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現(xiàn)代快報訊(通訊員 彭麗 記者 于露)從站上展廳講解、文創(chuàng)義賣,到青藏公路沿線的垃圾撿拾 …… 七年前,南京航空航天大學能源與動力學院牽頭組建起 " 愛在可可西里 " 社會實踐團隊,致力于用科技助力高原生態(tài)環(huán)保。七年來,他們以綿薄之力為可可西里的生態(tài)保護助力。從格爾木的經(jīng)濟發(fā)展與歷史沿革去探索可可西里生態(tài)環(huán)保過去與未來的道路,是今年團隊實踐的重點。
當格爾木烈士陵園里展館的門被打開,"S" 形的長廊猶如一張鋪開的畫卷,徐徐講述著英雄們的光輝事跡。懷著沉重的心情," 愛在可可西里 " 團隊來到這里緬懷祭掃。
巍峨的紀念碑無聲矗立著。紀念碑前,團隊成員摘帽默哀。隨后,他們拔雜草、護格桑,掃清墓前階上的落葉,抹去墓上碑面的塵埃。
為了繼續(xù)深入了解格爾木城市建設背后的故事,團隊來到格爾木煉油廠對退休員工進行了深度采訪。在退休前輩們那里,團隊成員聽到了時代的變遷與發(fā)展。
格爾木煉油廠是青海油田重要的組成部分,對于可可西里來說,不僅是一道強有力的后屏保障,煉油廠的技術革新程度也與可可西里的環(huán)境保護息息相關。在交流中,工作人員提到,他們正在不斷探索更符合新發(fā)展理念的模式、方式,開發(fā)新能源,節(jié)約不可再生資源。
幾幅手套、幾個垃圾袋、十幾個志愿者的身影 …… 在實踐尾聲," 愛在可可西里 " 團隊如約上站開展實踐活動。
4500 米的海拔、強烈紫外線的照射、陰冷的高原強風 …… 苛刻的自然條件加劇了隊員們的高原反應。盡管相比去年,大件垃圾數(shù)量有所減少,但小件垃圾仍然較多。僅兩三個小時,撿拾的垃圾便裝滿了隊員們所帶的環(huán)保袋。可可西里的生態(tài)環(huán)境脆弱,沒有處理垃圾的條件與設施,下站的時候,隊員們和往年一樣帶走了索南達杰保護站的垃圾。
從起初的 14 人到如今的高校聯(lián)盟,從滿腔孤勇到正式與青海省可可西里保護區(qū)管理局達成共識,簽訂可可西里保護區(qū)第一個大學生志愿服務基地協(xié)議 …… 七年來,為了守護這片熱土,越來越多的人聚在一起不斷貢獻著力量。
團隊依托南京航空航天大學尤其是能源與動力學院的學科特色與優(yōu)勢,在老師的指導下,自主改裝設計無人機,為保護站配置油泵、汽車脫困器等各類設備 10 余臺;在保護站接待展廳游客 30 余萬次、志愿講解時長 1000 小時以上,搭建小程序語言講解服務 50 余萬人次;團隊成員覆蓋 35 所高校,宣教推廣 20 余所中小學,制作了 64 門課程,系列文創(chuàng)義賣所得捐贈保護站促其發(fā)展 ……
(學校供圖 校對 周露 編輯 李蔚蔚)
頭條 23-08-18
頭條 23-08-18
頭條 23-08-18
頭條 23-08-18
頭條 23-08-18
頭條 23-08-18
頭條 23-08-18
頭條 23-08-18
頭條 23-08-18
頭條 23-08-18
頭條 23-08-18
頭條 23-08-18
頭條 23-08-18
頭條 23-08-18
頭條 23-08-18
頭條 23-08-18
頭條 23-08-18
頭條 23-08-18
頭條 23-08-18
頭條 23-08-18
頭條 23-08-18
頭條 23-08-18
頭條 23-08-18
頭條 23-08-18
頭條 23-08-18
頭條 23-08-18
頭條 23-08-18
頭條 23-08-18
頭條 23-08-18
頭條 23-08-18
頭條 23-08-18
頭條 23-08-18
頭條 23-08-18
頭條 23-08-18
頭條 23-08-18
頭條 23-08-18
頭條 23-08-18
頭條 23-08-18
頭條 23-08-18
頭條 23-08-18
頭條 23-08-18
頭條 23-08-18
頭條 23-08-18
頭條 23-08-18
頭條 23-08-18
頭條 23-08-18
頭條 23-08-18
頭條 23-08-18
頭條 23-08-18
頭條 23-08-18
頭條 23-08-17
頭條 23-08-17
頭條 23-08-17
頭條 23-08-17
頭條 23-08-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