程影響指數及等級劃分標準,本次過程(指9月7日8時到9月8日8時,下同)達到特別嚴重影響級別,為近10年第3強暴雨過程 (排名第1為2018年臺風“艾云尼”帶來的“6·8”特大暴雨過程,排名第2為2020年“5·22”特大暴雨過程)。本次過程具有“持續時間長、降水范圍廣、降水極端性強、夜雨明顯” 的特點。
根據廣州市氣象部門觀測,本次降水過程從9月7日早晨持續到8日早晨,降水時間超過24小時,降水時間長,累積雨量大。全市普遍出現暴雨到大暴雨,局部特大暴雨。特大暴雨落區主要在番禺區、黃埔區南崗街、增城區新塘鎮和南沙區欖核鎮,大暴雨落區分布在中心六區、花都、從化北部、增城、番禺和南沙。 海珠、天河、番禺暴雨紅色預警普遍超過6小時,其中南沙區最長持續時間超7小時。
截至9月8日上午,番禺區12個氣象站打破番禺區6小時雨量紀錄 ,其中南村鎮梅山村錄得267.7毫米(9月8日0時至5時)的最高紀錄;4個氣象站打破番禺區12小時雨量紀錄,其中南村鎮梅山村錄得336.0毫米(9月7日19時至8日6時)的最高紀錄;5個氣象站打破番禺區24小時雨量紀錄,其中南村鎮梅山村錄得409.5毫米(9月7日9時至8日8時)的最高紀錄。
天河區五山街東莞莊路站錄得12小時雨量288.9毫米 (9月7日20時至8日7時),打破天河區歷史12小時雨量紀錄。
海珠區華洲街小洲村錄得24小時雨量372.1毫米 (9月7日9時至8日8時),打破海珠區歷史24小時雨量紀錄。
廣州市氣象局首席預報員傅佩玲分析,今年第11號臺風“海葵”停編后,其殘余低壓環流中心自東向西于9月7日上午移入廣州,由于引導氣流較弱,導致低壓環流移動速度緩慢。9月7日夜間起強勁的西南季風持續向珠三角輸送水汽,在低壓環流東側源源不斷觸發強降水云團,同時雨帶具有有利于雨量累積的“列車效應”特點,最終導致本次持續暴雨過程的產生。
根據廣州市氣象臺9月8日上午預計,9月8日余下時間廣州仍有大雨到暴雨,局部大暴雨,9月9至10日廣州有中到大雨,局部暴雨。
據廣州市氣象臺11時05分發布,目前影響廣州的強回波主要集中在番禺、南沙和市區,過去三小時,全市最大雨量出現在南沙區欖核鎮(34.9毫米),7日17時到8日11時累計雨量前五的鎮街是: 番禺區南村鎮376.2毫米,番禺區東環街355.5毫米,海珠區華洲街354.6毫米,番禺區小谷圍街341.5毫米,番禺區石碁鎮334.4毫米。
目前番禺和南沙區暴雨紅色,海珠區暴雨橙色,越秀、天河、荔灣、白云區暴雨黃色預警信號正在生效中。預計未來三小時,廣州中南部降雨仍將持續,部分時段雨勢較大,請注意做好相關防御工作。
廣州地鐵市橋站恢復運營
市區40條公交線路受影響
廣州地鐵9月8日10時45分發布消息:目前,除B口外,車站外面的積水基本已退去,市橋站恢復正常運營,其中,B口因站外積水仍需暫停對外服務 ,請需要從B口進出的乘客從其他出入口繞行。雨天地面濕滑,路上注意安全,小心慢行。
廣州交通官方微博9月8日10時27分發布,受暴雨天氣影響,目前市區40條線路 (公共汽車6、35、36、51、66、76、76A、765、779、125、129、211、245、297、304、402、410、463、465、542、562、560、339、229、241、722、722A、769、773、774、779、788、830、864、833、982、987、B15、廣369、旅游公交3線等線路)采取臨時繞行或短線調度措施 ,降低暴雨天氣對公交運營的影響。請廣大市民留意上述臨時調整情況,合理安排出行計劃。
此外,多條道路受暴雨影響,市道路養護中心正在現場開展值守工作,建議車輛繞行。具體如下:
省道S257 K6+600番禺區東環街因強降雨內澇,臨時封閉中斷;
番禺區省道S362線K13+100至K13+300路段目前水浸,雙向均已封閉;
番禺區省道S257線(市廣路)K5+300至K6+740路段水浸,目前公安交警部門已封路,剩一個調頭車道通行;
新光快速路(南往北,往海珠區方向)金山湖路段,受水浸影響,全線三車道封閉。
9月8日上午,廣州市道路養護中心東城養護所在省道S115線K29+100下行方向緊急處置土質邊坡的小型滑坡,提醒過往車輛請注意安全。
同時,市道路養護中心南城養護所配合交警和水務在番禺區S362線大龍街道K13+200東華花園處做好現場交通管制和排水清疏。
廣州這些路段存在積水
9月8日,記者從廣州市三防指揮部辦公室獲悉,受強降雨影響,截至今晨6時,廣州市以下路段存在積水,應急排水工作仍在處置中,請廣大市民注意出行安全。
1.海珠區官洲街DK32+400
2.海珠區同福片區
3.海珠區新滘中路3號人行過街橋涵
4.荔灣區下市直街
5.天河區棠德西三街鐵路涵洞
6.天河區廣深立交珠村涵洞
7.白云區夏花路江府路口雙向
8.白云區(白云區人和)K21+150涵洞
9.白云區廣花路廣州南方鋼廠宿舍 廣鋼醫院北郊醫院
10.番禺區大羅塘
11.番禺區新光快速路金山湖北行路段
12.番禺區迎賓路東海花園路段
13.番禺區西一村工業路村口
14.番禺區茶東蓮塘大街
15.番禺區沙頭街沙南路
16.番禺區沙溪大道珊瑚灣畔
17.番禺區大北路(交警一中隊對出機電山立交雙向)
18.番禺區市橋地鐵站
19.番禺區龍津路和化龍大道交匯處
20.番禺區天安科技園
21.番禺區里仁洞(寶駿汽車外綠道)
22.番禺區海印又一城
23.番禺區鐘盛路
24.南沙區東涌鎮培賢東路段雙向
25.南沙區環市大道塘坑路口雙向
26.南沙區天后路
27.南沙區(大崗鎮龍津路段雙向)龍津路段雙向
28.花都區東華隧道
29.增城區民營大道西順欣廣場
30.增城區新塘鎮沙浦片區(亭貴路、瑤福路、富華路、綠榕路、瑤暉路)
31.增城區新塘瑤田大道
32.增城區新塘鎮大敦片區
廣州已轉移危險區域人員2516人
廣州市于0時19分啟動防暴雨內澇二級應急響應,目前應急響應仍在生效中。
目前,全市未收到人員傷亡和重大財產損失報告。
本次降水持續時間較長,廣州市按照“三個聯系、三個對接”制度,落實領導下沉高風險區域督導檢查制度。全市各部門出動檢查人員3167人次,巡查清疏管網1655.3公里,巡查水利工程505個,巡查網絡機房280個,檢查小區車庫216個,檢查工地項目926個,發現并整改風險隱患2326個。按照“三個緊急撤離”原則(注:危險隱患點強降雨時緊急撤離,隱患點發生異常險情時緊急撤離,對隱患點險情不能準確判斷時緊急撤離),堅決把受威脅人員一個不落全部提前轉移到安全地帶,截至8日5時已轉移山洪災害、地質災害、危房等危險區域人員2516人。
針對風險和隱患區域,廣州提前組織相應的應急隊伍、物資裝備前置備勤,隨時應急處置突發險情災情。全市共出動(預置)搶險隊伍779支,21233人,“龍吸水”抽水設備59臺、抽水泵2770臺、橡皮艇559艘、沖鋒舟424艘、發電機816臺、救援車輛1779臺。
廣東:救災應急響應提升為Ⅲ級
針對當前暴雨洪澇災害,根據《廣東省自然災害救助應急預案》規定,省減災委決定于9月8日8時將省Ⅳ級救災應急響應提升為Ⅲ級救災應急響應。
廣東省減災委員會要求各地、各有關部門要把災害應急救助工作作為當前重要任務,根據實際情況及時啟動或調整當地自然災害救助應急響應,進一步加強組織領導,強化責任落實,采取有力措施,緊急轉移安置涉險人員,及時發放救災款物,確保受災群眾的基本生活,安全有序恢復生產生活。響應期間要加強災情統計報送,重大工作部署和較大險情災情要第一時間報告省減災辦。
直擊救援現場!
廣東多地出現暴雨
消防全力迎戰逆行而上
“謝謝你們的幫助!”“為人民服務!”“阿婆,不用害怕,我們帶您轉移。”……這一幕幕溫暖的對話發生在廣東各地暴雨救援的第一線。消防員們無懼風雨,逆行而上,守護著人民群眾的生命安全。
連日來,受臺風“海葵”殘余環流和季風影響,廣東省珠江三角洲的深圳、廣州、東莞等城市突發大暴雨。廣東消防救援總隊迅速部署、嚴陣以待。
據了解,9月8日凌晨2時,省消防救援總隊與省防總同步啟動洪澇(臺風)救援Ⅱ級響應。響應啟動后,全省消防救援隊伍已全部停止請休假審批,停止舉辦一切與救援行動無關的活動,全員進入24小時臨戰狀態。
截至9月8日7時,全省消防救援隊伍共接報強降雨相關警情727起 ,均為人員轉移、排水排澇、清障排險類警情,派出消防救援人員6467人次、車輛1279輛次、舟艇182艘次,營救疏散3345人 。
8-9日珠三角和粵西地區
暴雨依舊頻繁
據@廣東天氣 消息,預計8日至9日,渦旋將在廣東西部緩慢移動,珠三角和粵西地區仍有暴雨到大暴雨,局地特大暴雨。 展望10日,降雨有所減弱,南部市縣有大雨,局部暴雨。
相關消息
廣深城際43列車停運
受臺風“海葵”殘余環流影響,珠江三角洲多個市縣出現大暴雨、局部特大暴雨。為確保鐵路運輸安全,廣鐵集團對廣深城際等線路采取迂回、停運等措施,由此給廣大旅客帶來不便,敬請諒解。迂回、停運列車具體如下:
9月8日,對廣深城際鐵路43列車停運。其中:
1. 深圳站始發的廣深城際列車停運19列,即C7120、C7040、C8002、C7016、 C7032、C7050、D7554、C7002、C7004、C7024、C7008、C7006、C7058、C7076、C7060、 C7068、C7114、C7034、C7036停運。
2. 廣州站廣深城際列車共停運8列,即C7031、C7025、C7003、C7007、C7121、C7035、D7554(深圳-懷集)、D7553(懷集-深圳)停運。
3. 廣州東站廣深城際列車共停運16列,即C7001、C7015、C7023、C7031、C8001、C7057、C7075、C7007、C7121、C7025、C7105、C7051、C7035、C7003、D7554(深圳-懷集)、D7553(懷集-深圳)停運。
深圳站、深圳東站普速鐵路停運4列 ,即K486(深圳到成都東)、T398(深圳到青島北)、Z230(深圳東到西寧)、K570(深圳東到齊齊哈爾)停運。
9月8日,深圳火車站(羅湖)往返南昌等方向的部分高鐵列車停運或更改為河源東站、惠州北站終到始發,受影響的車次有G6309、G1666、G2721、G2732等。
目前廣深港高鐵尚未受影響,深圳北站高鐵列車正常開行。
白云機場:7日夜間起40個航班備降外站
受臺風“海葵”殘余環流影響,7日夜間起,白云機場出現持續強降水,白云機場備降外站的航班達40班,其中大部分備降后取消。
9月8日,白云機場計劃航班1232架次,其中有60個航班為7日晚取消和備降航班的補班。白云機場將積極協調航司,根據航班運行情況,做好人員及物資調配、運力儲備等工作。
白云機場提醒廣大旅客:臺風天氣出行需留意天氣變化,建議提前向所乘航空公司了解航班動態、合理安排出行。可撥打白云機場客服熱線020-96158,也可關注“白云機場發布”官方微信、“白云機場”微博了解最新情況。
深圳火車站負一樓進出站口被水淹
9月8日,據深圳市交通管理局消息,受暴雨影響,深圳火車站(羅湖)負一樓進出站口被水淹,9月8日中午12時前無法正常組織旅客進出站 ,全市常規公交車、出租汽車(含巡游車、網約車)、道路客運車輛至9月8日中午12時前停止發往羅湖火車站。
途經羅湖、鹽田、龍崗以及其他區道路通行受阻區域的公交車無法保證正常服務,請市民出行前留意出行信息。由此帶來的不便,敬請諒解。
如有公交線路問題,可撥打線路所屬企業客服電話咨詢。
巴士集團:0755-83161116
東部公交:0755-89983563
西部公汽:0755-36357333
深圳:蓮塘、文錦渡口岸暫停通關
受9月7日強降雨影響,蓮塘口岸、文錦渡口岸地下設備間水浸,部分設施設備受損。經深港兩地協商,自公告發布之時起,暫停蓮塘口岸、文錦渡口岸通關服務,直至另行公告。
文錦渡口岸、蓮塘口岸暫停服務期間,供港鮮活食品車輛轉行皇崗口岸,其他貨車可轉行深圳灣口岸。文錦渡、蓮塘口岸小客車可轉行皇崗、深圳灣口岸。
深圳降雨打破6項歷史極值!
據深圳氣象臺消息,受臺風“海葵”殘余環流、季風和弱冷空氣共同影響,9月7日傍晚到8日上午,深圳市發生了超歷史記錄的特大暴雨,具有“強度超強、持續時間超長、強降雨范圍超廣”的特征,截至8日9時45分,深圳市降雨打破了深圳市1952年有氣象紀錄以來六項歷史極值。
香港深夜掛黑色暴雨警告信號:
一小時降雨158毫米破百年最高紀錄
從7日晚9時25分至11時05分短短不到兩個小時內,香港天文臺連續兩次更改直至發出黑色暴雨警告信號。 7日夜間至今晨(8日)暴雨如注,香港全港多處遭受嚴重水浸,更錄得自1884年有記錄以來“一小時雨量”的最高紀錄 。
7日深夜11時05分,香港天文臺官網和社交平臺發出黑色暴雨警告信號的特別報告,顯示黑色暴雨警告信號正在生效,香港廣泛地區已錄得或預料會有每小時雨量超過70毫米的豪雨,且雨勢可能持續,要求市民應留在安全地方暫避,家長、學生、學校當局及校車司機均應留意電臺及電視臺有關學校的公布。天文臺表示,受大雨影響可能導致山洪暴發,河道可能或已經泛濫,呼吁市民應遠離河道,并密切留意天氣情況,如住所可能出現水浸應考慮撤離。
香港天文臺發布的統計數據顯示,從7日晚6時至8日零時,香港大部分地區錄得超過70毫米雨量,而九龍、新界東北部及港島更錄得超過200毫米的雨量。尤其嚴重的是,7日晚11時至8日零時所錄的一小時降雨量竟達158.1毫米 。香港天文臺稱這是自1884年有記錄以來的最高紀錄。
特區政府包括渠務署、路政署、民政事務署等多部門正派員分赴受影響地區,全力采取應對措施,香港警方及消防處等紀律部隊投入救援行動。同時,香港民政事務總署緊急事故協調中心啟動運作,目前已開放12個臨時庇護中心。
來源 | 綜合羊城晚報、金羊網、羊城派、廣州日報、信息時報、深圳大件事、南方都市報、@廣州鐵路、@白云機場、@廣東天氣、@廣州天氣、@中國天氣 、@廣州交通等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部分文字 | 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 郭思琦 梁懌韜 嚴藝文 王漫琪
頭條 23-09-08
頭條 23-09-08
頭條 23-09-08
頭條 23-09-08
頭條 23-09-08
頭條 23-09-08
頭條 23-09-08
頭條 23-09-08
頭條 23-09-08
頭條 23-09-08
頭條 23-09-08
頭條 23-09-08
頭條 23-09-08
頭條 23-09-08
頭條 23-09-08
頭條 23-09-08
頭條 23-09-08
頭條 23-09-08
頭條 23-09-08
頭條 23-09-08
頭條 23-09-08
頭條 23-09-08
頭條 23-09-08
頭條 23-09-08
頭條 23-09-08
頭條 23-09-08
頭條 23-09-08
頭條 23-09-08
頭條 23-09-08
頭條 23-09-08
頭條 23-09-08
頭條 23-09-07
頭條 23-09-07
頭條 23-09-07
頭條 23-09-07
頭條 23-09-07
頭條 23-09-07
頭條 23-09-07
頭條 23-09-07
頭條 23-09-07
頭條 23-09-07
頭條 23-09-07
頭條 23-09-07
頭條 23-09-07
頭條 23-09-07
頭條 23-09-07
頭條 23-09-07
頭條 23-09-07
頭條 23-09-07
頭條 23-09-07
頭條 23-09-07
頭條 23-09-07
頭條 23-09-07
頭條 23-09-07
頭條 23-09-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