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能 · 源創新,常 · 享未來 "。6 月 19 日至 21 日,2023 世界新能源博覽會將在常州國際會展中心舉行,將全面展現常州新能源行業發展動態趨勢和企業風采,展現常州產業結構向 " 新 " 而行、能源結構向 " 綠 " 轉變的雄心壯志和創新實力。
如今,新能源領域正在深度重構經濟地理、重組創新版圖、重建能源結構、重塑生活方式,常州高效率推動新能源在 " 發、儲、送、用 " 環節的融合發展,高質量推進太陽能光伏、動力及儲能電池、新型電力裝備以及新能源汽車等產業鏈的創新升級,實現產業結構和能源結構調整,率先創造綠色低碳的生產方式和生活方式,全方位提升發展能級,奮力沖刺 "GDP 萬億之城 "。
【資料圖】
△ 2023 世界新能源博覽會展館現場 本版圖片均由常州市委宣傳部提供
以展聚力
賦能產業高質量發展
據介紹,2023 世界新能源博覽會由常州市人民政府、江蘇省工業和信息化廳、江蘇省科學技術廳、江蘇省能源局主辦,以 " 能 · 源創新,常 · 享未來 " 為主題,為期三天,包含開幕式、展覽展示、發展論壇、新能源汽車 " 三走進 " 等系列活動,全面展現新能源行業發展動態趨勢和企業風采,更好地服務于新時代新能源領域高質量發展和 " 雙碳 " 目標達成。
此次的新能源博覽會,不僅是一個展覽,更是一個交流平臺。國際會展中心內設城市主題展區、產業龍頭及配套企業展區、國際合作展區、創新賦能展區及專題車展區。企業展區將圍繞 " 發儲送用 " 新能源產業閉環這一主線,全面展示常州市光伏、風力發電、動力和儲能電池、智能電網、新能源汽車整車及關鍵零部件等方面的龍頭及配套企業產品,展現常州新能源產業發展生態。國際合作展區中,參展的中以、中德等國際合作園區,將展示新能源領域國際合作成果。創新賦能展區則以新能源領域重要研發機構、檢測服務平臺展示為主,系統展示新能源領域創新生態。專題車展區,比亞迪、理想、蔚來、廣汽豐田等汽車經銷商將通過促銷聯動,開展新能源汽車展銷活動,還將展示新能源在環保作業、城市物流、工礦機械等領域的應用。
△億晶光電廠區
△新能源火車頭
活動期間,還將推出第二屆全國先進儲能技術創新挑戰賽;第六屆中國汽車工程學會汽車測試技術分會年會暨 2023 中國汽車新能源創新發展論壇;第五屆未來能源大會(FEC2023);2023(第五屆)高工氫電產業峰會暨 2023 氫燃料電池產業 TOP50 頒獎典禮,600 余家企業領袖、行業專家及精英人士將通過氫燃料電池各環節技術產品的現場展示,推出八大專場論壇;智匯新能源之都 · 院士專家懇談會,為常州新能源之都建設建言獻策,把脈支招,賦能高質量發展。
熱力全開
占據投資熱度榜首
常州新能源領域產業發展,最早可以追溯到上世紀 50 年代的變壓器制造,80 年代電線電纜產業初顯雛形,本世紀初光伏產業全面發展,2010 年前后動力電池加快起步。十余年來,常州在涉及新能源的多數領域深耕布局,已初步構建了 " 發儲送用研 " 全鏈條產業閉環。縱觀全國,喊出打造 " 鋰電之都 "" 動力電池之都 "" 新能源汽車之都 " 的城市不少,但能像常州這樣已形成 " 發電、儲能、輸送、應用 " 產業生態閉環的城市卻不多。
△動力電池生產線
△比亞迪生產線
來自常州官方統計數據顯示,2022 年全市新能源領域產值超 5100 億元,支撐工業規模總量突破 2 萬億元、躍居全省第三;新能源整車產量和動力電池產銷均占全省一半。今年以來,新能源領域產業保持了良好的發展勢頭,1-5 月完成產值 2711.1 億元,增長 25.1%;新能源整車產量 21.66 萬輛,增長 137.5%。6 月初舉行的 2023 世界動力電池大會上,常州新能源再度迎來 " 高光時刻 ":中創新航入選《全球產業突出貢獻企業十五強》;蜂巢能源、常州鋰源入選《中國最具成長力企業十五強》。
△蜂巢能源 " 龍鱗甲電池 "
新能源十余年蓄勢,一朝風起,一向低調的常州憑借新能源產業生態閉環的絕對優勢,成為風口城市,占據新能源投資熱度榜首。
據今年年初的統計,近兩年來,常州全市 47 家新能源企業獲得私募股權投資超 500 億元。多家頭部和私募基金落戶常州,IDG 資本在常州設立國內首只百億級零碳科技基金,國電投、瑞華控股、云啟資本設立新能源主題基金,紅杉資本、中金資本、毅達資本、國投創新、小米長江基金等紛紛來常州投資布局新能源產業。產業鏈和資本鏈共構高質量創新生態圈,投資熱、創新熱、生態熱,拉開常州新能源產業從千億級邁向萬億級的發展架勢。
乘勢而上
建設新能源之都
" 建設‘新能源之都’,我們贏得了起跑卡位的第一棒,更要跑好下一程、領跑全賽程。我們唯有快馬加鞭,乘勢而上,牢牢抓住新能源產業這一鍛造發展優勢的‘制勝之道’和‘獨門絕技’,才能在服務全國全省大局中展示‘常州所長’、彰顯‘常州價值’、體現‘常州擔當’。" 常州市委書記陳金虎公開表示。
圍繞重振產業雄風、再創城市輝煌的歷史使命,統籌謀劃提出了打造 " 新能源之都 " 的時代命題。今年年初,常州市委、市政府先后出臺了《關于加快新能源之都建設的實施意見》和《推進新能源之都建設政策措施》,成立了由市委書記、市長為組長,市委人才辦、市發改委、工信局、科技局等 22 個成員單位的新能源之都建設領導小組,進一步細化 " 新能源之都十條 " 出臺實施細則,推進政策的直達快享,舉全市之力從爭創發展新優勢、強化發展競爭力、打造發展新生態、實現發展可持續四個方面全面深入推動產業發展和生產生活方式轉變,助力常州城市能級提升,打造亮麗的城市名片。
△新能源配套產品線
在常州,全市上下掀起如火如荼的新能源之都建設熱潮。在全國率先推進《常州市新能源產業促進條例》地方立法,以高質量立法護航新能源產業高質量發展;依托 " 發儲送用 " 全鏈條閉環的產業基礎,以及集聚度全國第五的先發優勢,強化產業鏈和基金精準招商,前瞻布局儲能、氫能、第三代半導體等產業;設立總規模 100 億元的龍城科創發展基金,賦能新能源產業全生命周期發展;積極建設 " 光儲充檢 " 一體化示范項目,探索新能源開發應用場景,統籌推動住宅小區充電設施建設,促進綠色電力消費 …… 一系列務實之策、創新之舉,讓常州把不可多得的發展之 " 勢 " 轉化為不可替代的競爭之 " 能 ",真正建成引領長三角、輻射全國、全球有影響力的 " 新能源之都 "。
現代快報 + 記者 葛小林
頭條 23-06-20
頭條 23-06-20
頭條 23-06-20
頭條 23-06-20
頭條 23-06-20
頭條 23-06-20
頭條 23-06-20
頭條 23-06-20
頭條 23-06-20
頭條 23-06-20
頭條 23-06-20
頭條 23-06-20
頭條 23-06-20
頭條 23-06-20
頭條 23-06-20
頭條 23-06-20
頭條 23-06-19
頭條 23-06-19
頭條 23-06-19
頭條 23-06-19
頭條 23-06-19
頭條 23-06-19
頭條 23-06-19
頭條 23-06-19
頭條 23-06-19
頭條 23-06-19
頭條 23-06-19
頭條 23-06-19
頭條 23-06-19
頭條 23-06-19
頭條 23-06-19
頭條 23-06-19
頭條 23-06-19
頭條 23-06-19
頭條 23-06-19
頭條 23-06-19
頭條 23-06-19
頭條 23-06-19
頭條 23-06-19
頭條 23-06-19
頭條 23-06-19
頭條 23-06-19
頭條 23-06-19
頭條 23-06-19
頭條 23-06-19
頭條 23-06-19
頭條 23-06-19
頭條 23-06-19
頭條 23-06-19
頭條 23-06-19
頭條 23-06-19
頭條 23-06-19
頭條 23-06-19
頭條 23-06-19
頭條 23-06-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