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我國新冠疫情防控政策調整為 " 乙類乙管 " 后,出國務工、旅游、商務等人員大幅增加。今年上半年,江蘇省累計報告境外輸入性瘧疾病例 60 多例,病例數比前兩年同期增加了近十倍。大部分病例為來自非洲、東南亞等瘧疾流行區務工的歸國人員。
在此提醒:輸入性瘧疾劇增,注意預防。
什么是瘧疾?
(資料圖片)
瘧疾是一種古老的傳染病,在很多中醫典籍中都有相關記載。該傳染病主要流行于夏秋季節,癥狀主要表現為周期性的寒戰發熱,故民間俗稱為 " 打擺子 "。
不同于新冠病毒肺炎通過呼吸道傳播,瘧疾主要通過蚊蟲的叮咬傳播,屬于媒介生物性傳染病。從切斷傳播途徑來看,避免傳播瘧疾的蚊蟲叮咬就能有效預防感染。
《孫子兵法》教導我們,知己知彼,百戰不殆。跟著江江和蘇蘇再一起認識下傳播瘧疾的蚊蟲。
所有蚊蟲都能傳播瘧疾嗎?
并不是所有的蚊蟲都能傳播瘧疾。我國瘧疾的主要傳播媒介是按蚊屬蚊蟲(簡稱 " 按蚊 "),主要包括中華按蚊、雷氏按蚊、微小按蚊和大劣按蚊四種。其中,江蘇主要以中華按蚊和雷氏按蚊為主。
按蚊長什么樣呢?
先上一張特征明顯的 " 工作照 "。
按蚊停落時尾部高高翹起,這一點明顯區別于其它蚊蟲,其他蚊蟲停落時身體一般相對平行于停落面或朝向停落面。
再來一張特征比較明顯的 " 形象照 "。
絕大多數按蚊的身體呈灰褐色,翅膀上有明顯的白斑,這也比較顯眼哦。
我們對比一下其他兩種主要蚊蟲的照片,形態特征差別還是非常明顯的。淡色庫蚊停落時尾部不會高高翹起,翅膀上也沒有白斑。白紋伊蚊身體表面呈黑白相間的條紋,也就是我們俗稱的 " 花蚊子 "。
按蚊生長在哪里呢?
按蚊的幼蟲多孳生于稻田、湖泊、池塘、溪流等水質較清、水生植物豐富的水體中,主要見于農村地區,喜歡叮咬牲畜和人。按蚊的幼蟲也比較特殊,一般平 " 躺 " 在水面上,而淡色庫蚊的幼蟲一般懸吊在水面以下。
被 " 瘧 " 后,有啥癥狀?
典型的臨床表現為反復發冷、發熱、出汗,整個發作過程大概持續 6-8 小時。
過后自我感覺良好,體溫常在正常范圍內,一天可能發作一次,也有隔天或隔兩天發作一次,并且發作時間大部分在午后和傍晚。
有的患者會出現脾腫大、貧血,或者高熱、頭痛、嘔吐、昏迷的癥狀。
嚴重的會因呼吸衰竭而死亡。
當然由于每個人免疫力和服用藥物情況不同,癥狀也可能不這么典型,有的甚至與 " 感冒 " 癥狀相似,要注意警惕。
怎么做才能不被 " 瘧 "?
避免按蚊叮咬是預防瘧疾的關鍵。
為了不被 " 瘧 ",你可以這樣做:
采用物理方法,如紗門紗窗,蚊帳防蚊,如果有破損的要及時修繕。
避免蚊蟲叮咬,可以穿淺顏色的長袖衣裳和長褲,裸露皮膚涂抹驅蚊劑,特別耳后、頸部等。
清除積水,使用電蚊拍,蚊香,殺蟲氣霧劑驅蚊滅蚊。
另外,從非洲、東南亞等地區歸國后的一個月內,如果出現發冷、發熱等癥狀,只要及時就診,主動告知醫生有非洲、東南亞等地區的旅居史,瘧疾診斷后進行規范治療,該病完全可以治愈。
來源:江蘇疾控
頭條 23-06-27
頭條 23-06-27
頭條 23-06-27
頭條 23-06-27
頭條 23-06-27
頭條 23-06-27
頭條 23-06-27
頭條 23-06-27
頭條 23-06-27
頭條 23-06-27
頭條 23-06-27
頭條 23-06-27
頭條 23-06-27
頭條 23-06-27
頭條 23-06-27
頭條 23-06-27
頭條 23-06-27
頭條 23-06-27
頭條 23-06-27
頭條 23-06-27
頭條 23-06-27
頭條 23-06-27
頭條 23-06-27
頭條 23-06-27
頭條 23-06-27
頭條 23-06-27
頭條 23-06-27
頭條 23-06-27
頭條 23-06-27
頭條 23-06-27
頭條 23-06-27
頭條 23-06-27
頭條 23-06-27
頭條 23-06-27
頭條 23-06-27
頭條 23-06-27
頭條 23-06-27
頭條 23-06-27
頭條 23-06-27
頭條 23-06-27
頭條 23-06-27
頭條 23-06-27
頭條 23-06-27
頭條 23-06-27
頭條 23-06-27
頭條 23-06-27
頭條 23-06-27
頭條 23-06-27
頭條 23-06-27
頭條 23-06-27
頭條 23-06-27
頭條 23-06-26
頭條 23-06-26
頭條 23-06-26
頭條 23-0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