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
官地村村委會發布的通告。
近日,北京市周口店官地村發布的一則通告引發社會關注。據紅星新聞報道,網傳某地質大學一學生在北京官地村地質遺跡處亂涂亂畫,官地村進而發布了禁止校方實習的通告。8 月 28 日,記者獲悉相關事情已經解決,多名學生亦證實涉事學生受到處分,目前該校的實習活動恢復正常。
地質遺跡是人類追溯地球歷史的鏈條,是不可再生的人類共同遺產。而北京官地村是寫入地質學教科書的地方,地質屬太古界變質雜巖,因極具科研價值,被學界以 " 官地 " 命名。以中國地質大學為首,眾多地質相關專業高等院校在官地村實習,已經確定的 17 條教學路線,每年都接待大量地質專業師生考察。
近年來,地質遺跡遭受破壞的事情屢見不鮮。就在 7 月底和 8 月初,連續發生兩起游客踩踏丹霞地貌事件,引發網友們的強烈不滿。丹霞地貌是類似古化石一樣的存在,一個游客的腳印,需要 60 年甚至更久才能恢復。這類 " 時光的年輪 " 被肆意踐踏,著實令人感到痛心和惋惜。
平心而論,一些人對地質遺跡或是文物古跡缺乏愛護之心,主要是對其珍貴價值缺乏認知,多數情況下犯錯也是一時沖動。但此次在地質遺跡上涂鴉的,竟然是地質大學的學生,這就讓人很費解了。按理,他們最清楚其珍貴價值,對于歷經漫長演變史才凝結的這份地球遺產,理應更有敬畏之心。看來,學校除了傳授知識外,更需要為學生補上人生素養這一課,教懲結合,對于 " 手欠 " 的學生,絕不能輕輕放過。
事實上,要使人們 " 有知 "" 有畏 ",嚴懲恐怕是免不了的。在現有法律法規下,景區景點對這類不文明行為,大多也采取相對溫和的處理方式,即使懲戒也是 " 點到為止 "。這在客觀上很難有效遏制一些人的犯錯沖動,必須提高其犯錯成本,以儆效尢。兩年前,男子陳某在 " 梵凈山金頂摩崖 " 石壁處刻畫,4 個字被判處賠償 12 萬元,用公益訴訟為名勝古跡保護兜底的方式,可謂開了全國先河。有網友因此建議,必須要抬高 " 沖動的懲罰 ",對不文明行為形成真正的震懾,才能改變人們在文物古跡上亂涂亂畫的惡習。
除了巨額罰款外,部分景區實行的黑名單制度亦或是一個好思路,并且要將地方黑名單與全國黑名單形成有效聯動,讓不文明行為人 " 一處受罰,處處受限 "。只有這樣,有些人才能克制住到處隨意涂寫留名的沖動,也才能形成文明旅游和文明考察的自覺。
總之,不能讓文物古跡隨意被人糟蹋了。珍貴的地質遺跡,是重要的不可再生資源,一經破壞再難恢復,必須受到嚴格保護。遏制不文明行為,唯有嚴罰,才能有所敬畏;也唯有嚴罰,才是最大保護。
" 轉載請注明出處 "
頭條 23-08-29
頭條 23-08-29
頭條 23-08-29
頭條 23-08-29
頭條 23-08-29
頭條 23-08-29
頭條 23-08-29
頭條 23-08-29
頭條 23-08-29
頭條 23-08-29
頭條 23-08-29
頭條 23-08-29
頭條 23-08-29
頭條 23-08-29
頭條 23-08-29
頭條 23-08-29
頭條 23-08-29
頭條 23-08-29
頭條 23-08-29
頭條 23-08-29
頭條 23-08-29
頭條 23-08-29
頭條 23-08-29
頭條 23-08-29
頭條 23-08-29
頭條 23-08-29
頭條 23-08-29
頭條 23-08-29
頭條 23-08-29
頭條 23-08-29
頭條 23-08-29
頭條 23-08-29
頭條 23-08-29
頭條 23-08-29
頭條 23-08-29
頭條 23-08-29
頭條 23-08-29
頭條 23-08-29
頭條 23-08-29
頭條 23-08-29
頭條 23-08-29
頭條 23-08-29
頭條 23-08-29
頭條 23-08-29
頭條 23-08-29
頭條 23-08-29
頭條 23-08-29
頭條 23-08-29
頭條 23-08-29
頭條 23-08-29
頭條 23-08-29
頭條 23-08-29
頭條 23-08-29
頭條 23-08-29
頭條 23-08-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