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近日,西安地鐵上一起 " 女子自稱老師強(qiáng)行要求別人讓座 " 事件引發(fā)爭議。
視頻中,一女子要求乘客給女兒讓座,被拒后以 " 老師 " 身份要求拍視頻的 " 大學(xué)生 " 交出手機(jī),并倒數(shù) "5、4、3 ……",拍攝者和旁觀者表示對女子行為不滿,調(diào)侃女子 " 哇,你還是老師哎!"" 大家都要嘲笑你!"
也許拍攝者是懂點(diǎn)網(wǎng)民心理的,大部分的評論都直指這位老師 " 德不配位 ",用老師的身份去道德綁架乘客,毫無師德可言。再加上此前新聞報道中,已出現(xiàn)多例老人盛氣凌人要求別人讓座,公眾對此行為普遍表示反感,認(rèn)為 " 讓座是情分,不讓座是本分 "。
女子居高臨下的態(tài)度和倒數(shù)計(jì)時的逼迫感,像極了一些老師慣用的手法,有網(wǎng)友稱 " 被班主任支配的記憶都回來了 "。強(qiáng)迫他人讓座的做法當(dāng)然不對,自恃職業(yè)身份尊貴,想從道德層面去要求別人為自己做點(diǎn)什么,反而褻瀆了本來的身份。老師這個職業(yè)之所以令人尊重,是因?yàn)樗麄兪?" 人類靈魂的工程師 ",所謂 " 行為世范,學(xué)為人師 ",老師的一言一行是要為世人做典范的。所以,那名自稱老師的女子被群嘲不冤,她應(yīng)該理解,道德是用來律己,而不是審判他人的。
同樣,對于在視頻中第一視角審視女子的拍攝者男子而言,曝光這起事件并不意味著他是在懲惡揚(yáng)善。固然,女子強(qiáng)行要求讓座的行為不妥,但她女兒的哭聲也是真的。對疲累的小女孩的哭聲無動于衷,還對她的媽媽進(jìn)行嘲笑,如果還有點(diǎn)洋洋得意的正義感,那一定也是自以為站在道德制高點(diǎn)上就可以審判別人的錯覺。
遇到這樣的情形,其實(shí)只要彼此多一點(diǎn)同理心就能化解。女子想幫女兒找個座,態(tài)度可以溫和些,和別人好好商量。男子若能讓個座,不至于有什么損失,即便不愿讓座,如果能體恤到別人的疲累感受,也不至于硬要抓住別人的過錯不放。
雖然低同理心和低容錯率放大了這件小事,但是謙讓之禮不可丟。不知道暑假過后,老師、學(xué)生如何補(bǔ)上 " 禮 " 這一課。
現(xiàn)代快報 + 評論員 荼白
(校對 胡濤 編輯 高霞)
頭條 23-08-11
頭條 23-08-11
頭條 23-08-11
頭條 23-08-11
頭條 23-08-11
頭條 23-08-11
頭條 23-08-11
頭條 23-08-11
頭條 23-08-11
頭條 23-08-11
頭條 23-08-11
頭條 23-08-11
頭條 23-08-11
頭條 23-08-11
頭條 23-08-11
頭條 23-08-11
頭條 23-08-11
頭條 23-08-11
頭條 23-08-11
頭條 23-08-11
頭條 23-08-11
頭條 23-08-11
頭條 23-08-11
頭條 23-08-11
頭條 23-08-11
頭條 23-08-11
頭條 23-08-11
頭條 23-08-11
頭條 23-08-11
頭條 23-08-11
頭條 23-08-11
頭條 23-08-11
頭條 23-08-11
頭條 23-08-11
頭條 23-08-11
頭條 23-08-11
頭條 23-08-11
頭條 23-08-11
頭條 23-08-11
頭條 23-08-11
頭條 23-08-10
頭條 23-08-10
頭條 23-0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