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央視新聞
6 月 11 日,寧夏 - 湖南 ± 800 千伏特高壓直流輸電工程(俗稱 " 寧電入湘 ")正式開工建設,這是我國首條以輸送 " 沙戈荒 " 風電光伏大基地新能源為主的電力外送大通道,是 " 西電東送 " 的重要組成部分,建成后每年可向湖南輸送電量 360-400 億千瓦時,其中新能源輸送占比將達 50% 以上。
" 寧電入湘 " 工程是貫徹落實國家能源安全新戰略、建設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先行區、推動能源清潔低碳轉型發展的重大舉措,工程途經寧夏、甘肅、陜西、重慶、湖北、湖南,線路全長 1634 千米,配套電源裝機容量共計 1764 萬千瓦,其中風電 400 萬千瓦、光伏發電 900 萬千瓦,將于 2025 年末建成投產。
【資料圖】
屆時該工程將優化制造業大省湖南乃至華中地區能源供應格局,寧夏電網外送能力也將從 1400 萬千瓦提升到 2200 萬千瓦、新能源裝機突破 5000 萬千瓦,大幅帶動寧夏新能源就地消納和新能源大范圍優化配置,從根本上解決寧夏中南部地區新能源并網消納難題。
解讀:" 據預測,今年迎峰度夏可能出現夏秋連旱,外電不確定性大,預計湖南省電力供應存在一定缺口。" 國家能源局湖南監管辦公室 6 月 6 日發文表示。
為保障迎峰度夏期間電力供應,湖南能監辦要求相關電力企業、電網公司等主體千方百計提高電力供應能力、發揮市場機制促進電力保供……
湖南苦電力已久。作為中部制造業大省和旅游大省,湖南的工程機械等世界級產業集群以及旺盛的服務業發展,都離不開電力支撐。
但其自身卻是一個能源資源稟賦相對不足的省份——缺煤無油乏氣,水電已基本開發完畢,風能、太陽能的供應也不夠豐裕。
也因此,湖南對外依賴程度不斷加深。數據顯示,2022 年湖南省電力消費量為 2236 億千瓦時,發電量 1659 億千瓦時,以此粗略計算,約有四分之一的電來源于外購。
早在 2021 年 3 月,住湘全國政協委員便向全國政協十三屆四次會議提交聯名提案,呼吁國家支持湖南建設第二條特高壓直流輸電通道。
從銜接情況看,寧夏新能源資源豐富、開發條件好、落地電價低,且可利用現有存量煤電加新能源打捆送電,不涉及新建火電導致碳排放增加,更符合國家能源發展戰略。
據悉," 寧電入湘 " 項目投產后,寧夏電網外送能力將從 1400 萬千瓦提升到 2200 萬千瓦,大幅帶動當地新能源就地消納和新能源大范圍優化配置。
而對于湖南來說,到 " 十四五 " 末,全社會用電量預計達 2600 億千瓦時以上," 寧電入湘 " 電量將滿足全省 15-17% 的用電需求。
按 2022 年情況估算,湖南全社會用電量 2235.54 億千瓦時,GDP 總量 4.87 萬億元,400 億千瓦時送電量將帶來 8700 億元 GDP;為湖南增加的用電量折算到 6604 萬湖南人口頭上,每人每年約有 600 度電來自寧夏。
# 動向
廣州銀行業總資產劃定 "10 萬億 " 目標
6 月 12 日,廣州市人民政府辦公廳印發《完善廣州現代金融服務體系實施方案》。方案提出,到 2025 年,現代金融服務體系進一步完善,金融市場主體實現質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長,銀行業總資產達 10 萬億元,年保費規模達 1800 億元,培育發展 6 家以上市場規模和競爭力居同行業前列的證券、基金、期貨業法人金融機構,打造 1 — 2 個全國性的金融交易平臺,各類地方金融組織達 4000 家以上。
" 海底長城 " 合龍,深中 " 牽手 " 成功
6 月 11 日 8 時,世界最長最寬鋼殼混凝土沉管隧道——深中通道海底隧道最終接頭順利推出,與東側 E24 管節精準對接。距離 2018 年 4 月海底隧道沉管鋼殼試驗段開工,整整 5 年后,這 " 海底長城 " 正式合龍,這也意味著整個深中通道項目全線實現合龍對接,深圳和中山兩市在伶仃洋海底實現 " 牽手 "。
滬寧沿江高鐵啟動熱滑試驗
6 月 11 日,隨著首趟熱滑試驗列車緩緩駛出南京南站,滬寧沿江高鐵啟動接觸網熱滑試驗,為下一步開展聯調聯試創造條件。該項目預計 9 月具備開通運營條件。滬寧沿江高鐵是長三角地區城際軌道交通網的骨干線路,與京滬高鐵、滬寧城際鐵路共同構成長三角地區向西輻射的高鐵大動脈,線路全長 279 公里,設計時速 350 公里。
福建全面推進 " 電動福建 " 建設
福建省工信廳等十部門近日印發《全面推進 " 電動福建 " 建設的實施意見(2023-2025 年)》,提出培育壯大新能源汽車產業鏈,促進整車企業加快發展,鼓勵新能源汽車生產企業擴大生產規模,提升汽車產能利用率,對年度產能利用率達到 60% 及以上且產量同比增長,或產能利用率 20% 以上且產量同比增長 50% 及以上的新能源汽車生產企業,按汽車產能利用率比例給予單家企業最高 1000 萬元的獎勵。
# 聲音
遼寧省委書記:以超常規舉措推動文旅產業振興發展
據《遼寧日報》消息,6 月 10 日,遼寧省文旅產業振興發展大會在沈陽召開,遼寧省委書記、省人大常委會主任郝鵬出席會議并講話。郝鵬表示,推動文旅產業振興發展是遼寧調結構、促升級、謀突破的重要抓手,是提高人民生活品質的重要舉措,是對外展示遼寧形象的重要窗口,要切實增強推動文旅產業振興發展的責任感使命感,以超常規舉措推動文旅產業振興發展。
當天發布的《遼寧省文旅產業高質量發展行動方案 ( 2023 — 2025 年 ) 》中提出,到 2025 年,遼寧現代文旅產業體系進一步健全,產業綜合競爭力和治理能力進一步提升。以 2022 年為基點,該省文旅產業項目投資額和旅游總收入實現雙倍增,接待游客人數增長 2 倍,旅游及相關產業增加值占地區生產總值比重達到 5%。
# 數讀
2022 年全國結婚登記 683.3 萬對 創 37 年來新低
根據民政部官網公開的 "2022 年 4 季度民政統計數據 ",去年全國結婚登記量為 683.3 萬對。此前的 2021 年,中國結婚登記數據為 763.6 萬對。這已經創下民政部自 1986 年以來公布結婚數據的歷史新低。
根據民政部數據統計,我國的結婚數據在 2014 年就開始逐年下降,2013 年為 1346.93 萬對,2019 年跌破 1000 萬對大關,2021 年又跌破 800 萬對大關。2022 年,全國結婚登記量較上一年減少 80.3 萬對,下降約 10.5%。
離婚登記方面,據民政部統計,2022 年有 210.0 萬對夫妻登記離婚,較 2021 年的 213.9 萬對減少約 1.8%。
# 放榜
81 個緊密型城市醫療集團建設試點城市名單公布
據國家衛健委網站消息,根據《關于開展緊密型城市醫療集團建設試點工作的通知》(國衛醫政函〔2023〕27 號)要求,在各地推薦的基礎上,國家衛生健康委、國家發展改革委、財政部、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國家中醫藥局和國家疾控局確定了 81 個緊密型城市醫療集團建設試點城市(地級市和直轄市的區)。
早在今年初,國家衛健委等六部門聯合印發《緊密型城市醫療集團建設試點工作方案》。其中提到,在每個省份選擇 2-3 個設區的市(直轄市的區),統籌區域內醫療資源,科學合理網格化布局緊密型城市醫療集團,推動醫療服務供給側結構性改革。
目標是到 2025 年,試點城市緊密型城市醫療集團管理體制更加科學,運行機制更加完善,服務模式更加優化,醫療資源供需更加匹配,就醫格局更加合理,居民就醫需求不斷得到滿足,試點工作形成可復制可推廣的有益經驗。
每日經濟新聞
頭條 23-06-13
頭條 23-06-13
頭條 23-06-13
頭條 23-06-13
頭條 23-06-13
頭條 23-06-13
頭條 23-06-13
頭條 23-06-13
頭條 23-06-13
頭條 23-06-13
頭條 23-06-13
頭條 23-06-13
頭條 23-06-13
頭條 23-06-13
頭條 23-06-13
頭條 23-06-13
頭條 23-06-13
頭條 23-06-13
頭條 23-06-13
頭條 23-06-13
頭條 23-06-12
頭條 23-06-12
頭條 23-06-12
頭條 23-06-12
頭條 23-06-12
頭條 23-06-12
頭條 23-06-12
頭條 23-06-12
頭條 23-06-12
頭條 23-06-12
頭條 23-06-12
頭條 23-06-12
頭條 23-06-12
頭條 23-06-12
頭條 23-06-12
頭條 23-06-12
頭條 23-06-12
頭條 23-06-12
頭條 23-06-12
頭條 23-06-12
頭條 23-06-12
頭條 23-06-12
頭條 23-06-12
頭條 23-06-12
頭條 23-06-12
頭條 23-06-12
頭條 23-06-12
頭條 23-06-12
頭條 23-06-12
頭條 23-06-12
頭條 23-06-12
頭條 23-06-12
頭條 23-06-12
頭條 23-06-12
頭條 23-0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