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一名懵懂迷茫的職校生,到大學教師,再到全力備考博士,揚州 "95 后 " 王亦周用堅韌不拔的毅力詮釋了一名職校生的 " 逆襲 "。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王亦周在積極備考博士 通訊員供圖
2011 年,王亦周從當時的揚州教育學院附屬中學初中畢業后,進入了揚州高等職業技術學校,學習計算機應用技術專業。" 初中成績不太好,那時候對學習的意義并不了解。" 進入揚州高職校后,王亦周一度迷茫過。" 一開始覺得自己成績不行,普通高中沒有讀到,前途渺茫。"
在學校幾位老師的鼓勵下,他轉變了心態。他初次接觸計算機應用技術專業的相關課程,產生了濃厚的興趣,為他打開了一片新的天地,但也伴隨著面對新知的困惑。" 只要努力,未來同樣精彩。" 當時的班主任朱建斌老師發現了他的無助,耐心鼓勵他,并及時與任課老師溝通,共同幫助他度過了這段瓶頸期,使得他在專業知識的學習中漸入佳境。
幾年的學習,王亦周積累了很多關于計算機基礎的知識與應用能力,也激發了他想進一步深造的念頭,他決定參加自學考試。業余時間,他全部用來攻讀自考課程,周末一有功夫就到學校自習室,功夫不負有心人,2014 年,他如愿考取了揚州大學設計學院。
進入揚州大學設計學院,是王亦周的逐夢之旅,也是他對自己發起的挑戰。陌生的環境、專業的差異、學習難度的大幅度增加,讓他一度想放棄,抱著得過且過能畢業就好的態度,應付式對待學習。" 畢竟自己的學習基礎并不行,很多課程需要花費大量的時間精力。"
" 每個人都會遇到困難,咬咬牙堅持下去是一種選擇,半途而廢也是一種選擇。有時候逼自己一把,會有更大收獲。" 班主任朱建斌得知了他的情況后,和他進行了一次推心置腹的談話,對王亦周的內心產生了很大的影響,對未來的規劃逐漸成型,讓他不再浮躁,沉下心來,認真學習,終于順利畢業。
大學不僅增長王亦周的知識,更拓寬了他的視野,與此同時,他也發現了自己的不足。畢業前,王亦周思考了很久,他決定不斷突破自我,參加考研。因為自己的英語基礎太薄弱,聽取高校老師建議后,王亦周決定學習日語。
每天堅持 14 個小時以上實踐的學習,他把全部精力都投入到了學習,最終他以 395 分學碩第二名的成績進入長春工業大學,其中兩門專業課取得了雙第一。
在長春工業大學讀研期間,王亦周認真學習,多次獲得獎學金。同時,積極參加省市專業設計大賽,獲得過多個國際大學生設計獎項。在導師的帶領下,他參與設計了集安邊境村景觀規劃設計、白山市渾江江堤周邊設計、貝殼青少年體能運動館等多個項目。從長春工業大學設計專業畢業后,在老師的建議下,王亦周在當地一所本科院校任教。
王亦周現在的目標是沖刺博士,正在全力備考。同時,考慮到揚州的父母,他又做出了一個讓很多人驚訝的選擇,他選擇辭去大學教職,回到了揚州。很多人問他這一路走來,是不是很辛苦," 不苦,我覺得不苦。" 王亦周這樣說," 回顧自己走過的每一步,都沒有白費。"
通訊員 冠霖 現代快報 + 記者 顧瀟
(校對 張靜超 編輯 陳海靜)
頭條 23-06-13
頭條 23-06-13
頭條 23-06-13
頭條 23-06-13
頭條 23-06-13
頭條 23-06-13
頭條 23-06-13
頭條 23-06-13
頭條 23-06-13
頭條 23-06-13
頭條 23-06-13
頭條 23-06-13
頭條 23-06-13
頭條 23-06-13
頭條 23-06-13
頭條 23-06-13
頭條 23-06-13
頭條 23-06-13
頭條 23-06-13
頭條 23-06-13
頭條 23-06-13
頭條 23-06-13
頭條 23-06-13
頭條 23-06-13
頭條 23-06-13
頭條 23-06-12
頭條 23-06-12
頭條 23-06-12
頭條 23-06-12
頭條 23-06-12
頭條 23-06-12
頭條 23-06-12
頭條 23-06-12
頭條 23-06-12
頭條 23-06-12
頭條 23-06-12
頭條 23-06-12
頭條 23-06-12
頭條 23-06-12
頭條 23-06-12
頭條 23-06-12
頭條 23-06-12
頭條 23-06-12
頭條 23-06-12
頭條 23-06-12
頭條 23-06-12
頭條 23-06-12
頭條 23-06-12
頭條 23-06-12
頭條 23-06-12
頭條 23-06-12
頭條 23-06-12
頭條 23-06-12
頭條 23-06-12
頭條 23-0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