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格蘭道德哲學十講》
高全喜 著
(相關資料圖)
上海三聯書店
現代西方的文明社會秩序,源于 18 世紀蘇格蘭道德哲學。全書十講,第一講、第二講是導論,論述現代西方文明興起的脈絡和蘇格蘭啟蒙的特征;第三講至第八講是主體部分,分別論述哈奇森、休謨、斯密、弗格森的相關理論;第九、第十講是結論,論述蘇格蘭道德哲學中的 " 激情、利益與正義 "" 法律、商業與政府 " 等問題。
《萬物皆可測量:1250 — 1600 年的西方》
[ 美 ] 艾爾弗雷德 · W. 克羅斯比 著
譚宇墨凡 譯
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
《萬物皆可測量》討論的是中世紀晚期和文藝復興時期,在西歐發生的從 " 定性認知 " 到 " 定量認知 " 的劃時代轉變。這一轉變使得現代科學、技術、商業實踐和官僚制度成為可能。本書旨在探討 1250 — 1600 年間在西歐發生的關于 " 定量思維 " 的心態革命,揭示這一劃時代轉變對人類歷史進程的深遠影響。
《維特根斯坦十講》
樓巍 著
藝文志 | 上海文藝出版社
本書是浙江大學教授樓巍講解維特根斯坦的 10 堂哲學課。第一講介紹了維特根斯坦生平及主要著作,之后九講講解了維特根斯坦重要思想與主要命題,如 " 語言圖畫說 "" 語言和世界先天秩序 "" 不可說和顯示 "" 私人語言的問題 "" 駁斥羅素的‘歸納原則’ "" 知識和確定性 " 等。
《戲臺與相機:美國與中國西南》
羅安平 著
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本書從一本雜志與一個地方的相遇開始,聚焦美國《國家地理》雜志一百多年來有關中國的報道。全書將重點放在 " 西南一隅 ",梳理了涵蓋植物地理、道路交通、生態文明與民族文化的四重主題,運用跨文化的研究方法,反思文化書寫的多重面紗,從不同學科視角探析區域文明變遷歷程。
《現象、實體與識:的哲學論證》
章啟群 著
商務印書館
本書是探索漢語佛教哲學研究的開辟性著作,以佛教論書經典《成唯識論》為依據,以中印佛學發展為歷史線索,參照相關梵文文獻,用 20 世紀的哲學視野,從形上學、存在論、認識論三個方面系統整理了唯識學的哲學思想理論,并將其與西方哲學進行了比較,揭示出兩種哲學理論的意趣和旨歸,呈現出兩種文化鮮明、異樣的人生底色。
《新官上任:清代地方官及其政治生態》
[ 日 ] 山本英史 著
魏郁欣 譯
新史學 | 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
本書利用官箴書和公牘等史料,嘗試探討赴任知縣與任職地的老百姓及其他重要人士之間建立起了何種關系,或是他們必須建立起何種關系,通過對于其中的人際關系網絡的描繪,理解知縣在地方的處境及清代的地方統治如何通過知縣來實現。
《中國繪畫:五代至南宋》
[ 美 ] 巫鴻 著
世紀文景 | 上海人民出版社
本書是美術史家巫鴻的全新力作,延續《中國繪畫:遠古至唐》的寫作思路,吸納考古美術的新近研究成果,聚焦五代至南宋時期各種類型的繪畫作品及其媒材特征,關注多元背景下的繪畫實踐與跨地域交流,力圖勾勒更加全面、立體的中國繪畫發展脈絡,多維度講述中國繪畫的新故事。
編輯:金久超
頭條 23-08-26
頭條 23-08-26
頭條 23-08-26
頭條 23-08-26
頭條 23-08-26
頭條 23-08-26
頭條 23-08-26
頭條 23-08-26
頭條 23-08-25
頭條 23-08-25
頭條 23-08-25
頭條 23-08-25
頭條 23-08-25
頭條 23-08-25
頭條 23-08-25
頭條 23-08-25
頭條 23-08-25
頭條 23-08-25
頭條 23-08-25
頭條 23-08-25
頭條 23-08-25
頭條 23-08-25
頭條 23-08-25
頭條 23-08-25
頭條 23-08-25
頭條 23-08-25
頭條 23-08-25
頭條 23-08-25
頭條 23-08-25
頭條 23-08-25
頭條 23-08-25
頭條 23-08-25
頭條 23-08-25
頭條 23-08-25
頭條 23-08-25
頭條 23-08-25
頭條 23-08-25
頭條 23-08-25
頭條 23-08-25
頭條 23-08-25
頭條 23-08-25
頭條 23-08-25
頭條 23-08-25
頭條 23-08-25
頭條 23-08-25
頭條 23-08-25
頭條 23-08-25
頭條 23-08-25
頭條 23-08-25
頭條 23-08-25
頭條 23-08-25
頭條 23-08-25
頭條 23-08-25
頭條 23-08-25
頭條 23-08-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