擁有浦東引領區、上海自貿試驗區、國際科創中心、高水平人才高地等一系列國家戰略疊加機遇,因 " 科技創新 " 而興的張江經過 30 多年的發展,已從阡陌農田到高科技園區,再邁向國際一流的科學城。今年上半年,張江科學城規上工業總產值 1840.49 億元,同比增長 12.4%,占全市的近十分之一。
" 五個一批 " 項目進入第四輪,全力加快科學城建設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在軌道交通 2 號線延伸段尚未開通、長達近 10 年里,張江傳奇廣場 " 一枝獨秀 ",成為張江人商務洽談、休閑娛樂的首選。作為張江人心目中的 " 傳奇 " ——傳奇廣場項目今年迎來華麗 " 變身 ",更新后規劃總建筑面積 27 萬平方米,將與 9 條線路的公交樞紐、軌交 2 號線實現無縫銜接,城市化的品質將更加凸顯,努力打造成為城市更新的一個樣板和張江科學城的新標桿。
與張江 " 科學之門 " 遙相呼應的張江水泥廠項目也啟動 " 改造之旅 ",將蛻變為產業共生、建筑多元、人文共享為一體的復合型產業園區。項目建成后,有望成為上海城市副中心建設的新標桿、城市更新的新地標、產業高質量發展的新引擎。
同樣作為推動《張江科學城建設規劃》加速落地實施的 " 五個一批 " 項目,益諾思、翌圣生物、軌道 13 號線東延伸、外環交通功能抬升等項目在今年上半年也已經陸續開工。
記者了解到," 五個一批 " 項目已進入第四輪。隨著《張江科學城擴區提質三年行動方案(2022-2024 年)》在去年底正式印發,浦東正大力推動張江科學城擴區提質,促進更大范圍的產城融合,提升科學城創新策源功能,加快把張江科學城建設成為 " 科學特征明顯、科技要素集聚、環境人文生態、充滿創新活力 " 的國際一流科學城。
依托擴區后發展空間的拓展,張江品牌的溢出效應也正進一步擴大,加強與周邊鎮聯動,如合慶鎮作為張江科學城 " 東大門 ",通過資源整合打造了張江醫療器械產業基地;新場鎮積極加入張江創新藥基地建設等,若干具有特色的產業社區正在成型,融合成為科學城三大重點產業集群的支撐力量。
創新 " 熱帶雨林 ",打造科創特色營商環境
張江科學城最獨特的優勢和魅力是什么?回答恐怕是高度共識的,那就是這片開放的土壤和創新的生態。幾十年來,各級政府、各類機構、各種企業,無論是個人還是法人、個體還是集體,大家共同澆灌這片土壤并共享這片生態。縱觀 31 年來,張江科學城開放的 " 土壤 " 中總有新的 " 物種 " 誕生,形成了創新 " 熱帶雨林 "。
今年 5 月,嘉銘巢生上海中心宣布正式啟動投入運行。該中心由巢生上海創新實驗室和嘉銘巢生 · 張江生命科學園組成,也是巢生在全球落地的第一個 "Lab+Park" 創新項目。
巢生是一家專注于生命科學領域的風險投資和創新孵化機構,近年來通過基金 - 空間 - 人才三大業務板塊,用獨特的模式發掘顛覆性生物技術。嘉銘巢生 · 張江生命科學園和巢生上海創新實驗室此次落地上海張江,將助力更多科學家、研發者尋找并發現更多具有顛覆性可能的生命科學底層技術,通過孵化和技術轉化,加速培育一批優秀的生物醫藥科技企業,推動張江科學城生物醫藥領域創新更加活躍。
記者了解到,今年上半年以來,張江管理局深入開展孵化器調研,做好標桿孵化器的推薦以及引導建設工作。除了推動巢生孵化器落地張江外,還完成了張江大中小企業融通聯盟第四批會員單位招募工作。起草制定張江孵化、科技金融相關政策申報指南等。
據不完全統計,作為上海雙創載體集聚度最高的區域,張江科學城現有創新載體 136 家,孵化總面積 80 余萬平方米,在孵企業(項目)2800 余個,已經形成了 " 眾創空間 + 孵化器 + 加速器 + 產業化基地 " 的完整孵化鏈,孕育出一大批優秀科技企業,為產學研融合、高精尖產業培育、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
做強、做實產業鏈,吸引人才集聚
全球芯片設計 10 強企業中有 7 家在張江設立了區域總部或研發中心,全球晶圓代工前 5 強企業有 2 家總部設在張江,全國芯片設計 10 強企業有 6 家在張江設立了區域總部或研發中心。
截至今年 4 月,張江科學城共有在研藥物管線品種超過 1300 個,一類新藥超過 650 個。張江集聚了 1700 余家生物醫藥創新主體,在張江已建成、在建和規劃的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共有 12 個,涵蓋產業鏈全生命周期的專業技術服務平臺超過 100 家。
張江正以人工智能島為核心,以張江中區為主戰場,打造人工智能產業集聚區。以張江人工智能島為例,這座 6.6 萬平方米的小島,已集聚了超過 100 家企業、7000 多名研發人員,擁有 30 多個智慧未來應用場景。島上入駐企業遍布人工智能產業鏈的上中下游,并集聚了一批大企業創新中心和孵化器。
圍繞生物醫藥、集成電路、人工智能三大主導產業,張江做強、做實產業鏈,吸引了人才集聚,張江科學城現有從業人員約 50 萬。
今年上半年,張江國際社區的二期亮相,將為頂尖科創人才提供高品質的居住環境和配套設施。未來,這一總占地面積達 20 萬平方米的科學城標志性人才居住項目,有望打造成為 " 上海最大的全租賃社區、科創人才聚合社區、科創特色青年發展型社區 "。
立足國家戰略全局,發揮核心承載作用,凝聚科創中心、科學中心建設合力,開創產學研協同創新之先河,張江這片科創沃土吸引著全球英才前來,科學城也迎來產業 " 豐收季 ":今年 1 到 6 月份,張江科學城經營總收入 5575.07 億元,同比增長 10.5%;固定資產投資額 193.73 億元,同比增長 26.2%。
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是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強大動能。堅持開放創新,建立健全國際國內科技創新協同網絡的張江,正全力邁向 " 科學特征明顯、科技要素集聚、環境人文生態、充滿創新活力 " 的國際一流科學城。
編輯:唐瑋婕
轉載:浦東發布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頭條 23-08-12
頭條 23-08-12
頭條 23-08-12
頭條 23-08-12
頭條 23-08-12
頭條 23-08-11
頭條 23-08-11
頭條 23-08-11
頭條 23-08-11
頭條 23-08-11
頭條 23-08-11
頭條 23-08-11
頭條 23-08-11
頭條 23-08-11
頭條 23-08-11
頭條 23-08-11
頭條 23-08-11
頭條 23-08-11
頭條 23-08-11
頭條 23-08-11
頭條 23-08-11
頭條 23-08-11
頭條 23-08-11
頭條 23-08-11
頭條 23-08-11
頭條 23-08-11
頭條 23-08-11
頭條 23-08-11
頭條 23-08-11
頭條 23-08-11
頭條 23-08-11
頭條 23-08-11
頭條 23-08-11
頭條 23-08-11
頭條 23-08-11
頭條 23-08-11
頭條 23-08-11
頭條 23-08-11
頭條 23-08-11
頭條 23-08-11
頭條 23-08-11
頭條 23-08-11
頭條 23-08-11
頭條 23-08-11
頭條 23-08-11
頭條 23-08-11
頭條 23-08-11
頭條 23-08-11
頭條 23-08-11
頭條 23-08-11
頭條 23-08-11
頭條 23-08-11
頭條 23-08-11
頭條 23-08-11
頭條 23-0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