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員 陳思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若論什么疾病最為冷酷,那大抵就是抑郁癥。得其他重疾,都有求醫的想法;唯重度抑郁,隔絕求生的念頭。
歌手李玟的輕生離世,來得有些突然。無論是晃動的 " 電臀 " 還是膾炙人口的《刀馬旦》,李玟傳遞的形象,一直都是率真不失火辣、嫵媚兼具颯爽。誰能想到,這樣肆意張揚的女性,也未能逃脫抑郁癥的深淵巨口。
而不理解也無法共情的人還在追問:她有什么可抑郁的?
更有 " 強者 " 忍不住 " 指點江山 ":" 這些有錢人都是閑的,吃不飽穿不暖的年代,誰有空抑郁!"、" 現代人太矯情了!"
輿論場最吊詭的一種論調,就是把對他人苦難的蔑視,看做自身的強者思維。他們以見聞過的更悲慘的經歷為坐標,以戰火紛飛的歲月為參照,似乎只有最凄慘最可憐的人,才配得上一聲短暫的嚎叫。這種觀點實則是對受苦之人的霸凌,無關堅強。
還有很多古道熱腸的人,努力在勸抑郁癥患者:" 別整天胡思亂想。"、" 較什么勁,想開點不就好了。"
這種無關痛癢的勸慰,其實在將抑郁癥患者推往更深的泥沼。抑郁癥是一種病,它是情緒失去了自我調節的能力,并不是簡單的心情不好。同時致死率極高的抑郁癥又是可以被治愈的。當一個人骨折了,你是應該勸他 " 想開一點 " 還是應該勸他去醫院呢?
人生碌碌,世事茫茫。本以為經年堆積的脂肪,已經足以包裹記憶中的刺,未曾想李玟的離世卻勾起記憶中的一段 " 陳年舊傷 "。
十年前,同樣是炎炎夏日。我最喜歡的一位初中老師,用一根繞過房梁與自己喉嚨的繩子,遁作六月令人無法琢磨的氣流。回鄉后與一群人談論起這件事。眾人皆不明白為什么平日里笑容可掬、性格開朗的老教師會抑郁自縊。最后討論了一圈,竟把死因歸結為了他的 " 小肚雞腸 "……
污名化抑郁癥與污名化抑郁癥患者,是一種骯臟。
頭條 23-07-06
頭條 23-07-06
頭條 23-07-06
頭條 23-07-06
頭條 23-07-06
頭條 23-07-06
頭條 23-07-06
頭條 23-07-06
頭條 23-07-06
頭條 23-07-06
頭條 23-07-06
頭條 23-07-06
頭條 23-07-06
頭條 23-07-06
頭條 23-07-06
頭條 23-07-06
頭條 23-07-06
頭條 23-07-06
頭條 23-07-06
頭條 23-07-05
頭條 23-07-05
頭條 23-07-05
頭條 23-07-05
頭條 23-07-05
頭條 23-07-05
頭條 23-07-05
頭條 23-07-05
頭條 23-07-05
頭條 23-07-05
頭條 23-07-05
頭條 23-07-05
頭條 23-07-05
頭條 23-07-05
頭條 23-07-05
頭條 23-07-05
頭條 23-07-05
頭條 23-07-05
頭條 23-07-05
頭條 23-07-05
頭條 23-07-05
頭條 23-07-05
頭條 23-07-05
頭條 23-07-05
頭條 23-07-05
頭條 23-07-05
頭條 23-07-05
頭條 23-07-05
頭條 23-07-05
頭條 23-07-05
頭條 23-07-05
頭條 23-07-05
頭條 23-07-05
頭條 23-07-05
頭條 23-07-05
頭條 23-0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