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環球時報綜合報道】巨型黃色橡皮鴨時隔10年再次訪港,展開為期兩周的展覽。不過原本兩只大黃鴨成雙成對在添馬公園海域“暢游”,其中一只卻突然漏氣,盡管11日下午已“復活”,但何時回歸依舊未知,引發香港社會的關注。
據香港《星島日報》6月11日報道,在10日的啟航禮儀式上,兩只高達18米的大黃鴨從灣仔“慢游”到中西區海濱長廊中環段,將向公眾開放約兩星期。10日下午約1時50分,左邊黃鴨突然漏氣,大約10秒鐘左右,便軟塌成漂浮在水面的一堆“鴨皮”。主辦機構解釋稱,現場工作人員是按程序進入其中一只橡皮鴨內進行例行檢查,發現其“鴨皮”因天氣炎熱氣壓上升而繃緊。經商討后,決定松開接駁縫線實時放氣避免風險,并安排船只運回船廠修補。另一只橡皮鴨經檢查暫未發現異常,展覽會如期進行。
11日下午有讀者向《香港01》表示,漏氣的黃鴨在青衣船塢測試充氣,已“復活”,不過仍未下水,至于何時與另一只黃鴨重聚仍是未知數。
雖然只剩下一只黃鴨,但大家的熱情并沒有受到影響,大批游客及市民排隊打卡。市民何先生說,黃鴨是不少香港人的共同記憶,相隔10年再次來港,一定要來“朝圣”。市民林先生稱,黃鴨對他來說是美好的回憶,10年前他在尖沙咀上班時已看過黃鴨,當時女兒還未出生,因此10年后想帶女兒一起看看。他表示,維港給人商業化的感覺很重,現在有一件有趣的事物讓市民觀看,別具吸引力。附近餐飲店負責人透露,9日生意額比之前多了一倍,已準備多一倍的食材迎接黃鴨帶來的人流。有市民表示,一開始兩只黃鴨“出雙入對”,大家互相扶持,如今由一只黃鴨獨自撐住,等另一只修補后再同行,“好似香港人的精神,大家互相遇到困難都先撐住,兩個人的力量大過一個人的力量”。
大黃鴨由荷蘭藝術家霍夫曼創作,最先于2007年在荷蘭展出,隨后陸續“游”進不同國家及地區。2013年現身香港時引起一場轟動,吸引800萬人次前往打卡。香港《點新聞》稱,大黃鴨10年前在港展覽時就曾漏氣。當年5月14日主辦單位發現連接大黃鴨與浮床之間的繩索損毀,決定暫停展示以修補及進行鞏固,直至5月21日檢查維修完畢才放回原本位置,恢復展出。
霍夫曼稱,世界經歷新冠疫情及嚴峻政治環境,正是時候將“好事成雙”帶到香港。除了在尖沙咀展出,大黃鴨主題港鐵站及主題電車已于本月1日推出,其中金鐘站的月臺、樓梯、扶手電梯、墻壁等布滿小鴨子的蹤影,E出口6米高半圓玻璃天窗的橡皮鴨最為矚目。昂坪360董事總經理劉偉明透露,正策劃“飛天橡皮鴨”“泡泡浴主題纜車”等項目。(葉藍)
頭條 23-06-11
頭條 23-06-11
頭條 23-06-11
頭條 23-06-11
頭條 23-06-11
頭條 23-06-11
頭條 23-06-11
頭條 23-06-11
頭條 23-06-11
頭條 23-06-11
頭條 23-06-11
頭條 23-06-11
頭條 23-06-11
頭條 23-06-11
頭條 23-06-11
頭條 23-06-11
頭條 23-06-11
頭條 23-06-11
頭條 23-06-10
頭條 23-06-10
頭條 23-06-10
頭條 23-06-10
頭條 23-06-10
頭條 23-06-10
頭條 23-06-10
頭條 23-06-10
頭條 23-06-10
頭條 23-06-10
頭條 23-06-10
頭條 23-06-10
頭條 23-06-10
頭條 23-06-10
頭條 23-06-10
頭條 23-06-10
頭條 23-06-10
頭條 23-06-10
頭條 23-06-10
頭條 23-06-10
頭條 23-06-10
頭條 23-06-10
頭條 23-06-09
頭條 23-06-09
頭條 23-06-09
頭條 23-06-09
頭條 23-06-09
頭條 23-06-09
頭條 23-06-09
頭條 23-06-09
頭條 23-06-09
頭條 23-06-09
頭條 23-06-09
頭條 23-06-09
頭條 23-06-09
頭條 23-06-09
頭條 23-06-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