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天辦公室里好多同事都在吐槽:最近收到好多黃色短信。
比如說自己是大學生做課后兼職的: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有趣的是為了不被系統屏蔽,這條短信簡體繁體混用,還加了符號,努力的樣子像極了小學時候玩 QQ 空間的非主流。
要不就是開頭虛晃一槍,讓你以為是熟人打招呼,接下來又一轉詐騙:
上一次看到如此套路的還是瘋狂星期四文案。
不得不說,有些人第一次收到這種消息,內心還是有些慌張的。
總覺得是不是不小心上了某些不可描述的網站,結果自己的個人信息被暴露了。
但接連收到這種垃圾短信轟炸,那種擔憂很快就變成惱火了。
去微博查了下,不止我們辦公室,好多網友都收到了類似短信,甚至還上了熱搜:
面對騷擾短信,有人選擇用愛感化它:
有人選擇借她的學生證薅羊毛:
而我更想問她:你怎么復活了?
只可惜有時候涉黃短信先下手為強,直接讓機器人給你讀出來的,光是想象一下那個場景就能讓我尷尬癌犯了。
相比之下,我覺得那種一眼假的 " 槍決通知短信 ",多少還有點可愛了。
大家也都玩起了梗,問回 TD 能不能取消死刑。
到了這份上,沒收到詐騙短信的人反而破防了,覺得犯罪分子看不起他:
看著一條比一條離譜的詐騙短信,或許會有人好奇,犯罪分子發這些一眼假的東西到底誰會上當?
但我想說的是,如果你能發現 " 假 ",那么一開始就不是詐騙分子瞄準的對象。
之前 B 站看到一個警官科普," 騙子的普通話為什么這么差?" 也是這個道理。
并不是說騙子們都不愿好好練習普通話,如果這些人連這么蹩腳的普通話都分辨不出來,那么他后續被騙的可能性就很大,這類人群才是騙子的目標用戶。
這正是他們利用遴選機制的最低標準最高效率地最有可能轉化的受害者。
如果你真的看到這些涉黃消息動了歪腦筋,那你下一步受騙上當的可能性就提高了不少。
不過還好,即便是你一時鬼迷心竅點開了,咱們的反詐中心還是會提醒你:
看到這份上還點進去,多少帶點頭鐵了。
你以為點開以后有美女裸聊,進了以后才發現其實就是讓你下 APP 的,里面不是有色情直播就是網絡賭博,大圖我是不敢放了,大家自行感受一下:
當然,無論它玩什么花樣,唯一共同點在于都在叫你打錢。
接下來的劇情,想必大家都很熟悉了。如果你抵御不住誘惑,可能過幾天你們小區就要掛上類似的標語了 :
那些上當受騙的人,不知道屏幕對面將要脫光衣服的對象往往是同性,往往是 AI,往往只是一串代碼……
即使是一串代碼,也可以通過語言撩撥,讓人繳械投降。
而且可能是工作體面、收入高的中青年。
這對應了網友們一個經典的疑惑:為什么看上去被騙的人都好有錢?
裸聊被騙 3 萬元,
裸聊被對方敲詐數十萬元,
裸聊被騙 19 萬元;
招嫖被騙 59000 元,
招嫖被騙 12 萬。
學歷不低,社會閱歷也豐富的受害者們還可能經歷戲中戲的折騰:
裸聊被騙,找到假警察又被騙,共損失近 10 萬元。
裸聊被騙,民警追回詐騙款后,再去裸聊又被騙,共損失近 6000 元。
招嫖被騙,找到假警察又被騙,共損失 67190 元。
此時一些靈魂反問,或許能幫助困境脫險:
激情的欲望,暴富的奢望,患得患失的急躁,不能不占小便宜等心理都可能被人利用,越本能的心理越容易被抓住。
當電信詐騙席卷而來的時候,其實是無關乎蠢或傻,只關乎你第一時間有沒有拒絕。
你若拒絕,便是晴天。
說到底,犯罪分子們這么了解我們的喜好,準確掌握我們的信息,多半是因為我們的隱私早就被賣了。
有人說,信息時代我們每個人無異于在 " 裸奔 "。
互聯網公司收集用戶數據,才能更精準地給你推薦商品。
更過分的是那些直接售賣用戶數據,明碼標價的,就已經突破我能接受的底線了。
之前 410 萬條火車票旅客信息被網售。最后查明是第三方搶票軟件作祟,公開叫賣。
軟件根本不問你授權不授權,他就是強盜行為,為的就是將八分錢一條的個人信息在網上售賣,多買能更便宜。
有的地方六毛一條,那是純二手數據,經過處理方便 Excel 導入使用。 賣家開始為買家進行細分服務了。
你還能一次性交 850 元,用任何人的身份證號查到他開房、出行、網吧、出入境、犯罪、住租房、銀行、駕駛證記錄等 1 在內的材料。
不到一千元就能窺探一個人的底子全部,毒辣的眼光就像鞭子一樣掃在受害者身上,受害者卻渾然不知自己在滴血。
這些違規的數據收集,往往也是最有害的。
當你的個人隱私被泄露后,犯罪分子會根據收集來的個人信息總結出用戶畫像,再有針對性的投放廣告。
我看過最恐怖的例子是,他們甚至能精準給那些妻子懷孕后的男士們投放招嫖短信。
比起過去的廣撒網愿者上鉤,現在的犯罪分子已經會結合大數據定制詐騙信息,實在讓人防不勝防。
不過話又說回來了,遇到詐騙事件也不能只是怪受害者。
只能說犯罪分子太狡猾。
總感覺每次新技術出來,永遠是違法犯罪鉆空子的先用上。
就連 AI 這種高科技,也被犯罪分子玩出花了。
前不久網上發布了一個活動,叫做女仆之夜:金雞湖游艇 Party,標價 3000,可以選一位專屬女仆游艇陪玩。
附帶了好幾十張女仆照片(本人求生欲比較強,清晰的圖就不放了):
甚至連客服都有……
后面才發現,這些美女照片都是 AI 生成的。
AI 技術,恐怖如斯。
后來整這出爛活的哥們也被警察叔叔邀請去喝茶了。
不得不感嘆,AI 進化的速度遠超我們的想象。
幾個月前還只能生成靜態圖像,現在已經可以通過 AI 換臉來視頻聊天了。
最近福州就有一個案例:郭先生的好友突然通過微信視頻聯系他,自己的朋友在外地競標,需要 430 萬保證金,且需要公對公賬戶過賬,想要借郭先生公司的賬戶走賬。
基于對好友的信任,加上已經視頻聊天核實了身份,郭先生沒有核實錢款是否到賬,就分兩筆把 430 萬轉到了好友朋友的銀行卡上。
最后才得知,是犯罪分子假扮的。
高科技的發展,本來是應該造福人類的。
但是現在很多人不法分子用科技來騷擾人,用來詐騙。
以至于現在接到的騷擾電話、廣告電話、詐騙電話通通不是真人,而是 AI 了。想逗逗騙子都不行,真的沒意思。
我們都說要科技向善,都說科技會讓人類的生活越來越美好。
但我們也應該意識到,如果科技用錯了地方會帶來比我們所想象的更嚴重的后果。
如今便利的 AI 技術能把人從重復的工作中解放出來。
在寫報告、查資料、畫 PPT 方面,AI 已經比我強了。應該也比不少白領強。
之前大家都覺得體力勞動會更快的被替代,這個腦力勞動不會,但現在看起來好像不是這樣。
AI 能讓 " 攝影 " 這門學問不存在。
AI 也能助人圓夢,足不出戶就達成那些過去都不敢想象的體驗。
這是高科技。
但現實生活中,無論是被 AI 擠占工作崗位造成的失業。
還是高科技的盛行讓我們越來越分不清 " 現實 " 和 " 虛擬 " 的界限。
再到以后,或許被困在算法中的我們想吃一只 " 散養雞 " 或者一把 " 有機蔬菜 ",可能要付出很高昂的價格,
這是低生活。
英國作家阿道司赫胥黎,在 1931 年寫過一篇小說,叫《美麗新世界》,里面預言了 2532 年的生活是什么樣的:
故事世界里,近乎全部人都住在城市,并說同一種語言。在那個世界里,物質生活十分豐富,科學技術高度發達,人們接受著各種安于現狀的制約和教育,所有的一切都被標準統一化,人的欲望可以隨時隨地得到完全滿足,享受著衣食無憂的日子,不必擔心生老病死帶來的痛苦。
但同時,每個人都被一套規則和算法規定好了人生的每一條路。
在這樣機械文明的社會中卻無所謂家庭、個性、情緒、自由和道德,人與人之間根本不存在真實的情感,人性在機器的碾磨下灰飛煙滅。
有時候會覺得,賽博朋克不用等到 2077,其實早在 21 世紀初就已經開始了。
很多問題,我們知道很多困境來源自發展不成熟,都會對自己說,等未來科技發達了,就好了。
真到了未來,如果科技被惡用,一切就能變得更好嗎?
來源:雷林斯
頭條 23-06-08
頭條 23-06-08
頭條 23-06-08
頭條 23-06-08
頭條 23-06-08
頭條 23-06-08
頭條 23-06-08
頭條 23-06-08
頭條 23-06-08
頭條 23-06-08
頭條 23-06-08
頭條 23-06-08
頭條 23-06-08
頭條 23-06-08
頭條 23-06-08
頭條 23-06-08
頭條 23-06-08
頭條 23-06-08
頭條 23-06-08
頭條 23-06-08
頭條 23-06-08
頭條 23-06-08
頭條 23-06-08
頭條 23-06-08
頭條 23-06-08
頭條 23-06-08
頭條 23-06-08
頭條 23-06-08
頭條 23-06-08
頭條 23-06-08
頭條 23-06-08
頭條 23-06-08
頭條 23-06-08
頭條 23-06-08
頭條 23-06-08
頭條 23-06-08
頭條 23-06-08
頭條 23-06-08
頭條 23-06-08
頭條 23-06-08
頭條 23-06-08
頭條 23-06-08
頭條 23-06-08
頭條 23-06-08
頭條 23-06-08
頭條 23-06-08
頭條 23-06-08
頭條 23-06-08
頭條 23-06-08
頭條 23-06-08
頭條 23-06-08
頭條 23-06-08
頭條 23-06-08
頭條 23-06-08
頭條 23-06-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