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讀者席地而坐津津有味翻閱繪本、一家三口穿著親子服裝齊逛書展、小朋友拉著兒童行李箱 " 備貨 " ……徜徉 2023 上海書展現(xiàn)場,處處可見親子閱讀的書香圖景。
在上海書展,如何向青少年傳播江南之美?由上海博物館、華東理工大學出版社合作的《上海博物館文物游戲繪本 · 江南奇遇記》首發(fā)分享,繪本作者、上海書畫院教育培訓部主任徐旭峰的講解,讓現(xiàn)場讀者聽得津津有味," 在中國人的詞典里,‘江南’有與生俱來的詩意,以無錫惠山泥人‘大阿福’為主角原型,以正反書形式講述阿福被主人小滿弄丟后尋找回家之路的故事。正面故事的插圖用了勾線填色法,側(cè)重描繪歷史上的江南;反面故事插圖融入江南傳統(tǒng)的剪紙、刺繡等元素,展現(xiàn)多姿多彩的江南造物世界。"
【資料圖】
上海博物館副館長李峰透露," 大博物館計劃 " 探尋 " 大文創(chuàng) " 的轉(zhuǎn)型,《江南奇遇記》等一系列文物游戲繪本叢書,推動博物館資源開放共享和文化創(chuàng)意研發(fā),讓文物 " 活 " 起來。
" 劇透 " 后會發(fā)現(xiàn),書里還有個彩蛋,附有 24 張尋寶卡片,小讀者可以根據(jù)卡片線索,邊看書邊尋找繪本里隱藏的文物元素,根據(jù)卡片里的文物信息,去上海博物館參觀尋寶。
華東理工大學副校長閻海峰談到,《江南奇遇記》讓藏在 " 深閨 " 的文物能夠用創(chuàng)意的方式,走近讀者,走近大眾。而創(chuàng)作者們以他們的巧思妙想,和對兒童心理的精準把握,通過講好江南故事,讓文物走近孩子們的世界,讓更多的孩子知曉江南故事,知曉中國故事,增強文化自信。
讀懂中國故事,才能有助于講好中國故事。上海教育出版社推出的《思辨與演講 用英語講好中國故事》正是一套幫助學生講好中國故事的叢書,共包括《智慧》《哲理》《傳奇》《詩歌》《成語》等 6 冊,涉及中國名人故事、哲理故事、民間傳奇、古典詩詞、成語故事、新中國成立以來的故事等多方面。全套中國故事以全英文形式呈現(xiàn),每個故事后面都配有情景化的思辨問題,幫助學生形成勤于思考、獨立判斷、包容多元的日常習慣和生活智慧。
" 市面上不缺中國故事類的圖書,但是在故事之余,怎么講、為什么講,仍是重中之重。" 上海市命題評價專家畢笑楠認為,這套叢書擷取中華文化精髓,站在中國文化的中軸線上,看過去、看未來,選取豐富材料從不同的角度看中國,解答了中國故事講什么、是什么的問題。
中文編者劉曉也分享了編寫創(chuàng)作過程和思路,中文團隊要將中國文化故事,尤其是文言文、古詩詞轉(zhuǎn)化為易懂的白話文,才能讓英文團隊更好地翻譯表達出來。"If you cannot be the poet,be the poem" 英語句子直譯是 " 如果做不了詩人,便活得詩意一些 ";但聯(lián)想到中國文化,翻譯成中文便可更詩意、更引人共鳴:" 如果做不了李白,便化作明月 "。中文團隊在文言文轉(zhuǎn)化為白話文的過程中,也做了這樣的努力。
佛羅里達大學教育學院教授、英文主編傅丹靈以線上視頻方式參與討論,她認為本叢書中設(shè)計的思辨問題實為 " 拋磚引玉 ",用提出問題的方式,引導孩子們問出他們自己想要問的問題,這樣才能真正拓展孩子們的思想和視野。她還強調(diào)了師生共讀、親子共讀的意義," 通過共讀和討論,不僅孩子能夠進步,大人也在成長。"
在充滿不確定性的世界中,如何幫助孩子們正確認識不期而遇的各種風險、茁壯成長?如何讓他們得到更好的風險教育?" 不確定性世界漫游指南 " 系列科普叢書作者、同濟大學教授張潔來到現(xiàn)場,與小朋友和家長們共讀叢書第一本繪本《給風險查戶口》,跟隨書中的主人公奇奇小朋友和酷奇機器人開啟精彩的認識風險之旅。
活動現(xiàn)場,張潔從科學研究者的視角,以通俗易懂的語言與豐富多彩的圖畫介紹了生活中面臨的不確定性現(xiàn)象和風險相關(guān)知識,巧妙結(jié)合小學生的生活經(jīng)驗,從 " 可能會發(fā)生什么災害 "" 災害會怎樣發(fā)生 "" 災害發(fā)生的可能性大嗎 "" 災害的后果是什么 " 展開互動,激發(fā)孩子們對科學、技術(shù)、工程和數(shù)學等方面的興趣。
同濟大學出版社組織策劃 " 不確定性世界漫游指南 " 系列科普叢書項目,以奇奇小朋友和酷奇風險機器人為中心展開,以繪本的形式、結(jié)合小朋友的生活經(jīng)驗,介紹不確定性現(xiàn)象、災害和風險的概念、風險分析原理、風險接受準則、人類對風險的感知方式、風險交流技巧、風險管理等知識,以及常見災害的發(fā)生原理和防范方法。該項目為構(gòu)建面向未來韌性社會提供科普支撐,獲上海市 2023 年度 " 科技創(chuàng)新行動計劃 " 科普專項項目立項。
作者:許旸
拍攝:阮煜芳 施意
* 文匯獨家稿件,轉(zhuǎn)載請注明出處。
頭條 23-08-20
頭條 23-08-20
頭條 23-08-20
頭條 23-08-20
頭條 23-08-20
頭條 23-08-20
頭條 23-08-19
頭條 23-08-19
頭條 23-08-19
頭條 23-08-19
頭條 23-08-19
頭條 23-08-19
頭條 23-08-19
頭條 23-08-19
頭條 23-08-19
頭條 23-08-19
頭條 23-08-19
頭條 23-08-19
頭條 23-08-19
頭條 23-08-19
頭條 23-08-19
頭條 23-08-19
頭條 23-08-19
頭條 23-08-19
頭條 23-08-19
頭條 23-08-19
頭條 23-08-19
頭條 23-08-19
頭條 23-08-19
頭條 23-08-19
頭條 23-08-19
頭條 23-08-19
頭條 23-08-19
頭條 23-08-19
頭條 23-08-19
頭條 23-08-18
頭條 23-08-18
頭條 23-08-18
頭條 23-08-18
頭條 23-08-18
頭條 23-08-18
頭條 23-08-18
頭條 23-08-18
頭條 23-08-18
頭條 23-08-18
頭條 23-08-18
頭條 23-08-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