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村兩級聯合
積極發動群眾
【資料圖】
平時開展風險隱患監測排查
預報有強降雨時加強巡查
臨災時及時識別發現崩塌隱患并緊急報送處置
3戶10人及時轉移
成功避免人員傷亡
日前
江西大余縣成功避險一起崩塌災害
被應急管理部風險監測和綜合減災司
作為典型案例
予以肯定并通報表揚
6月以來,贛州市大余縣高溫天氣與短時強降雨交替,地質災害發生概率明顯增大。大余縣吉村鎮高度重視山區切坡建房摸排工作,對民主村3戶切坡建房的房屋,鎮村干部重點關注,上門張貼山洪地質災害防災避險明白卡,并對住戶科普地質災害避險以及地質災害發生預兆等知識 。
6月3日,吉村鎮突發短時強降雨。1 6時23分,災害風險隱患信息報送員黃宗鵬在巡查時,發現這3戶房屋后山體不穩定,有發生崩塌的危險,迅速向吉村鎮領導報告 。
接報后,吉村鎮政府于16時30分通知民主村村干部,要求立即轉移受威脅住戶 。民主村干部接到轉移通知后,迅速協同村江壩小組干部,動員3戶10人轉移,16時45分人員轉移完成 。
17時40分左右,3戶房屋后山體發生崩塌。崩塌體橫向寬約10米,縱向長約6米,厚度約2米,崩塌體方量約120立方米,導致其中1戶房屋的窗戶及室內物品損壞。
由于隱患發現與報告及時、轉移處置及時,未造成人員傷亡。崩塌發生后,因崩塌點仍處于不穩定變形中,吉村鎮政府決定在現場拉上警戒線,設置警示牌,禁止無關人員進出,并安排群測群防員24小時監測。
應急管理部風險監測和綜合減災司指出,這是一起成功避險崩塌災害的典型案例,鄉村兩級聯合,積極發動群眾,平時開展風險隱患監測排查,預報有強降雨時加強巡查,臨災時及時識別發現崩塌隱患并緊急報送處置,是一次向預防為主轉型的有益探索,是災害風險治理的有效示范。
進入汛期
山洪、泥石流、山體滑坡等災害易發
提前監測預警、及時轉移避險、科學逃生自救
可以有效減少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
哪些人易受到
山洪泥石流等地質災害威脅?
災害發生前有哪些征兆?
災害來臨如何正確避險?
一起來學!
↓↓↓
易受災害威脅的8類人群
◇ 切坡建房不加防護的人群
◇ 將房屋建在陡坎或陡峻的山坡腳下的人群
◇ 居住在溪河兩邊位置較低處,雙河口交叉處及河道拐彎凸岸的人群
◇ 居住在溪河橋梁兩頭空地的人群
◇ 擅自在山洪易發區的高山上或陡峻山坡下、溪河兩邊活動的人群
◇ 遭遇持續強暴雨,晚上在房屋里休息、毫無思想準備的人群
◇ 隨意過河、過橋逃生的人群
◇ 不顧一切搶救財產,打撈漂浮物的人群
災害發生前有哪些征兆?
01
“看”
◇ 溪流水位極速上升,可能由于上游大量降水引發山洪。
◇ 溪流水位驟降,可能是上游暴雨致山體崩塌阻塞河道,導致斷流。
◇ 原本清澈的溪流突然變渾濁,可能是上游暴雨將泥沙、石塊帶入水中,形成山洪泥石流。
02
“聽”
◇ 如果在山上聽到沙沙聲 ,但是卻找不到聲音的來源,這可能是沙石的松動、流動發出的聲音,是泥石流即將發生的征兆。
◇ 如果山溝或深谷發出轟鳴聲音或有輕微的震動感 ,說明山洪泥石流正在形成。
來源:江西發布綜合贛辦工作、《江西改革工作簡訊》2023年第914期
頭條 23-06-12
頭條 23-06-12
頭條 23-06-12
頭條 23-06-12
頭條 23-06-12
頭條 23-06-12
頭條 23-06-12
頭條 23-06-12
頭條 23-06-12
頭條 23-06-12
頭條 23-06-12
頭條 23-06-12
頭條 23-06-12
頭條 23-06-12
頭條 23-06-12
頭條 23-06-12
頭條 23-06-12
頭條 23-06-12
頭條 23-06-12
頭條 23-06-11
頭條 23-06-11
頭條 23-06-11
頭條 23-06-11
頭條 23-06-11
頭條 23-06-11
頭條 23-06-11
頭條 23-06-11
頭條 23-06-11
頭條 23-06-11
頭條 23-06-11
頭條 23-06-11
頭條 23-06-11
頭條 23-06-11
頭條 23-06-11
頭條 23-06-11
頭條 23-06-11
頭條 23-06-11
頭條 23-06-10
頭條 23-06-10
頭條 23-06-10
頭條 23-06-10
頭條 23-06-10
頭條 23-06-10
頭條 23-06-10
頭條 23-06-10
頭條 23-06-10
頭條 23-06-10
頭條 23-06-10
頭條 23-06-10
頭條 23-06-10
頭條 23-06-10
頭條 23-06-10
頭條 23-06-10
頭條 23-06-10
頭條 23-0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