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末,成都車展來了。
作為金九銀十的前奏,成都車展也理所應當成了四大車展中最具「展銷會」性質的大型車展。銷售們的下半年滋不滋潤,以至于能不能拿一筆年終獎,過個好年,很大程度上,要看自家車企在成都車展上的表現。
與「北上廣」的三大車展不同,在成都,車企展現出了更為實誠的一面——我們要賣車。
(資料圖)
問題在于,加價排隊,一車難求的行情已不復存在,當下的車市是完完全全的買方市場,消費者大可以流連于各大展臺,仔細對比競品乃至非直接競品之間的細微差異,為了賣車,有些車企甚至會為在車展下單的客戶追加額外優惠。
對于早已摩拳擦掌的車企而言,一場盛大的展銷會在當下是不可多得的機會,是展示實力和誠意的不二平臺。
想要賣得好,產品與價格,無疑缺一不可。降價,是這里的主旋律,互軋,在所難免。于是乎,毫無疑問,這又又又是「最卷的一屆,最卷的一年」。盡管類似的詞語早已聽得有些脫敏,但伴隨著火藥味與焦慮情緒,成都車展沒有光鮮,只有肉搏。
細分市場,一片紅海
就在月初,比亞迪在 500 萬輛新能源汽車正式下線儀式上,高呼「在一起,才是中國汽車」,把一家之喜,辦成了一場自主品牌大聯歡。
致敬國產汽車工業當然格局盡顯,但要說「在一起」,怕是傻子都不會信。其樂融融從不適用于商業市場,更何況是在這樣一個高速發展,玩家眾多的領域。
「在一起」是場面話,「打一架」才是假笑背后不再藏著的刀。
而在成都車展上的針鋒相對,比亞迪絕不遜色于任何人。
比亞迪的展臺一如既往的人潮涌動,而其中有不少人是沖著豹 5 來的。這是比亞迪帶來的「硬派越野」重磅新車。而在此之前,硬派越野領域更多的由近期與比亞迪有頗多過節的長城把持。
在成都車展上,比亞迪豹 5 又發布了一次。比亞迪為豹 5 用上了全新的混動平臺 DMO(Dual Mode Off-Road),也是目前唯一搭載 DMO 平臺的車型。加上前后雙電機的配置以及可達 1200 公里的綜合續航里程,豹 5,承載了比亞迪對硬派越野的想象,也承載了比亞迪對擴大細分領域市場的野心。
豹 5 在成都車展上開啟盲訂,盲訂價格區間為 30~40 萬元。而在 318 國道川藏線等地出鏡率頗高的長城坦克 500,售價也正位于這一區間。
但想趕上硬派越野這陣風的玩家,還不止比亞迪一家。
長城哈弗猛龍在成都車展開啟預售,作為國產越野的扛把子,長城已經越過了「爆款車型」階段,力求覆蓋更多價位段,對于長城而言,在硬派越野這一塊,他們是「守勢」。
而人稱「五米開外小路虎」的捷途旅行者在成都車展上開啟預售,盡管沒有太多特殊的越野配置,但主打硬派越野的外觀,至少做到了誰看誰迷糊。
噢對了,還有不管怎么看都是路虎的路虎衛士,也在成都車展上帶來了 2024 款車型,除了細節上的微調,并沒有太多的變化,但身邊異父異母的兄弟們,確實在變多。
▲上圖為捷途旅行者,下圖為路虎衛士
霎時間,硬派越野的這條岔路上,都有些堵車了。當然了,開著硬派越野的消費者們,也未必就有多少機會去玩硬越野,但可以預見的是,「硬派越野」很快將不再小眾。
價格不同,定位不同,是否真能「硬派越野」,也各有各的說法,但正如那已如虎皮膏藥般占領視線的偽路牌一樣,想越野的風,還是吹到了成都。
前有 MPV,后有硬派越野,車企們擠破頭,也得在細分市場上有所斬獲,生怕趕不上一拍,就遠遠掉了隊,頗有種千軍萬馬過獨木橋的觀感。而這一切都是為了從對方嘴里搶下一塊說大不大,說小不小的肉,你問擠出了踩踏事件算誰的,那只能算那個不夠強壯先倒下的了。
降價求量,夾縫生存
與細分市場擠兌相對應的是價格戰攻勢。
如果說只用新車搶市場,還有種「高端商戰」的意味,純粹以價格換關注,則更為樸素直白,也更顯殘酷。面對市場產品擠兌與客戶們逐漸收緊的褲腰帶,「不整虛的,就是降價」,已然成了最直接的選擇。
在此前的文章中,我們已經提到過問界 M7 在銷量上的不理想,相比直接的對手理想,問界 M7 月均幾百的銷量的確完全不夠看。
于是問界在成都車展帶來了五座版的改款問界 M7,預售價也降到了 25.8 萬起,同時,智駕版將搭載華為 ADS 2.0 輔助駕駛。根據問界的說法「為了推出問界新 M7 大五座,華為和賽力斯共投入了 5 億元」。
而五座問界 M7 的直接競品也瞄準了理想 L7,而非之前的理想 L9。從某種意義上說,問界正在調整 M7 的定位,試圖用更低的售價切入市場,以空間和華為自身的競爭力制造機會。
與問界采用類似策略的,還有智己。
智己 LS6 在成都車展發布,同時公布預售價,頂配不超過 30 萬元,這也意味著原本象征著高端與昂貴的 800V 平臺正式進入 30 萬以內的區間,在價格上刷足了眼球。
如果說「理蔚鵬」能稱作新勢力中的一線品牌,對于非一線的新勢力車企,用更低的價格和更高的配置,以及更多的終端讓利,來換取銷量,將會是未來的常態。
而智己,甚至已經能算得上是這其中投石問路,還有所回響的品牌,有更多的品牌,即便降價,也很難說擊起了什么水花。
飛凡 F7 宣布降價至高 20000 元,選配配置至高可減 12000 元,另外還將自家的高階輔助駕駛直接白送。然而即便如此,也不見聲量有明顯提升。
同樣沒有引發多少關注度的是嵐圖。
嵐圖在成都車展前放出了改款 Free,在用上百度 Apollo Highway Driving Pro 領航輔助智駕的同時,一刀將價格從 33.36 萬砍到了 26.69 萬元,降了 6.67 萬元。
與主動走入全新市場搏殺的車型不同,這一類車型要么賣得不算太好,要么受到了競品的擠壓,做出價格調整,多少顯得有些被動。
尤其在市場走入規模效應,頭部車企成本逐步走低,從而更能掌握定價權的當下,「二線新勢力」以價換量就成了最為實際的策略,最好還要附帶更為高級的配置與各類綜合選配優惠,而即便如此,是否能夠贏得市場的垂青,仍是個未知數。
在成都車展,一切都或多或少與「賣車」掛鉤,相比其他大型車展的浮華,似乎略顯平庸。但實際上,回到本質的市售產品上,恰恰是當下最為必要的事情。
無論如何,一場量大管飽的展銷會,依然是這個時間點上車企與消費者共同期待的盛事,而作為一名消費者,當下的車市說是任君挑選,并不為過,從這個意義上來說,成都車展可太成功了。
我們也得以再一次窺見中國汽車市場的激烈競爭,車企之間的刀光劍影,在銷售端壓力不斷增大的當下,展露得更為赤裸。這既是占得上風的車企彰顯實力的舞臺,也是略顯頹勢的車企掙扎的真實寫照。
潮水還未退去,人人均有機會。
頭條 23-08-31
頭條 23-08-31
頭條 23-08-31
頭條 23-08-31
頭條 23-08-31
頭條 23-08-31
頭條 23-08-31
頭條 23-08-31
頭條 23-08-31
頭條 23-08-31
頭條 23-08-31
頭條 23-08-31
頭條 23-08-31
頭條 23-08-31
頭條 23-08-31
頭條 23-08-31
頭條 23-08-30
頭條 23-08-30
頭條 23-08-30
頭條 23-08-30
頭條 23-08-30
頭條 23-08-30
頭條 23-08-30
頭條 23-08-30
頭條 23-08-30
頭條 23-08-30
頭條 23-08-30
頭條 23-08-30
頭條 23-08-30
頭條 23-08-30
頭條 23-08-30
頭條 23-08-30
頭條 23-08-30
頭條 23-08-30
頭條 23-08-30
頭條 23-08-30
頭條 23-08-30
頭條 23-08-30
頭條 23-08-30
頭條 23-08-30
頭條 23-08-30
頭條 23-08-30
頭條 23-08-30
頭條 23-08-30
頭條 23-08-30
頭條 23-08-30
頭條 23-08-30
頭條 23-08-30
頭條 23-08-30
頭條 23-08-30
頭條 23-08-30
頭條 23-08-30
頭條 23-08-30
頭條 23-08-30
頭條 23-0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