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 月,蘋果發布 Apple Vision Pro,攪動了整個泛 XR 行業。
它畢竟是全球市值最高的科技巨頭,且在過去數十年時間里多次成功定義了下一代計算平臺。Apple Vision Pro 的發布對行業幾乎是一次「降臨」,不少觀點認為,這就是蘋果的下一個 iPhone,將開啟「空間計算」的時代。
(相關資料圖)
AR 行業的熱鬧不僅于此。
近日,Rokid 聯合谷歌推出了 AR 版的便攜式 Android TV,也是全球首款經谷歌認證的 AR 版便攜式 Android TV 終端,這是準備把智能電視的軟硬件體驗搬上 XR。
XR 苦「生態」久矣
對于 XR 用戶來說,選擇 AR 眼鏡,就是要選擇內容。不像智能手機時代,無論是 Android 陣營還是 iOS 陣營,已具有豐富的生態市場。XR 的生態建設,還在自力更生的起步階段,而生態的繁榮也將支撐起未來 XR 行業的明天,抑或是下一個 iPhone 時刻的到來。
谷歌和國內 AR 領域創業公司 Rokid 合作,推出了首款 AR 版便攜式 Android TV 硬件,Rokid Station。它可以像電視盒子連接電視一樣,連接眼鏡產品,輸出軟件、內容畫面。這是 Android 生態過去十幾年一以貫之的開發方式,更成熟,也更符合現實。
谷歌與 Rokid 合作的 AR 版便攜式 Android TV 硬件,Rokid Station|Rokid
實際上,AR Android TV 本身,也是一個更接地氣的產品切入點。我們可以將它理解為一種 XR 版的「電視盒子」,但事情又沒有那么簡單。
過去幾年,這一輪頭顯產品的開發浪潮中,大部分廠商都把 XR 當一個全新、一體的產品,進行設計研發,就像智能手機一樣。
這有很多好處,比如用戶可以帶著更原生的視角,去體驗頭顯、眼鏡產品,也給應用開發留下了更多空間,不用過分思考兼容問題。
但也要承認,XR 生態、軟件的落地進度,依然相對緩慢。并沒有出現預想中,像 iPhone App Store 一樣的指數級發展。而各家廠商相對「閉門造車」的開發方式,進一步加劇了這個問題,造成了陣營分裂。
這一背景下,AR Android TV 面向一個非常具體的場景,「把 XR 眼鏡當成大電視」,拿用戶熟悉的交互方式,已建成的內容生態,去兼容 XR 新的硬件形態,提供了一個低成本的入門臺階。
以「屏」為單位推動 XR 普及
當然,對 Rokid,以及任何一家進入 XR 領域的公司,野心都不會局限在「用眼鏡取代電視」。但一種新的產品范式從誕生、發展,到走向普及,從來都是一步一個腳印走出來的。
把時間倒推 20 年,電視曾是人們觀看影視內容的唯一選擇。但后來,隨著互聯網內容生態的崛起,傳統有線電視逐漸走向衰落。很多年輕人,都已經完全不看有線電視。這件事在北美尤為明顯,行業甚至發明了一個新詞來定義這種現象:稱這一代從不看有線電視的年輕人為 Cable Nevers。
20 年里,人們觀看影視的渠道從有線電視轉向了 YouTube、Netflix、TikTok。內容生態的演化的過程中,人們使用的硬件產品也發生了巨變,有線電視逐漸被電腦、手機、智能電視取代。實際上,硬件、軟件、內容、服務的演化,總是互相影響,交替促進的。
讓消費者在頭顯中消費已有的豐富內容,可能是 XR 普及的第一步|Rokid
對 XR 來說,改變不會一蹴而就。特別是在人們的「信息需求」已經得到極大滿足的今天,很難再出現像智能手機開辟移動互聯網那樣的革命。
XR 是一個很泛化的視覺概念,理論上它有能力取代一切顯示、計算設備。但又因為硬件上極高的技術挑戰,決定了它無法在一夜之間就演進至某種終極形態,而是必須腳踏實地,以「屏」為單位,一點點接近普及的終局。
今天,整個 XR 行業都相信,XR 最終會取代電視、顯示器,甚至是智能手機。包括蘋果,在發布 Apple Vision Pro 時也直言不諱,稱 Vision Pro 能取代「三塊桌面顯示屏」。但這個過程,需要通過內容生態的帶動,最終讓 XR 設備逐漸取代傳統屏幕,成為下一代「視覺媒介」。
可以設想一種未來,下一代年輕人,或許不只是 Cable Nevers,而是 Screen Nevers。他們生活在一個原生的 XR 世界里,所有的 UI、畫面都天然存在于空間中,不再有「屏幕」的概念。
這就是 XR 全行業想要實現的終極目標。AR Android TV 則是起航的第一步。
「開放合作」聯盟
在接下來的 XR 時代,也需要與硬件廠商合作。AR Android TV 大概率不會是終點,而只是一個開始。作為軟件平臺,AR 版便攜式 Android TV 的起點很簡單,但它依然有不斷演進,成為一個更泛用 AR 平臺的潛力,這才是最重要的。
所以谷歌找了一個在 XR 領域有成熟經驗,熟悉軟硬件的方方面面,且和谷歌一樣有「開放」基因的公司,也就是首款 AR Android TV 的開發商 Rokid。
創業于 2014 年,Rokid 入局 XR 很早。更重要的是,從創業初期,Rokid 就瞄準了一個更長遠的目標,希望推動 人機交互的革新。
除了自研 XR 操作系統、平臺之外,Rokid 一直提倡、參與建立 XR 領域的開放標準,構建基礎設施。2021 年,Rokid 加入了國際標準制定組織 Khronos Group,支持了 XR 領域關鍵開放標準 OpenXR 的落地。
去年 10 月,Rokid 在國內發布了 Rokid Station 國內版。同樣是基于開放合作的定制化思路,Rokid Station 采用了「分體設計」。對 XR 來講,把顯示和計算設備分開,就能解鎖更多的應用可能性。
實際上,Rokid 也有自己的眼鏡硬件。今年發布的 AR 眼鏡 Rokid Max,做到了約 50 ° FoV、120Hz 刷新率、75g,在眼鏡的賽道里已經具有很強的競爭力,但 Rokid 依然認為,未來的那個 XR 普及的愿景,比眼下一時的市場競爭更重要。
一個「商城」,兩種邏輯
蘋果發布 Apple Vision Pro 的時候,行業內不少觀點都認為,這就是蘋果,或者說庫克的「iPhone 時刻」。
2007 年發布的初代 iPhone,如果我們嘗試用最簡單的詞去概括它,它就是一塊「能觸控交互的玻璃」。到現在,16 年過去了,智能手機幾乎一點都沒變。不同品牌、不同系統的手機,核心用法并沒有任何改變。
但在 XR 的領域。事情完全不是這樣。
今天的 XR 設備,顯示方式上,有 Meta、蘋果采用的「用攝像頭拍攝現實,然后顯示」的 VST(Video See Through)方案,這類產品本質上還是 VR 頭顯;也有 Rokid、Nreal 等廠商采用的 OST(Optical See Through)方案。交互上,有用手柄的、遙控器的,用鍵盤鼠標的、也有裸手的,不同手柄的交互邏輯常常還各不相同。
蘋果的 Vision Pro 采用的是 VST 的方案|蘋果公司
如果說,智能手機在 iPhone 發布后,就收束為了一條「賽道」,不同產品之間基本只有競爭關系。那么在 XR 領域,一切可能性依然處于開放狀態,不同產品滿足的需求也可能并不重疊。它像一片開闊的海洋,沿不同的方向航行都有可能尋到寶藏。
包括 Rokid 在內,任何 行業內公司都不會將目光局限在做一個「戴在眼睛上的電視」那么簡單。據悉,Rokid 目前也在面向「空間計算」進行產品研發,很快將推出一款具有空間交互能力,并且輕量化的產品。
此刻,我們很難定義到底 XR 領域的「初代 iPhone」會是什么樣,很難斷言誰會把握住這個機會,或許它距離誕生也還需要一點時間。但業內不少企業都持有同一觀點,即當中國企業逐漸掌握技術的主動,把握市場需求,并走向國際化,XR 領域的下一個 iPhone,很可能會誕生在中國,這家公司就可能會成長為比肩蘋果、谷歌的世界科技巨頭。
回顧過去,XR 這個領域的歷史,其實比智能手機還要長得多。但因為它極為先鋒的概念性、超高的技術難度,直到今天,它都沒有真正落地,走向普及。對任何一家身處 XR 領域的公司來說,前方的路都充滿未知。
可以確定的是,只有保持遠眺未來的目光,開放的思路,同時腳踏實地,貼近市場,才能收獲更好的結果,這就是包括 Rokid 在內整個 XR 行業正在做的事情。
頭條 23-08-02
頭條 23-08-02
頭條 23-08-02
頭條 23-08-02
頭條 23-08-02
頭條 23-08-02
頭條 23-08-02
頭條 23-08-02
頭條 23-08-02
頭條 23-08-02
頭條 23-08-02
頭條 23-08-02
頭條 23-08-02
頭條 23-08-01
頭條 23-08-01
頭條 23-08-01
頭條 23-08-01
頭條 23-08-01
頭條 23-08-01
頭條 23-08-01
頭條 23-08-01
頭條 23-08-01
頭條 23-08-01
頭條 23-08-01
頭條 23-08-01
頭條 23-08-01
頭條 23-08-01
頭條 23-08-01
頭條 23-08-01
頭條 23-08-01
頭條 23-08-01
頭條 23-08-01
頭條 23-08-01
頭條 23-08-01
頭條 23-08-01
頭條 23-08-01
頭條 23-08-01
頭條 23-08-01
頭條 23-08-01
頭條 23-08-01
頭條 23-08-01
頭條 23-08-01
頭條 23-08-01
頭條 23-08-01
頭條 23-08-01
頭條 23-08-01
頭條 23-08-01
頭條 23-08-01
頭條 23-08-01
頭條 23-08-01
頭條 23-08-01
頭條 23-08-01
頭條 23-08-01
頭條 23-08-01
頭條 23-0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