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自網絡
一張工資表意外曝光,引來一片驚嘆聲。近期,有網友在社交平臺發布了一份廣東虎門鎮某社區 2022 年社區干部薪酬分配表,圖片中公開了該社區 7 名干部的年薪構成情況。總體來看,這 7 名社區干部的年工資績效收入均在 20 萬元以上,其中社區書記的收入甚至超過了 25 萬元。社區對此回應," 只算中等水平,附近有幾個社區的薪酬還要更高些。"
社區干部的 " 含金量 " 很快引發了對社區工作內容以及價值的深入討論。有人有點酸,跟這個比跟那個比,比完以后得出結論,認為是不是太高了。有人則表示認同,認為高薪可以養廉,高薪也能促使社區干部更專注于工作本身。
(相關資料圖)
薪酬合不合理,需要結合當地的收入水平、消費水平等綜合考量。虎門地處珠三角,是個經濟發達地區,薪酬水平相對別的地方高一點是完全正常的。
有些社區是以前的村改的,擁有自己的產業和自留地,這跟通常的社區相比有很大的不同。新聞中的這一社區很有可能就屬于這種情況,這樣的社區在城鄉結合部大量存在,它們是城市化的直接受益者。
不管怎么發,網友有一個說法是對的,那就是要拿也得拿得光明正大。如果是來自于合作社的收益分紅,那么社區干部拿了多少,普通社員又拿了多少?也需要讓大家有所了解。規則透明,公開發放,一切置于陽光下,就不怕質疑,有貓膩也藏不住。
有種說法認為社區工作婆婆媽媽、家長里短的,發揮不了太大的作用,這其實是誤讀。社區工作人員直接跟老百姓打交道,是居民身邊的朋友,也正因為與老百姓打交道,涉及的都是老百姓的切身利益。可以說,市民對社區工作的關注度是非常高的。尤其是最近幾年,隨著需求的變化,對品質生活的追求和向往深入人心,人們越來越不滿足于眼前的狀況,越來越希望社區能有所作為。
人們對社區干部高薪的熱議里暗含著對社區工作的期待以及對現狀的不滿。這些議論其實也是在對社區提供的服務打分評價,看看高薪能否對應高質量的社區服務,能否物有所值。
怎么來監督物業搞好服務,如何幫助業主管理好小區,提供專業的支持;居家養老的問題有沒有新的思路新的作為;老舊小區安裝電梯怎么破題;停車難的問題解決得怎么樣了,都是群眾考察社區工作的視角。能體現社區價值的地方很多,不愁沒有作為,關鍵是做得怎么樣了。如果平時碌碌無為,對上不對下,對上唯唯諾諾,對下對居民愛搭不理,看著很忙,但居民感受不到,居民需要時看不見人,淪為擺設,別說兩萬月薪,兩千都嫌多,如果辦得群眾滿意,社會放心,多發一點又何妨。
讀不懂百姓的期待,就不會明白社區工作的真正價值,不弄明白社區為誰服務的事,這高薪也就失去了意義。
" 轉載請注明出處 "
頭條 23-05-31
頭條 23-05-31
頭條 23-05-31
頭條 23-05-31
頭條 23-05-31
頭條 23-05-31
頭條 23-05-31
頭條 23-05-31
頭條 23-05-31
頭條 23-05-31
頭條 23-05-31
頭條 23-05-31
頭條 23-05-31
頭條 23-05-31
頭條 23-05-31
頭條 23-05-31
頭條 23-05-31
頭條 23-05-31
頭條 23-05-31
頭條 23-05-31
頭條 23-05-31
頭條 23-05-31
頭條 23-05-31
頭條 23-05-31
頭條 23-05-31
頭條 23-05-31
頭條 23-05-31
頭條 23-05-31
頭條 23-05-31
頭條 23-05-31
頭條 23-05-31
頭條 23-05-31
頭條 23-05-31
頭條 23-05-31
頭條 23-05-31
頭條 23-05-31
頭條 23-05-31
頭條 23-05-31
頭條 23-05-31
頭條 23-05-31
頭條 23-05-31
頭條 23-05-30
頭條 23-05-30
頭條 23-05-30
頭條 23-05-30
頭條 23-05-30
頭條 23-05-30
頭條 23-05-30
頭條 23-05-30
頭條 23-05-30
頭條 23-05-30
頭條 23-05-30
頭條 23-05-30
頭條 23-05-30
頭條 23-05-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