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款利率將迎來年內的第二次調降!日前,記者從多家銀行獲悉,包括國有大行在內的多家銀行將于 9 月 1 日起再度下調存款掛牌利率,這將是繼今年 6 月初全國性商業銀行下調存款掛牌利率后,時隔不到三個月的再度下調,同時,2022 年 9 月以來,商業銀行第三輪主動調整存款掛牌利率。市場人士分析,此輪調整是在凈息差不斷收窄的背景下根據自身經營需要的市場化調整。
市場對于調降早有預期
(資料圖片)
據某國有銀行透露出來的信息,從 9 月 1 日起該行的一年期下調 10 個基點,二年期下調 20 個基點,三年期、五年期定期存款掛牌利率下調 25 個基點。
人民銀行 8 月 17 日發布的《2023 年第二季度中國貨幣政策執行報告》顯示,我國商業銀行資產規模和利潤總量逐步擴大,但凈息差和資產利潤率處下降趨勢。考慮到金融周期和經濟周期往往不完全同步,銀行信貸風險暴露需要一段時間,應有一定的財力準備和風險緩沖。允許銀行通過合理方式維持自身穩健經營,可以提升其持續支持實體經濟發展能力。
對于本輪的存款利率調降,市場也早有預期。根據存款自律定價機制,要求自律機制成員銀行參考以 10 年期國債收益率為代表的債券市場利率和以 1 年期 LPR 為代表的貸款市場利率,合理調整存款利率水平。因此本月 1 年期 LPR(貸款市場報價利率)下調 10 個基點后,市場關于存款利率下調的預期再度升溫。
來自國家金融監管總局數據顯示,截至 6 月末 , 我國銀行業凈息差為 1.74%。光大證券金融業首席分析師王一峰認為,考慮到商業銀行凈息差下行壓力,控制銀行體系負債成本勢在必行,且較為迫切。
國有劉大行凈息差集體收窄
凈息差收縮也成為近期銀行中期業績發布會上或者半年報中的高頻詞。比如工商銀行在半年報中稱,由于貸款市場報價利率(LPR)多次下調,貸款收益率持續下行,存款定期化使得存款平均付息率上升,年化凈利息差和凈利息收益率分別為 1.52% 和 1.72%,同比分別下降 33 個基點和 31 個基點。農業銀行上半年凈息差為 1.66%,同比下降 36 個基點;建設銀行凈息差為 1.79%,同比下降 30 個基點。郵儲銀行凈息差為 2.08%,較去年同期的 2.27% 下降 19 個基點;中國銀行上半年凈息差為 1.67%,較去年同期下降 9 個基點。
交通銀行凈息差降低至 1.31%,同比下降 22 個基點。對此,該行表示,主要是資產端受存量浮息貸款重定價、收益較高的信用卡及個人住房貸款增長緩慢以及持續向實體經濟讓利等因素影響,貸款收益率下降較多,同時負債端受企業、居民投資及消費意愿不足影響。
值得留意的是,今年的 8 月 17 日,央行發布了二季度《中國貨幣政策執行報告》中,采用專欄討論了《合理看待我國商業銀行利潤水平》,并且指出 " 商業銀行維持穩健經營、防范金融風險,需保持合理利潤和凈息差水平 "。這也被業內認為監管對于銀行的 " 合理利潤 " 首次發聲。
文 / 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 戴曼曼
來源 | 羊城晚報 · 羊城派
責編 | 戚耀琪
頭條 23-08-31
頭條 23-08-31
頭條 23-08-31
頭條 23-08-31
頭條 23-08-31
頭條 23-08-31
頭條 23-08-31
頭條 23-08-31
頭條 23-08-31
頭條 23-08-31
頭條 23-08-31
頭條 23-08-31
頭條 23-08-31
頭條 23-08-31
頭條 23-08-31
頭條 23-08-31
頭條 23-08-31
頭條 23-08-31
頭條 23-08-31
頭條 23-08-31
頭條 23-08-31
頭條 23-08-31
頭條 23-08-31
頭條 23-08-31
頭條 23-08-31
頭條 23-08-31
頭條 23-08-31
頭條 23-08-31
頭條 23-08-31
頭條 23-08-31
頭條 23-08-31
頭條 23-08-31
頭條 23-08-31
頭條 23-08-31
頭條 23-08-31
頭條 23-08-31
頭條 23-08-31
頭條 23-08-30
頭條 23-08-30
頭條 23-08-30
頭條 23-08-30
頭條 23-08-30
頭條 23-08-30
頭條 23-08-30
頭條 23-08-30
頭條 23-08-30
頭條 23-08-30
頭條 23-08-30
頭條 23-08-30
頭條 23-08-30
頭條 23-08-30
頭條 23-08-30
頭條 23-08-30
頭條 23-08-30
頭條 23-0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