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犀牛娛樂,作者|方正,編輯|樸芳
【資料圖】
犀牛君得承認,《好聲音》能做到第十二個年頭,是一件值得行業鼓勵的事。如《向往的生活 7》里何炅所言," 綜藝是沒有結果的 ",結合此話更覺這檔老牌音綜的不易。
況且,重組「四新導師」薛之謙、劉憲華、潘瑋柏、周華健來拉動年輕觀眾市場,增設「明選賽道」賦予學員更多舞臺自主權及擴展賽制看點,本季《好聲音》及總導演金磊 " 破舊求新 " 的決心不可謂不強。
但《好聲音 2023》開播后口碑較為分化,先是群眾質疑劉憲華、薛之謙咖位是否配坐導師席,而導師秀兩人加潘帥不穩定的演唱反襯出周華健的寶刀未老,看著首期大篇幅的劉薛搶人雙簧彈幕里反復飄過 " 周華健快跑 " 的字樣。
捧人方面《好聲音》直面的是群眾不 care 新人的當下音綜集體困境,增設「明選賽道」吸引更多視覺系唱跳猛將加盟,可視作節目努力跟上音樂可視化潮流的新鮮嘗試,但這卻好像偏離了 " 憑一把好歌聲公正選拔樂壇新人 " 的該 IP 初衷。
更值得玩味的是,以上所有節目話題討論加一起,其實都不及刀郎新歌《羅剎海市》" 未曾開言先轉腚 " 一句疑似影射掀動的聲量高。群眾對《好聲音》幕后八卦的好奇遠甚正片,這或是好聲音 IP 目前最大的尷尬。
爭議纏身的《好聲音》要如何解套?
稚嫩導師與跑偏新賽制
劉憲華不久前剛回歸隔壁《向往的生活 7》與該系列作別,轉過身就坐上了《中國好聲音 2023》的四大導師席,來去間 " 大華 " 老粉竟生出我家孩子出息了的莫名自豪感。
坦白說,劉憲華這個 " 一個人就是一支樂隊 " 的《好聲音》開場秀蠻驚艷,依次用小提琴、大提琴、鋼琴玩出 30 秒現場編曲的 Henry 盡顯伯克利高材生的音樂才華,但一張口還是暴露出與隔壁原唱華健哥的唱功差距。
且不說劉憲華這套樂器 show 在此前多臺晚會里都有展示,單論作品實績和樂壇地位,選韓團出身的他坐華語國民音綜的導師席,確實缺點說服力。Henry 身上的綜藝才能和吸粉年輕人體質,才是節目組堅持 pick 他的理由。(請薛之謙同理)
結果來看,劉憲華在這季《好聲音》里的敘事比重很高,一個前韓團華裔歌手誤闖內娛音綜表現出的 " 笨拙的可愛 ",在搶人時碰撞出了不少真人秀笑料,而他的吸粉特質也讓他成為首期斬獲學員最多的導師。
但劉憲華 + 薛之謙招牌式脫口秀的過度使用,恰是一塊遮掩節目音樂部分觀感乏力的遮羞布。豆瓣短評區吐槽 " 薛之謙話可以少點嘛 " 的相似評論隨處可見,而有緊跟時事的網友一語點破本季導師團的尷尬:" 一個王者帶三個菜又鳥 "。
感覺節目組也心知肚明,導師秀首創了其他三人翻唱周華健、華健哥再 cue 回三人作品的編排。所謂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老大哥果然貢獻了碾壓級的演唱水準。可到了搶人時,好不容易請來的周華健幾乎神隱,節目秒變年輕導師們的搶人脫口秀," 音綜 " 的份量再度被稀釋了。
反觀音綜最靈魂的音樂部分," 沒有好聽的歌 " 是社媒對首期最普遍評價。《好聲音》向來擅長制造出圈的翻唱舞臺,周深、張碧晨當年就是從該舞臺上一首《歡顏》和《她說》被大眾初識。可如今的《好聲音》,我們很難再找到有記憶點的翻唱或音色。
「明選賽道」的效果則中規中矩," 盲選 " 和 " 明選 " 給了學員更多自主權,但首期唯一算唱跳的周恩洋《白蛇》觀感尷尬,與頂尖唱跳舞臺相去甚遠。就首期而言節目還沒找到好的唱跳苗子,令人疑惑用 " 明選 " 顛覆 " 以聲識人 " 好聲音核心精神的意義究竟在哪。
刀郎新歌與歷年黑幕傳聞
就在《好聲音 2023》播出前后,恰逢刀郎新歌《羅剎海市》因被認為疑似影射那英、汪峰等當年主流音樂圈排擠他的人火爆全網," 未曾開言先轉腚 " 這句歌詞則被解讀為暗諷這些前好聲音導師。
刀郎風波折射的是音樂圈話語場的流變,當年樂壇大腕們受人敬仰,倚杖話語權對網絡和彩鈴渠道走紅的刀郎音樂嗤之以鼻,但如今是一個反權威的去中心化互聯網時代,群眾更愛看非主流干倒主流的娛樂圈逆襲爽文。
同樣,《好聲音》當年能異軍突起,它也是從主流唱片體系外 " 另起爐灶 ",打造了為樂壇輸送新人的素人圓夢舞臺。盡管 " 哭訴夢想 " 一度淪為節目槽點,但它確乎助推了很多素人日漸成長為如今活躍于樂壇的成熟歌手。
從這個意義上看," 好聲音圓夢 " 和 " 刀郎逆襲 " 都寄托了群眾對非主流群體在樂壇闖出一片天的理想主義敘事。但如今的《好聲音》還能讓公眾繼續相信這套夢想敘事嗎?
歷年來,有關《好聲音》的黑幕傳聞都已快是公開的秘密。像學員花錢買轉身尚屬無法被證實的 " 陰謀論 ",但諸如節目事先定好想簽約對象并想方設法偏袒,不僅明眼觀眾都看得出來,很多明星更是公開談論過。
比如,陳奕迅就曾在作客某綜藝時透露,他在參加《好聲音》時很震驚目睹了一個被淘汰學員重回舞臺,且導演還通過耳麥提醒他和那英 " 按一下 "(暗示轉身),直指節目里的轉身未必完全出于導師主觀意愿。
李玟與《好聲音》的恩怨則因今年 CoCo 意外離世再掀熱議,去年節目在播期間一段她質問導演為何將 88.3 分學員(疑似周菲戈)淘汰、卻給 73 分學員開綠燈的片段引全網公憤,以至于今年《好聲音》悼念李玟的微博被網友狂沖嚇得官博關閉了評論區。
節目內觀感尷尬,節目外風波不斷,十二歲的《中國好聲音》不知還余下多少助力素人實現音樂夢想的 IP 初心,但這節目每逢夏天播出又都不乏話題熱度,僅憑這點就足夠它在當下話題冷清的綜藝市場繼續立足。
柯以敏與好聲音的時代焦慮
可《好聲音》的時代焦慮快溢出屏幕了。
其實今年《好聲音》發酵的第一波輿情,與 " 中國音綜史傳奇評委 " 柯以敏有關。不瘋魔不成活的她,因當年擔任超女評委公然罵人的古早影像被 B 站捧為鬼畜頂流,今年她又借著《好聲音》出來作妖了。
一個月前,在《好聲音》海選現場,柯以敏面對某平臺粉絲 1300 萬的頂流網紅李炮兒發表暴論:" 直播方面我柯以敏是你的學生,但在唱歌上面,李炮兒你愿不愿意成為我柯以敏的學生呢?"
隨后她在上臺合唱前,更連番 push 李炮兒復讀了三遍 " 我李炮兒想成為柯以敏的學生 " 才善罷甘休,當時這段 " 樂子視頻 " 在很多短視頻平臺都被網友轉瘋了。
《好聲音》拿柯以敏做噱頭來宣發,恰恰暴露了該 IP 濃重的媒介焦慮。就如柯以敏在李炮兒的流量面前越發瘋魔一樣,這檔曾經的電視王牌現在也開始 " 病急亂投醫 " 地大口吸食短視頻流量。
在犀牛君看來,為了節目話題搞噱頭沒什么可指摘的,但《好聲音》這類綜 N 代要想避免晚節不保,我們認為 " 回歸初心 " 才是破局之法。
《好聲音 2023》首期播出后很多音樂博主都 " 怒其不爭 " 地發表了對節目導師、學員演唱拉垮的批評,要知道,一檔音綜若不能保證它的音樂舞臺質量,這件事要比所謂節目外風波可怕得多。
炒話題很香,但音綜終歸拼的還是 " 作品 " 和 " 舞臺 "。請把更多精力放在音樂上吧,畢竟群眾都在期待《好聲音》何時能捧出下個周深呢?
更多精彩內容,關注鈦媒體微信號(ID:taimeiti),或者下載鈦媒體 App
頭條 23-08-02
頭條 23-08-02
頭條 23-08-02
頭條 23-08-02
頭條 23-08-02
頭條 23-08-02
頭條 23-08-02
頭條 23-08-02
頭條 23-08-02
頭條 23-08-02
頭條 23-08-02
頭條 23-08-02
頭條 23-08-02
頭條 23-08-02
頭條 23-08-02
頭條 23-08-02
頭條 23-08-02
頭條 23-08-02
頭條 23-08-02
頭條 23-08-02
頭條 23-08-01
頭條 23-08-01
頭條 23-08-01
頭條 23-08-01
頭條 23-08-01
頭條 23-08-01
頭條 23-08-01
頭條 23-08-01
頭條 23-08-01
頭條 23-08-01
頭條 23-08-01
頭條 23-08-01
頭條 23-08-01
頭條 23-08-01
頭條 23-08-01
頭條 23-08-01
頭條 23-08-01
頭條 23-08-01
頭條 23-08-01
頭條 23-08-01
頭條 23-08-01
頭條 23-08-01
頭條 23-08-01
頭條 23-08-01
頭條 23-08-01
頭條 23-08-01
頭條 23-08-01
頭條 23-08-01
頭條 23-08-01
頭條 23-08-01
頭條 23-08-01
頭條 23-08-01
頭條 23-08-01
頭條 23-08-01
頭條 23-0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