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夜無眠:從病人角度如何看藥代?
現在看病對患者而言,繳納了不少的檢查費、看病費、藥費后但最終的治療結果或不達預期,反而是心理暗示,看病了很快就好。反正無論是自費還是扣醫保,都是經歷過排 2 小時,醫生也沒多看一眼,讓你先去各種檢查,也沒望聞問切,更沒多一句話,只需 2 分鐘,電腦上一按輸入法記憶,就叭叭的開藥。病人家屬帶著病人整個醫院到處跑,排隊掛號——等待叫號——醫生看病打單(2 分鐘)——檢查——檢查——等報告——給醫生(2 分鐘開藥)——拿單子配藥——付費——走人。輕度發燒的,跑一圈出身汗連燒都退了 ... 有些藥拿回去吃不了多少,就丟家里藥箱塵封了。
(相關資料圖)
人活著生病是最常見的事,現在自費藥不多了,大多數都是走醫保。
不排除一些低保或無醫保的全自費的民眾。就比如感冒發燒,簡單的藥 20-30 多元就可以。但如果給你開 50-60 多元的藥,其中一般在醫保報銷,你也沒任何感覺。
這就是藥品 " 回扣式 " 銷售、套取醫保資金。
" 藥品‘回扣式’銷售是個公開的秘密。不是現在才有,存在很多年了。
部分醫藥商每隔一段時間會派專人來醫院,給醫生、科室負責人、相關分管領導送信封裝好的現金,金額根據受賄者職務從幾萬到十幾萬不等。而且他們一般混在患者隊伍里面,同樣掛著號,很難被辨別出來,也很難有管制。
藥品回扣式是最常見的,但高利潤高回扣是在醫療器械設備、耗材采購上謀取私利。
治療多付的成本最終會轉嫁給患者,加重了患者就醫負擔,大大侵害了民眾切身利益。能用國產的都跟你說進口的好,你懂嘛,病人懂嘛,病人家屬懂嘛,民眾懂嘛?反正都不懂唄,聽醫生的就行了。
再有就是病人之間的攀比,已傳言傳聞為主,國產的不行的不好的啦,材質肯定不行,我家老頭子用進口的,用到現在。你看到之前那幾號床的,他前年用 XX 的,是之前的不好,看看叫又來換,各種嗶嗶叭叭,說的漂亮聽的有心。藥代在混入加持下,羊都會自己拔羊毛了。
而整個實際操作中,瓜分醫藥購銷回扣這塊 " 蛋糕 " 的利益群體,遠不止臨床業務醫生和相關負責人。最常見的有過經歷的就是比如某個醫療耗材,器械,醫生給你開單子,到指定藥店藥商購買,必須是指定品牌 型號包括預估價格,其他的醫院醫生還不認。
這當中有一系列的環節,反正你患者自費也好,走醫保也好,這毛都是出在羊身上。
作為患者病人及家屬沒有選擇,讓你用那種就是那種。
中國有超過 10 萬名藥代,他們通過各種方式賄賂,他們人均底薪 2000-4000,但是他們做的好月入 2-5 萬不等甚至更高,其中的最大利益,是從醫保資金套取。如果再持續下去,國家不出重拳打擊,那么醫保資金會如何,各位想想吧 ~
頭條 23-08-12
頭條 23-08-12
頭條 23-08-12
頭條 23-08-12
頭條 23-08-12
頭條 23-08-12
頭條 23-08-12
頭條 23-08-12
頭條 23-08-12
頭條 23-08-12
頭條 23-08-12
頭條 23-08-12
頭條 23-08-12
頭條 23-08-12
頭條 23-08-12
頭條 23-08-12
頭條 23-08-12
頭條 23-08-12
頭條 23-08-12
頭條 23-08-12
頭條 23-08-12
頭條 23-08-11
頭條 23-08-11
頭條 23-08-11
頭條 23-08-11
頭條 23-08-11
頭條 23-08-11
頭條 23-08-11
頭條 23-08-11
頭條 23-08-11
頭條 23-08-11
頭條 23-08-11
頭條 23-08-11
頭條 23-08-11
頭條 23-08-11
頭條 23-08-11
頭條 23-08-11
頭條 23-08-11
頭條 23-08-11
頭條 23-08-11
頭條 23-08-11
頭條 23-08-11
頭條 23-08-11
頭條 23-08-11
頭條 23-08-11
頭條 23-08-11
頭條 23-08-11
頭條 23-08-11
頭條 23-08-11
頭條 23-08-11
頭條 23-08-11
頭條 23-08-11
頭條 23-08-11
頭條 23-08-11
頭條 23-0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