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資料圖)
作為文化和自然遺產日重要活動之一,第三屆“文物科技創新論壇”昨天(9日)在成都召開。論壇以“文物保護與價值闡釋科技創新成果及應用”為主題,以國家重點研發計劃“文化遺產保護利用”專題任務的階段性研究成果為主要內容,旨在促進研究成果交流、加強溝通合作、激發文物科技創新活力。
在論壇上國內150余名文物考古工作者帶來了多項多學科、多平臺的研究成果。其中,敦煌研究院院長蘇伯民帶來的墓葬壁畫原位保護關鍵技術研究,可以有效解決我國墓葬壁畫分布多,保存難度大等問題。
敦煌研究院院長 研究館員 蘇伯民:在三年多的研究過程當中,我們開展了從材料的分析,一直到環境的研究和控制,以及到壁畫加固材料以及微生物防治等等方面綜合技術的研究,目前所取得的這些成果所形成的這樣一個技術體系,一定會為我們國家墓葬壁畫未來的發展或者墓葬壁畫的保護提供非常有力的技術方面的一些保障和支撐。
據了解,2019年以來,在科技部的大力支持下,國家重點研發計劃“文化遺產保護利用”專題任務先后啟動了36個項目。來自全國文博機構、高校、科研院所的200多個科研團隊,在中華文明探源研究、文化遺產風險監測與防控體系構建、石窟寺及墓葬壁畫保護關鍵技術研究、館藏文物一體化防震及深海考古技術裝備研發等領域取得了多項成果和技術突破,推動了我國文物領域科技進步。
中國航空規劃設計研究總院研究員 葛家琪:有關館藏文物防震經過十幾年的研究,經歷過國內幾次強地震的考驗,對我國館藏文物防震將會產生非常有利的影響和作用。
頭條 23-06-10
頭條 23-06-10
頭條 23-06-10
頭條 23-06-10
頭條 23-06-10
頭條 23-06-09
頭條 23-06-09
頭條 23-06-09
頭條 23-06-09
頭條 23-06-09
頭條 23-06-09
頭條 23-06-09
頭條 23-06-09
頭條 23-06-09
頭條 23-06-09
頭條 23-06-09
頭條 23-06-09
頭條 23-06-09
頭條 23-06-09
頭條 23-06-09
頭條 23-06-09
頭條 23-06-09
頭條 23-06-09
頭條 23-06-09
頭條 23-06-09
頭條 23-06-09
頭條 23-06-09
頭條 23-06-09
頭條 23-06-09
頭條 23-06-09
頭條 23-06-09
頭條 23-06-09
頭條 23-06-09
頭條 23-06-09
頭條 23-06-09
頭條 23-06-09
頭條 23-06-09
頭條 23-06-09
頭條 23-06-09
頭條 23-06-09
頭條 23-06-09
頭條 23-06-09
頭條 23-06-09
頭條 23-06-09
頭條 23-06-09
頭條 23-06-09
頭條 23-06-09
頭條 23-06-09
頭條 23-06-09
頭條 23-06-09
頭條 23-06-09
頭條 23-06-09
頭條 23-06-09
頭條 23-06-09
頭條 23-06-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