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 7 月 30 日中午被迫停車后,K396 次列車上的乘客已被困超過兩天兩夜。8 月 2 日上午,首批 328 名乘客安全抵達北京豐臺站,與等待已久的家屬們取得了聯系。
(資料圖片)
8 月 2 日上午,兩位首批脫困者的家屬向九派新聞記者介紹了具體情況。
【1】" 回來的時候把鞋都走爛了 "
關女士一家來自河北保定,她 50 多歲的父母 7 月 29 日從內蒙古臨河站上車,本打算從北京中轉回保定,沒想到經歷了這樣一段難忘的旅程。
據關女士介紹,K396 的乘客共分三個批次步行往外走,現在出來的第一批有 300 余人,又分成了多個小隊,她的父母是第 6 隊。當地信號還未完全恢復,電話打不出去,2 號早上五六點鐘時關女士收到了母親發來的微信消息。
"(凌晨)12 點就敲門開始排隊,2 點多鐘出發,發了點吃的,慢慢就走出來了。一隊一隊、一對一地往前走。"
從落坡嶺安置點到斜河澗車站,他們走了四五個小時。道路仍然泥濘難行,救援采用一對一幫扶的形式,每一位乘客都由一名救援人員護送著前進。
歸途。圖源:受訪者提供
" 有解放軍、武警(帶著),要不然還不敢走,(中間還)有一大段橋梁是懸空的。"
" 武警部隊上的人可能已經把路探好,選了一個比較快的路下來,但還是特別不好走,路上還有懸空的橋,挺危險的。" 關女士告訴記者," 我爸媽說回來的時候把鞋都走爛了。"
由于第一批脫困人員是凌晨出發的,且落坡嶺地勢較高需要從上往下走,有一定的危險性,所以老人和孩子腿腳不便,仍留在安置點。
出發前,關女士的父母聽說可能要派直升機去接老人和孩子們,但具體救援方案還需視情況而定。
據關女士介紹,目前,第一批人員到豐臺后已被分到了各個旅館休息。
【2】" 感謝當兵的孩子們,他們也是別人家的孩子 "
李女士的母親今年 50 歲,本是從內蒙古坐車來北京看望女兒。談起這幾天的經歷,李女士的母親感慨萬千。
據李女士介紹,這段脫困的路程共有 15 公里,乘客們在轉移過程中行李都一直隨身攜帶,所以一路走來十分艱難。護送李女士媽媽的是一位大學兵," 他說家里特別支持他抗洪 "。
" 我媽媽說特別地感謝這些當兵的孩子,他們扛著那么重的東西,幫著我媽媽下來,腳都泡白了。他們也是別人家的孩子。" 李女士向記者轉述了母親的話。
" 真的感謝當兵的孩子們,有了他們,我媽媽她們才能走出來。"
豐臺站出站口。圖源:受訪者提供
據李女士描述,乘客們在安置點吃住都有保障," 村民們也對他們特別好 "。目前是否出來都是大家自愿選擇的,因為道路難行,也有人選擇繼續留在安置點," 不想走的就在山上等鐵路通了再下來 "。
李女士稱年紀比較小的孩子們全部在山上,研學團的孩子也有老師一直陪同著,暫時還沒有下來," 聽說會安排直升機直接飛北京 "。
李女士還告訴記者:" 到了豐臺后都是國家負責,管住宿、管打車、管地鐵。"
目前,李女士已經順利在豐臺站接到了母親,二人已回到北京家中。
截至發稿時,記者了解到第二批脫困人員也已和家中取得聯系。
九派新聞記者:包穎
頭條 23-08-02
頭條 23-08-02
頭條 23-08-02
頭條 23-08-02
頭條 23-08-02
頭條 23-08-02
頭條 23-08-02
頭條 23-08-02
頭條 23-08-02
頭條 23-08-02
頭條 23-08-02
頭條 23-08-02
頭條 23-08-02
頭條 23-08-02
頭條 23-08-02
頭條 23-08-02
頭條 23-08-02
頭條 23-08-02
頭條 23-08-02
頭條 23-08-02
頭條 23-08-02
頭條 23-08-02
頭條 23-08-02
頭條 23-08-02
頭條 23-08-02
頭條 23-08-02
頭條 23-08-02
頭條 23-08-02
頭條 23-08-02
頭條 23-08-02
頭條 23-08-02
頭條 23-08-02
頭條 23-08-02
頭條 23-08-02
頭條 23-08-02
頭條 23-08-02
頭條 23-08-02
頭條 23-08-02
頭條 23-08-02
頭條 23-08-02
頭條 23-08-02
頭條 23-08-02
頭條 23-08-02
頭條 23-08-02
頭條 23-08-02
頭條 23-08-02
頭條 23-08-01
頭條 23-08-01
頭條 23-08-01
頭條 23-08-01
頭條 23-08-01
頭條 23-08-01
頭條 23-08-01
頭條 23-08-01
頭條 23-0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