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中新社酒泉5月29日電(記者 馬帥莎 郭超凱)神舟十六號載人飛行任務新聞發布會29日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舉行。中國載人航天工程新聞發言人、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副主任林西強在會上表示,截至2023年3月,中國第四批預備航天員選拔已完成初選階段選拔工作,共有一百多名候選對象進入復選階段,其中有10余名來自香港和澳門地區的候選對象進入復選。
林西強表示,為滿足載人航天工程后續任務需要,中國第四批預備航天員選拔已于2022年全面啟動,按照初選、復選、定選三個階段組織實施,計劃選拔12至14名預備航天員,包括航天駕駛員、航天飛行工程師和載荷專家三類,并首次在港澳地區選拔載荷專家。
林西強介紹稱,截至2023年3月,已完成初選階段選拔工作,共有一百多名候選對象進入復選階段,其中航天駕駛員來自陸海空三軍現役飛行員,航天飛行工程師和載荷專家主要來自工業部門和高等院校,特別是有10余名來自香港和澳門地區候選對象進入復選。
林西強表示,總體來看,中國第四批預備航天員選拔工作正在按計劃有序推進,計劃今年底前完成全部選拔工作。如果港澳地區的候選對象通過復選和定選,可于明年初進入中國航天員科研訓練中心。目前來看,一般要經過兩年半左右的訓練,通過考核后具備執行飛行任務的基本條件,但具體執行任務的時機要根據飛行任務總規劃、要求及空間應用項目進展情況等統籌確定。
目前,中國前兩批在役航天員已全部實現飛天夢想。談及航天員若想再次進入太空需要間隔多久,林西強表示,執行長期在軌飛行任務的航天員返回地面后,通常需要六個月左右的時間進行飛行后的身體狀態恢復,經評估滿足條件后,航天員就可以轉入正常的工作和訓練狀態,參與下一輪飛行乘組選拔。入選后一般經過1年至1.5年左右的訓練,即可再次執行飛行任務。
“我相信,在后續的飛行任務中,很快就能看到他們的身影。”林西強說。(完)
頭條 23-05-29
頭條 23-05-29
頭條 23-05-29
頭條 23-05-29
頭條 23-05-29
頭條 23-05-29
頭條 23-05-29
頭條 23-05-29
頭條 23-05-29
頭條 23-05-29
頭條 23-05-29
頭條 23-05-29
頭條 23-05-29
頭條 23-05-29
頭條 23-05-29
頭條 23-05-29
頭條 23-05-29
頭條 23-05-29
頭條 23-05-29
頭條 23-05-29
頭條 23-05-29
頭條 23-05-29
頭條 23-05-29
頭條 23-05-29
頭條 23-05-29
頭條 23-05-29
頭條 23-05-29
頭條 23-05-29
頭條 23-05-29
頭條 23-05-29
頭條 23-05-29
頭條 23-05-29
頭條 23-05-29
頭條 23-05-29
頭條 23-05-29
頭條 23-05-29
頭條 23-05-28
頭條 23-05-28
頭條 23-05-28
頭條 23-05-28
頭條 23-05-28
頭條 23-05-28
頭條 23-05-28
頭條 23-05-28
頭條 23-05-28
頭條 23-05-28
頭條 23-05-28
頭條 23-05-28
頭條 23-05-28
頭條 23-05-28
頭條 23-05-28
頭條 23-05-28
頭條 23-05-28
頭條 23-05-28
頭條 23-05-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