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合肥市統計局發布數據顯示,2022年,合肥市城鎮非私營單位就業人員年平均工資為112019元 ,比全省平均水平高13370元;比去年同期增加7290元,名義增長7%。其中,在崗職工年平均工資126027元 ,同比名義增長12.9%。扣除物價因素,2022年全市城鎮非私營單位就業人員年平均工資實際增長4.5%。
(相關資料圖)
分行業門類看,年平均工資居前三位的分別是衛生和社會工作177035元、金融業165734元、電力熱力燃氣及水生產和供應業161255元,三個行業年平均工資分別是全市平均水平的1.6倍、1.5倍和1.4倍。
年平均工資位列后三位的分別是住宿和餐飲業52527元、居民服務修理和其他服務業74628元、租賃和商務服務業74689元,三個行業年平均工資分別為全市平均水平的46.9%、66.6%和66.7%。最高與最低行業年平均工資之比是3.37:1,比上年差距擴大0.29。
從增長速度看,年平均工資增速最快的三個行業依次為金融業、文化體育和娛樂業、農林牧漁業,同比分別增長39.6%、33.3%和31.5%。
相關鏈接
1.何為工資總額?
根據《關于工資總額組成的規定》,工資總額是指本單位在報告期內(季度或年度)直接支付給本單位就業人員的勞動報酬總額。包括計時工資、計件工資、獎金、津貼和補貼、加班加點工資、特殊情況下支付的工資。工資總額是稅前工資,包括單位從個人工資中直接為其代扣或代繳的個人所得稅、社會保險基金和住房公積金等個人繳納部分以及房費、水電費。工資總額不論是計入成本的還是不計入成本的,不論是以貨幣形式支付的還是以實物形式支付的,均應列入工資總額的計算范圍。
2.何為平均工資?如何計算?
平均工資是指在報告期內單位發放工資的人均水平。計算公式為:平均工資=報告期工資總額/報告期平均人數
3.統計范圍如何定義?
城鎮地區非私營法人單位和統計上認定的視同法人單位的產業活動單位。具體包括國有單位、城鎮集體單位、聯營、股份制、外商投資、港澳臺商投資等單位。勞動工資統計主要統計法人單位的就業人員,而個體就業人員、自由職業者等非單位就業人員不在工資統計范圍內。
合肥通客戶端﹣合報全媒體記者:王峰
來源:合肥晚報
頭條 23-06-23
頭條 23-06-23
頭條 23-06-23
頭條 23-06-23
頭條 23-06-23
頭條 23-06-22
頭條 23-06-22
頭條 23-06-22
頭條 23-06-22
頭條 23-06-22
頭條 23-06-22
頭條 23-06-22
頭條 23-06-22
頭條 23-06-22
頭條 23-06-22
頭條 23-06-22
頭條 23-06-22
頭條 23-06-22
頭條 23-06-22
頭條 23-06-22
頭條 23-06-22
頭條 23-06-22
頭條 23-06-22
頭條 23-06-22
頭條 23-06-22
頭條 23-06-22
頭條 23-06-22
頭條 23-06-22
頭條 23-06-21
頭條 23-06-21
頭條 23-06-21
頭條 23-06-21
頭條 23-06-21
頭條 23-06-21
頭條 23-06-21
頭條 23-06-21
頭條 23-06-21
頭條 23-06-21
頭條 23-06-21
頭條 23-06-21
頭條 23-06-21
頭條 23-06-21
頭條 23-06-21
頭條 23-06-21
頭條 23-06-21
頭條 23-06-21
頭條 23-06-21
頭條 23-06-21
頭條 23-06-21
頭條 23-06-21
頭條 23-06-21
頭條 23-06-21
頭條 23-06-21
頭條 23-06-21
頭條 23-06-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