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起藍藻,無錫人有一種如釋重負的心情。
(資料圖片)
國家發展改革委、自然資源部等六部門去年印發了新一輪《太湖流域水環境綜合治理總體方案》,其中點名表揚了江蘇省在梅梁湖、竺山湖、貢湖等湖灣區實施 141 平方公里、約 4200 萬立方米大規模生態清淤工程。上述湖區大部均屬于無錫管轄范圍。同期,太湖無錫水域水質 15 年來首次達到Ⅲ類標準,各項水質指標均創 2007 年以來最好水平,無錫的太湖北部湖區是全太湖 5 個湖區中唯一總磷、總氮濃度同比雙降的湖區。
近日,記者隨 " 長三角主流媒體記者看無錫 " 采訪團,將目光對準 " 無錫的水 ", 深入了解無錫治太骨干水利工程建設、入湖河道綜合整治等各項工作成效。
根除氮、磷,太湖清淤進入第二輪
太湖區域受到東南季風氣侯影響。不要說怪天氣,東南風確實會把藍藻吹到太湖的西北部。在太湖西北部,無錫所轄的梅梁湖、竺山湖、貢湖皆為內凹的湖灣。藍藻一入湖灣,就出不來,堆積吸附在近岸湖面。藍藻的死亡過程會大量消耗水中溶氧,其分解出的物質經過發酵,便產生了臭味。
作為太湖治理最關鍵的前沿陣地和主戰場之一,2007 年到 2020 年這 13 年間,無錫先后完成了太湖生態清淤第一輪一期、二期工程和第二輪一期工程,共清淤 2300 萬立方米,占同時期環太湖周邊城市清淤總量的 70%。從去年起,太湖二輪二期生態清淤全面鋪開。此輪清淤,計劃用 5 年時間完成 1800 萬立方米清淤任務。
太湖底泥中的氮、磷是主要內在污染源。清除湖底表層底泥,可使湖泊內源污染大幅減少,抑制底泥中污染物釋放對水環境的影響。實施清淤工程是太湖減負的重要環節。
在太湖生態清淤(二輪二期)無錫市區工程現場,淤泥固化設備的運行發出陣陣巨響。首先,黑黝黝的泥漿從池底不斷抽出。然后,經過二層的壓力設備,將淤泥中的水盡數擠出。此時的淤泥被壓成豆腐干狀,有節奏地落入下方的堆積區。接著,對淤泥中濾出的水進行去氮、去磷處理,處理過的尾水,經凈化達標后流入內河。
無錫市水利局副局長蘭秀凱表示,和以往進行的清淤工程相比,此輪工程不僅體量浩大,清淤過程和淤泥處理也都有了變化。中國船舶科學研究中心下屬的江蘇東方生態清淤工程有限公司,是參與多輪生態清淤的主要工程單位。公司主要負責人、高級工程師倪守高介紹,一開始,是將淤泥經高壓機械脫水固化,再燒制成磚用于建筑行業。考慮到燒磚會產生碳排放,并且為了簡化工藝,現在研發出用淤泥制成免燒陶礫。陶礫外形光滑如球狀,內里遍布蜂窩狀到小孔,相比石子等材料分量更輕,而且隔音隔熱效果更好,在建筑行業有更廣泛的應用。
退捕漁民加入了藍藻打撈隊
無錫地處太湖西北部,擁有太湖水面面積 594 平方公里,占全湖總面積的 25%;擁有太湖環湖岸線 160 公里,占全湖總岸線的 1/3。
對藍藻防控來說,守護岸線是必須完成的任務。無錫市新吳區大溪港濕地公園,曾經是一個臨湖而建的漁村,現在成為一個集生態保育、環保科普、休閑娛樂為一體的公園。新吳區生態環境局副局長沈高明表示,2007 年太湖水危機后,新吳區投入近千萬元開展大溪港河道整治工程,通過對大溪港流域水系系統地溝通、清淤、調水、水景觀整治。大溪港南段的水質一直穩定在Ⅲ類水體標準,個別月份,水體甚至到達了Ⅱ類標準。
為了更好地修復與保護沿太湖生態,沿太湖 500 米范圍內,全面開展退耕、退漁、退居,建設生態防護林和生態綠地。原來大溪港的漁民退捕上岸后,組成了一支藍藻專業打撈隊伍,從太湖捕撈者變成了環境的守護者。打撈出來的藍藻進入新吳區藻水分離中心,這一中心日處理能力達到 5000 噸,能把藍藻從水中分離出來。
目前,無錫全市共組建藍藻打撈隊伍 76 支,落實常態打撈人員 961 人、應急打撈人員 662 人。共設立固定打撈點 83 個,配備吸藻船、藍藻運輸船、控藻船、水草打撈船合計近 300 艘。為了處理打撈物,全市共設置各類型藻水分離站 12 座,配備岸基移動分離設施 2 套、移動分離車 5 輛,岸基藻水分離總能力達到每日 6.1 萬噸。還投入移動分離設施,共有水上移動分離船 8 艘,打撈分離船 2 艘,藍藻磁捕船 1 艘。水上分離總能力可達每天 0.77 萬噸。
此外,在貢湖、梅梁湖、竺山湖等水域共設置 111.6 公里離岸圍隔。通過物理隔離裝置,防止藍藻進入湖灣,避免其在封閉水域集中死亡衰敗。
如今,大溪港濕地公園成為了市民遛娃、觀鳥的好去處。觀鳥愛好者多次在大溪港拍攝到國家一級保護動物卷尾鵜鶘、東方白鸛的身影。
內河毛細血管中的水下森林
無錫宜興位于太湖西北,宜興市 " 三氿 " 水系是西太湖重要的水源補充。近年來,宜興市開始實施 " 三氿 " 水生態修復項目,通過在東氿和西氿共 2000 畝面積水域開展水質調節、建立屏障系統、水生動物調控、沉水植被群落恢復等工作,恢復東氿和西氿自我循環、自我平衡的水體環境。
" 三氿 " 修復,以水下森林而聞名。通過打造出良好的沉水植物群落,一方面使其吸附水體懸浮顆粒、吸收水體氮磷等營養物質以降低 " 營養負擔 ",對氨氮等物質的去除率可達 80%;另一方面通過光合作用釋放氧氣,增加水體含氧量,降解水體有機污染物,為龐大的浮游動物群體提供棲息地,形成生物循環共存的健康水體環境。
宜興市公用環境科技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說:" 在我們施工前,東西兩氿近岸水體的透明度是 20 厘米,現在已提高至 1 米左右。" 通過對東西兩氿源頭水體的改善,還能充分發揮源頭水體的 " 心臟 " 功能,通過河網擴張到城市水體的各個部位,從而改善城市整體水環境風貌。
為了保證太湖水環境的健康,無錫重視內河毛細血管水質。宜興市新街街道潼渚村地處鐘張運河和宜廣公路中段,銅官山、鵬山、離墨山三面環抱,潼渚河穿境而過。在村里,周邊 100 戶農戶的生活污水、雨水通過管網收集,采用 A2O+MBBR 處理工藝,耦合復合型潛流濕地,利用生長在生物填料上的高效微生物充分吸附、降解污水中的污染物。水經過處理達到四類標準后排放到生態濕地,經過小濕地 " 過濾 " 后便達到三類水標準,排放到附近河道,最終由河道內的水下森林系統凈化水質,河道水質常年保持二類水類水排放入河道。
此外,潼渚村實現農村垃圾分類,采用二次四分法,從源頭分為干垃圾與濕垃圾。保潔員將干垃圾再分為可回收垃圾、有害垃圾、其他垃圾。對濕垃圾配置專用設備就地進行處置,變廢為寶形成有機肥料,用于農田和植物施肥,實現資源化循環利用。
作者:沈竹士
編輯:趙征南
* 文匯獨家稿件,轉載請注明出處。
頭條 23-06-05
頭條 23-06-05
頭條 23-06-05
頭條 23-06-05
頭條 23-06-05
頭條 23-06-05
頭條 23-06-05
頭條 23-06-05
頭條 23-06-05
頭條 23-06-05
頭條 23-06-05
頭條 23-06-05
頭條 23-06-05
頭條 23-06-05
頭條 23-06-05
頭條 23-06-05
頭條 23-06-05
頭條 23-06-05
頭條 23-06-05
頭條 23-06-05
頭條 23-06-05
頭條 23-06-05
頭條 23-06-05
頭條 23-06-05
頭條 23-06-05
頭條 23-06-05
頭條 23-06-05
頭條 23-06-05
頭條 23-06-05
頭條 23-06-05
頭條 23-06-05
頭條 23-06-05
頭條 23-06-05
頭條 23-06-05
頭條 23-06-05
頭條 23-06-05
頭條 23-06-05
頭條 23-06-05
頭條 23-06-05
頭條 23-06-05
頭條 23-06-05
頭條 23-06-05
頭條 23-06-05
頭條 23-06-05
頭條 23-06-05
頭條 23-06-05
頭條 23-06-05
頭條 23-06-05
頭條 23-06-05
頭條 23-06-05
頭條 23-06-05
頭條 23-06-05
頭條 23-06-05
頭條 23-06-05
頭條 23-06-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