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特國防部 26 日通報稱,該國空軍一架美制 F-15SA 戰斗機當天在訓練時墜毀。對于中東國家來說,損失一架戰斗機算不上大事,但老司機突然想到的是,全球范圍內的美制戰斗機出事的頻率,最近是不是有點太高了?
例如曾號稱 " 在戰斗中從未被擊落 " 的 F-15,在日常訓練中的事故率,這些年可是節節攀升。根據美國空軍安全中心的數據,自 20 世紀 70 年代 F-15 服役以來,它僅在美軍中就發生 160 起 A 級事故(指事故造成的損失超過 250 萬美元、出現人員死亡或飛機完全損毀),造成 45 名飛行員死亡。
老司機還記得,2007 年 11 月,美軍一架 F-15 戰斗機在訓練中突然解體,導致全球所有 F-15 戰斗機全部停飛檢查。此后由于 F-15 空中飛行時掉零件等各種問題層出不窮,類似的全球停飛變得日益頻繁。美軍 F-15 的最近一次事故發生在今年 5 月 15 日。美國國民警衛隊一架 F-15D 戰斗機在俄勒岡州降落時沖出跑道,直接扎進水渠中。
(資料圖片)
其他國家服役的 F-15,近年也暴露出越來越多的安全問題。例如日本的 F-15J 戰斗機同樣是事故多發:2022 年 1 月 31 日,航空自衛隊一架 F-15DJ 戰斗機墜海;2023 年 3 月 6 日,一架 F-15J 戰斗機起飛失敗,偏離跑道陷入草地中。至于 F-15J 在飛行過程中發生零件掉落的事故,與美軍是同出一轍 …… 就連向來以訓練有素而全球聞名的以色列空軍,也接連傳出 F-15 的重大安全事故—— 2019 年 1 月 2 日,以色列空軍一架 F-15 戰機在 9000 米高空飛行時,座艙罩竟無預警脫落,飛行員直接暴露在零下攝氏 45 度的高空中,多虧以軍飛行員遇險不驚,操縱戰機平安降落;2021 年 12 月 3 日,以空軍另一架 F-15 戰斗機在降落時因機輪無法放下,結果在迫降中導致兩名飛行員受傷。此外,韓國 F-15K 戰斗機先后于 2006 年和 2018 年發生兩次墜毀事故,造成 4 名飛行員死亡。
要說這次出事的 F-15SA 堪稱是當前沙特最新也是最強的重型戰斗機,它在 F-15E" 攻擊鷹 " 的基礎上進行了深度改進,換裝了有源相控陣雷達、數字電子戰套件、電傳飛控系統、紅外搜索和跟蹤系統、聯合頭盔瞄準系統等先進設備,并強化了機身掛載能力,整體性能強于韓國的 F-15K 和新加坡的 F-15SG,更超過了美國空軍自用的 F-15E,一度號稱是 " 最強 F-15"。
但就是這樣的最新戰機,在沙特手里此前已經發生兩次 " 機械事故 " 了。2022 年 11 月 6 日,沙特空軍一架 F-15SA 戰斗機因為 " 技術故障 " 在夜間訓練中墜毀,幸運的是兩名飛行員及時彈射逃生;2018 年 1 月,沙特空軍證實一架 F-15SA 戰斗機因 " 機械故障 " 墜毀,但也門胡塞武裝宣稱該機是被其用地空導彈擊落的。
美國海軍戰機的情況也好不到哪里。2022 年 6 月 3 日至 10 日,美國海軍接連就有一架 MV-22B" 魚鷹 " 傾轉旋翼機、一架 MH-60S" 海鷹 " 直升機和一架 F/A-18E" 超級大黃蜂 " 戰斗機發生墜毀事故,造成 6 人死亡。
根據美國媒體的統計,幾乎就在同一時間段,美國陸軍也有一架 AH-64" 阿帕奇 " 武裝直升機在阿拉巴馬州南部墜毀,兩名飛行員受傷。而美國空軍兩架 F-16 戰斗機先后在降落時因前起落架發生故障無法釋放,最終以 " 磕頭 " 的方式迫降。再加上臺灣空軍一架 F-16 在夏威夷轉場飛行時也發生類似事故," 這是美制 F-16 的前起落架在不到一個月的時間內第三次在著陸時故障,引起美國空軍的緊張。"
別說這些老飛機了,就連最新的 F-35 隱形戰斗機,安全事故也是接連不斷。2019 年 4 月,日本一架 F-35A 戰斗機起飛后失控墜海;2021 年 11 月,英國 " 伊麗莎白女王 " 號航母搭載的一架 F-35B 戰斗機墜海;2022 年 1 月,美國一架 F-35C 戰機降落在 " 卡爾 · 文森 " 號航母時失控墜海;2022 年 10 月 19 日,美國空軍一架 F-35A 戰機起飛后不久墜毀;2022 年 12 月,美國一架 F-35B 在得州降落時失控墜毀;2023 年 6 月 28 日,日本航空自衛隊兩架 F-35A 戰斗機因故障接連迫降在青森機場 ……
列舉了這么多事故,那么問題就來了:到底是什么原因導致美國戰機的事故率頻發呢?
除了飛行員自身操作失誤等主觀因素外,最主要的問題在于機隊的老化。以美國空軍為例,根據美國政府問責辦公室的相關報告,從 2011 年到 2019 年的 9 年時間中,美軍只有三種機型達到了年度平均妥善率目標,現役 46 種機型中居然有 24 種從未實現年度妥善率目標,整體可靠性慘不忍睹。但美國國會以 " 可能影響美軍全球威懾力 " 為由,拒絕大規模退役這些老式戰機。結果美軍不得不繼續讓這些過度使用的戰機帶病工作,出現各種事故就難免了——今年 5 月扎進水渠的那架 F-15D 就是典型案例。
這些老戰機 " 帶病工作 ",而美國制造的新型戰機則是 " 先天不足 "。例如 F-35 隱形戰斗機服役以來問題不斷。根據五角大樓公布的資料,F-35 存在 800 多項設計缺陷。每次出現重大事故,全球各國的 F-35 機隊都得停飛檢查。例如今年 3 月,F-35 戰斗機聯合項目辦公室表示,F-35 的發動機存在振動問題,全球所有該型戰斗機需在 90 天內進行檢查維修。
同時,美國軍機制造商近年越來越缺乏 " 工匠精神 ",也直接影響到美制軍機的安全。例如 KC-46 是波音公司為美國空軍建造的新一代空中加油機,但它的粗制濫造程度讓美軍難以忍受,不但各種軟硬件問題遲遲無法解決,甚至交付的新機內部還殘留著施工垃圾。
對于引進美制軍機的國家而言,還面臨另一個特殊問題——美制武器相對 " 嬌氣 ",對于后勤維護的要求較高,通常由美方專業團隊負責保養。例如伊拉克裝備的美制 F-16 戰斗機和 " 黑鷹 " 直升機均由美國公司負責維護。美伊關系惡化后,美方人員隨即撤離,導致這些先進裝備缺乏必要維護而被迫停飛。
總之,美制軍機雖然 " 看上去很美 ",但用起來的滋味嘛,當真是誰用誰知道。
頭條 23-07-28
頭條 23-07-28
頭條 23-07-28
頭條 23-07-28
頭條 23-07-28
頭條 23-07-28
頭條 23-07-28
頭條 23-07-28
頭條 23-07-28
頭條 23-07-28
頭條 23-07-28
頭條 23-07-28
頭條 23-07-28
頭條 23-07-27
頭條 23-07-27
頭條 23-07-27
頭條 23-07-27
頭條 23-07-27
頭條 23-07-27
頭條 23-07-27
頭條 23-07-27
頭條 23-07-27
頭條 23-07-27
頭條 23-07-27
頭條 23-07-27
頭條 23-07-27
頭條 23-07-27
頭條 23-07-27
頭條 23-07-27
頭條 23-07-27
頭條 23-07-27
頭條 23-07-27
頭條 23-07-27
頭條 23-07-27
頭條 23-07-27
頭條 23-07-27
頭條 23-07-27
頭條 23-07-27
頭條 23-07-12
頭條 23-07-12
頭條 23-07-12
頭條 23-07-12
頭條 23-07-12
頭條 23-07-12
頭條 23-07-12
頭條 23-07-12
頭條 23-07-12
頭條 23-07-12
頭條 23-07-12
頭條 23-07-12
頭條 23-07-12
頭條 23-07-12
頭條 23-07-12
頭條 23-07-12
頭條 23-0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