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 李麗
(資料圖)
2023 年暑期檔并非完全是現實主義題材的天下,目前,檔期票房前五名除了《消失的她》《孤注一擲》《八角籠中》,還有兩部傳統文化題材作品——位列第三名的《封神第一部》和位列第五名的《長安三萬里》。對現實與過去的同等關注,成為今年暑期檔觀眾的顯著特點。
截至 8 月 29 日 11:30,《長安三萬里》累計票房接近 18 億元,位列中國動畫片票房影史第二名。該片近日已宣布延長放映至 10 月 7 日,繼續進軍國慶檔。《封神第一部》目前累計票房 24.5 億元,已替代《捉妖記》的位置,進入中國影史票房榜前 25 名。與此同時,《封神第一部》將在第 80 屆威尼斯國際電影節的制片市場上進行放映和銷售,中國故事將再次走向世界。
《長安三萬里》:走進文化歷史中尋根
《哪吒之魔童降世》《白蛇 2:青蛇劫起》《新神榜:楊戩》,自 2019 年以來,幾乎每年暑期檔都會出現一部票房口碑雙高的國漫。因為題材相似,一度讓外界形成了在大銀幕國漫只會拿神話傳說做文章的刻板印象。但今年暑期檔,《長安三萬里》的橫空出世令觀眾感到驚喜:原來傳統文化題材的動畫,還能這么玩。
《長安三萬里》在位于暑期檔中段的 7 月 8 日公映,并在該雙休日實現了首次逆跌。事實上,在其后的上映過程中,該片共實現了九次逆跌——其中包括多個周日票房高于周六票房。通常情況下,周五和周六才是周末的票房高峰期,因此,《長安三萬里》的曲線異常在業內人士看來最可能的解釋是:人們在周五和周六觀看了爆款片如《消失的她》或《孤注一擲》后,又在周日選擇《長安三萬里》為該周末的第二個觀影目標。
根據相關調查報告,從 2017 年至 2022 年,中國觀眾年均觀影量不足一部。《長安三萬里》能打破一部分人的觀影習慣,并非易事。在這個過程中,影片的上佳口碑和出圈話題或起到同等重要的作用。該片在經過近 40 萬人打分之后,迄今豆瓣評分仍高達 8.3 分,這一成績高于 93% 的動畫片和 95% 的歷史片。口口相傳的高口碑,成功讓影片從一眾現實主義題材爆款片的包圍中突圍,走上長期放映之路。而伴隨好口碑而來的 " 唐詩熱 " 和 " 唐朝熱 ",則進一步吸引了更廣泛的人群走進影院。
不再局限于神話傳說,而從真實的歷史中尋找文化之根,這令觀眾對《長安三萬里》感到格外驚喜。事實上,該片走的正是過往國漫少走的現實主義路線。觀眾受影片之邀,跨入千年前的盛唐,走進唐詩創作的現場,在長達 168 分鐘的時間里完成了一次對自我文化身份的確認,這種滿足與喜悅是過去那些神話傳說題材的作品所無法給予的。無數網友在網絡上表達自己觀影后無法平靜的內心:" 那些年少時囫圇吞下的詞句,卻在某時某刻擊中了你。"" 國漫早該作這一曲絢爛詩篇,《將進酒》一節,就滿足了我對浪漫盛唐的全部幻想。"" 片子很長,長到將近 3 個小時;片子很短,短到裝不下李白高適以及盛唐燦爛的幾十年。"
《封神第一部》:建立中國魔幻新形式
如果說《長安三萬里》是從內容上挖掘中國傳統文化題材的更多可能性,那么《封神第一部》則是在形式上對傳統文化題材進行了創新。事實上,后者在正式上映前并未受到太多期待,原因或正是《封神第一部》在題材選擇上的 " 陳舊 " ——在過去,《封神榜》的故事已被改編過多次,而形式類似的古裝大片也早就被認為落后于當代年輕觀眾的審美。
7 月 20 日,《封神第一部》在工作日周四上映,在當天收獲了 4912 萬元票房;周五是更重要的票房指標,但當天也只拿到了 5860 萬元票房,這基本印證了該片并不具備爆款品質。但意外在緊接而來的周六和周日出現,高達 1.1 億元和 1.3 億元的票房讓不少業內人士感到吃驚。跟《長安三萬里》一樣,《封神第一部》在專業影迷和普通觀眾中都獲得了上佳口碑,目前影片豆瓣評分為 7.9 分,高于 92% 的奇幻片和 95% 的古裝片。好口碑帶動影片在次周的雙休日盤創票房新高,1.6 億元和 1.56 億元的單日票房顯示該片的第二波受眾群已經到來。
《封神第一部》緣何受歡迎?豆瓣熱門第一長評,用多達兩萬字來分析該片的十大成功改編之處,包括紂王終于既豐滿又性感、妲己不再是紅顏禍水、恢復殷郊的主角地位、讓姬昌承載故事的核心價值等。總體而言,《封神第一部》以青年姬發的成長故事為核心,對紂王、妲己、姬昌等人們耳熟能詳的重要角色同樣進行了符合現代年輕人審美的改編。以費翔扮演的紂王為例,他不再是干癟的老頭形象,而被賦予了野性的長發和壯碩的胸肌。
長達半年的封閉訓練營所帶來的面貌新鮮的 " 質子團 ",帶有濃厚舞臺劇味道并融合了殷商青銅器、宋人山水畫和元代水墨畫的全新美學風格,《封神第一部》在 " 皮相 " 上便與過往的中國古裝大片顯得很不同。這些嘗試受到了多數觀眾的認可," 演員 kkkkkw" 的短評 " 不做中國的《指環王》,而做世界的《封神榜》" 在豆瓣得到了近 3 萬人的點贊。
如今," 封神三部曲 " 的后兩部已被無數網友 " 催更 "。而在業內,被譽為 " 神話史詩類型拓荒之作 " 的《封神第一部》也被視為中國電影工業在魔幻類型上的標桿,等待著后來者學習與突破。
引進片不再盛行,國風才是年輕人新寵
在過去,引進片雖不是暑期檔的主力軍,但多少能在檔期十強中拿到幾個席位。但這一規律,似乎正在逐漸被打破。
回顧 2018 年暑期檔,票房冠亞軍雖被《我不是藥神》和《西虹市首富》拿下,但票房十強中,《侏羅紀公園 2》《碟中諜 6:全面瓦解》《巨齒鯊》《蟻人 2: 黃蜂女現身》《摩天營救》拿下了五個席位。到 2019 年,檔期十強中仍有《速度與激情:特別行動》《蜘蛛俠:英雄遠征》《獅子王》《千與千尋》四部引進片。而到 2023 年,檔期十強中的引進片只剩《巨齒鯊 2: 深淵》和《變形金剛:超能勇士崛起》兩部,且排名均在五強開外,《蜘蛛俠:縱橫宇宙》和《碟中諜 7:致命清算(上)》《閃電俠》三部制作規模不小的好萊塢大片則直接被國產片們甩到了十名開外。
作為一個以年輕觀眾為絕對主力的檔期,暑期檔爆款片的轉移無疑證明了當下青年的關注點正在發生變化。人們更熱衷于對本民族文化的尋根,向內尋求的沖動遠遠超越了對外的好奇。《封神第一部》導演烏爾善的觀點正與這一潮流不謀而合:" 我認為我們的民族文化發展到現階段,應該對自己的傳統文化進行追溯、提煉和重新表達。" 而《長安三萬里》引發的 " 全民讀唐詩 " 熱潮,同樣體現了當下中國人尤其是中國青年日益增強的文化自信。
來源 | 羊城晚報 · 羊城派
責編 | 聶青
校對 | 謝志忠
頭條 23-08-30
頭條 23-08-30
頭條 23-08-30
頭條 23-08-30
頭條 23-08-30
頭條 23-08-30
頭條 23-08-30
頭條 23-08-30
頭條 23-08-30
頭條 23-08-30
頭條 23-08-30
頭條 23-08-30
頭條 23-08-30
頭條 23-08-30
頭條 23-08-30
頭條 23-08-30
頭條 23-08-30
頭條 23-08-30
頭條 23-08-30
頭條 23-08-30
頭條 23-08-30
頭條 23-08-30
頭條 23-08-30
頭條 23-08-30
頭條 23-08-30
頭條 23-08-30
頭條 23-08-30
頭條 23-08-30
頭條 23-08-30
頭條 23-08-30
頭條 23-08-29
頭條 23-08-29
頭條 23-08-29
頭條 23-08-29
頭條 23-08-29
頭條 23-08-29
頭條 23-08-29
頭條 23-08-29
頭條 23-08-29
頭條 23-08-29
頭條 23-08-29
頭條 23-08-29
頭條 23-08-29
頭條 23-08-29
頭條 23-08-29
頭條 23-08-29
頭條 23-08-29
頭條 23-08-29
頭條 23-08-29
頭條 23-08-29
頭條 23-08-29
頭條 23-08-29
頭條 23-08-29
頭條 23-08-29
頭條 23-08-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