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
中新網天津6月20日電 (周亞強)20日下午,天津市第三中級人民法院召開打擊毒品犯罪主題新聞發布會,發布《毒品犯罪案件審判白皮書(2019年—2023年)》及典型案例。
記者從會上獲悉,該院及轄區法院近年來審結毒品犯罪一審案件164件,判處毒品罪犯225人,被判處五年有期徒刑以上的33人,重刑率14.67%。總體來看,案由主要以販賣毒品罪為主,占比64.63%。
根據白皮書,毒品犯罪案件呈現以下特點:一是案件數量總體呈下降趨勢,禁毒形勢整體向好;二是毒品犯罪類型較為集中,走私、販賣、運輸毒品犯罪案件占比高達89.02%;三是毒品種類以新型毒品為主;四是累犯、毒品再犯情形明顯;五是毒品犯罪交易手段日趨網絡化、復雜化;六是涉毒次生犯罪危害不容忽視。
白皮書指出,近年來販毒活動的網絡化手段增多,利用網絡交易,使用虛假的身份信息郵寄毒品,并通過第三方支付平臺匿名支付毒資甚至使用虛擬貨幣方式支付毒資,運輸方式也從以往的以人帶貨方式向人毒分離的郵寄、物流運輸方式轉變。在走私毒品犯罪案件中,毒品犯罪科技化、智能化更加明顯,通過國內外社交平臺軟件聯絡,利用移動支付的“互聯網+寄遞物流”販運毒成為普遍模式。
“鑒于毒品犯罪隱蔽性較強、犯罪分子具有一定的反偵查能力等情況,我們嚴格審核毒品的提取、稱重、取樣、鑒定等程序,明確在案毒品來源、凈重和去向,確保在案證據之間能夠相互印證,足以排除合理懷疑,準確定罪量刑。”據介紹,當前新型毒品加速變異、形態不斷翻新、種類日漸多樣,同時隨著電子煙的流行,走私、販賣大麻油的毒品犯罪現象日益突出,對法院審判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天津三中院相關負責人表示,禁毒工作事關國家安危、民族興衰、人民福祉,將保持對毒品犯罪嚴厲打擊的高壓態勢,提升審判規范水平,注重源頭治理,打防結合,進一步壓縮毒品犯罪空間,積極營造“綠色無毒”的社會氛圍。
頭條 23-06-20
頭條 23-06-20
頭條 23-06-20
頭條 23-06-20
頭條 23-06-20
頭條 23-06-20
頭條 23-06-20
頭條 23-06-20
頭條 23-06-20
頭條 23-06-20
頭條 23-06-20
頭條 23-06-20
頭條 23-06-20
頭條 23-06-20
頭條 23-06-20
頭條 23-06-20
頭條 23-06-20
頭條 23-06-20
頭條 23-06-20
頭條 23-06-20
頭條 23-06-20
頭條 23-06-20
頭條 23-06-20
頭條 23-06-20
頭條 23-06-20
頭條 23-06-20
頭條 23-06-20
頭條 23-06-20
頭條 23-06-20
頭條 23-06-20
頭條 23-06-20
頭條 23-06-20
頭條 23-06-20
頭條 23-06-20
頭條 23-06-20
頭條 23-06-20
頭條 23-06-20
頭條 23-06-20
頭條 23-06-20
頭條 23-06-20
頭條 23-06-20
頭條 23-06-20
頭條 23-06-20
頭條 23-06-20
頭條 23-06-20
頭條 23-06-20
頭條 23-06-20
頭條 23-06-20
頭條 23-06-20
頭條 23-06-19
頭條 23-06-19
頭條 23-06-19
頭條 23-06-19
頭條 23-06-19
頭條 23-06-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