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
臨近高考,教育部聯合有關部門,鄭重提醒廣大考生和家長,務必提高警惕,謹防上當受騙,做到誠信考試。
公安機關、教育部門近日公告,2023 年以來,全國公安機關會同教育等部門對各類涉考違法犯罪活動繼續保持高壓嚴打態勢,依法嚴懲組織考試作弊及非法生產、銷售竊聽竊照專用器材違法犯罪人員。高考前夕,各地公安機關已陸續偵破一批組織考試作弊案件和涉考詐騙案件。
對此,教育部門提醒,近年來,一些新技術手段逐步被用于國家教育考試管理,嚴防替考等舞弊行為。考試雖可貴、誠信價更高,不要相信不法分子的蠱惑,以免上當受騙,更不要心存僥幸替他人或者讓他人代替自己參加考試,以身試法終將 " 自食惡果 "。
另外,近年來,教育部會同有關部門部署開展高考手機作弊專項治理,讓手機 " 帶不進 "" 用不了 "" 傳不出 "。高考期間,全國各地莘莘學子們將在標準化考場、全程視頻監控下為夢想拼搏,在考試結束后,考場視頻錄像也會進行集中回放審看,確定每一名考生有無違規違紀行為。考生應自覺遵守考場規則各項要求,服從考務人員管理,拒絕攜帶手機等違規違禁物品,遵守考試紀律。
教育部也提醒,高考試題屬于國家絕密級材料,其保管和運送都有極其嚴格的管理措施。各類培訓機構根本不可能保證考生 " 包過 ",也不可能提供 " 真題 ",更不能花錢買文憑。考生切勿聽信虛假宣傳,上當受騙,造成財產損失,貽誤寶貴的復習時間。
律師和專家提醒,如果考生惡意發布涉考信息,除違反了考試紀律之外,還涉嫌違法,情節嚴重的還會構成犯罪。如果培訓機構或其他人員以非法占有為目的,通過發布 " 占坑帖 " 的方式,虛構考前能獲得試題或者 " 押中真題 " 的信息,騙取數額較大的公私財物,則涉嫌構成詐騙罪。
針對上述常見騙局,公安機關、教育部門提醒,考生切勿攜帶手機等電子設備進入考點考場,以免觸犯考規考紀;切勿相信售賣高考試題、答案等網上信息,以免上當受騙。
公安機關、教育部門強調,在國家教育考試中組織考生作弊,向考生提供試題、答案,代替考生考試,出售、使用無線作弊器材等行為,嚴重危害國家教育考試安全,侵犯考生合法權益,破壞社會公平公正,涉嫌組織考試作弊罪,非法出售、提供試題答案罪,代替考試作弊罪,非法生產、銷售、使用竊聽竊照專用器材罪,非法經營罪和擾亂無線電通訊管理秩序罪等罪名。在國家教育考試中作弊的考生,嚴重破壞國家教育考試秩序,涉嫌違反《教育法》。
公安機關和教育部門將持續保持對涉考犯罪 " 零容忍 " 態度,依法嚴厲打擊各類涉考違法犯罪活動,切實保障 2023 年高考安全,切實維護考生合法權益。
頭條 23-06-05
頭條 23-06-05
頭條 23-06-05
頭條 23-06-05
頭條 23-06-05
頭條 23-06-05
頭條 23-06-05
頭條 23-06-05
頭條 23-06-05
頭條 23-06-05
頭條 23-06-05
頭條 23-06-05
頭條 23-06-05
頭條 23-06-05
頭條 23-06-05
頭條 23-06-05
頭條 23-06-05
頭條 23-06-05
頭條 23-06-05
頭條 23-06-05
頭條 23-06-05
頭條 23-06-05
頭條 23-06-05
頭條 23-06-05
頭條 23-06-05
頭條 23-06-05
頭條 23-06-05
頭條 23-06-05
頭條 23-06-05
頭條 23-06-05
頭條 23-06-05
頭條 23-06-05
頭條 23-06-05
頭條 23-06-05
頭條 23-06-05
頭條 23-06-05
頭條 23-06-05
頭條 23-06-05
頭條 23-06-05
頭條 23-06-04
頭條 23-06-04
頭條 23-06-04
頭條 23-06-04
頭條 23-06-04
頭條 23-06-04
頭條 23-06-04
頭條 23-06-04
頭條 23-06-04
頭條 23-06-04
頭條 23-06-04
頭條 23-06-04
頭條 23-06-04
頭條 23-06-04
頭條 23-06-04
頭條 23-06-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