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月,外貝加爾邊疆區的草原已蒙上新綠,入目皆是一片生機盎然之景。
在這樣的景色中,連蓑羽鶴也不禁動容,品嘗起初夏里蒲公英的滋味。而人類能回報這一抹綠色的,除了動情的歌聲,便是用心地愛護。
△ 5 月 26 日,俄羅斯達烏利亞國際自然保護區,報道團觀測到一只蓑羽鶴正在吃一朵蒲公英。圖 / 周海翔
(資料圖)
" 這個季節,蓑羽鶴一般是吃昆蟲。" 隨團專家周海翔告訴記者," 繁殖季一般都是吃葷的,沒想到我們能拍到它吃蒲公英!"
5 月 26 日是 " 飛向北極——跟著候鳥去遷徙 " 大型融媒體報道團進入俄羅斯的第二天,此次活動由瀟湘晨報與阿里巴巴公益聯合發起,這天在外貝加爾邊疆區的博爾賈西南部草原,報道團見到了蓑羽鶴正在覓食。
深藍色的水面蕩漾著細浪
博爾賈河穿過博爾賈小鎮,木屋藏在森林河流中宛若一幅油畫。
到達小鎮頭一天,報道團在東北邊拍到了小天鵝。這一天,大家開著兩輛車直奔西南——在離人類聚集區 30 公里左右的草原有一處河流濕地,司機多利打算帶大家一起去看看。
" 此處草原屬于達烏利亞國際自然保護區,多利先去幫我們在辦公室開了一紙證明。" 隨團向導李建芳說," 多利是博爾賈本地人,對于這附近的生境都很熟悉。"
路上,報道團在草原上發現了幾只蓑羽鶴,高倍望遠鏡中,蓑羽鶴張開嘴,用舌頭鉤住蒲公英然后卷入了嘴中。
" 這里是蓑羽鶴的主要繁殖地,夏天蓑羽鶴往西南方遷徙,在印度分布挺廣,冬天往北方遷徙,蒙古、內蒙古中東部都有,國內較少。" 周海翔說。
△周海翔拿著蒲公英,這是他第一次觀察到蓑羽鶴吃蒲公英。圖 / 記者袁召輝
多利與另一個司機維達利開著兩臺皮卡,在草原上馳騁著,此時屬于旱季,鹽堿地與水洼星星點點地分布在草原上。一陣風刮過,深藍色的水面蕩漾起一陣陣細浪,一群野鴨并不怕人,從水邊飛起,與車并行在沙塵中。
△博爾賈河的深藍色細浪。圖 / 記者袁召輝
一曲《鴻雁》引來保護區工作人員
報道團在一處綠色柔坡旁停了下來,藍天白云晴空萬里,廣袤天空之下只有寥寥數人,風呼嘯著,鳥兒翱翔,隨團志愿者周自然與隨團作家余艷情難自抑,兩人不約而同,唱起了一曲《鴻雁》,歌聲回蕩在山坡上。
△周自然與余艷在柔坡上放歌。圖 / 記者袁召輝
△濕地上空飛翔著兩只鴻雁,背景是一望無際的黃色草甸。圖 / 記者袁召輝
一輛陌生的車開來,車上坐著兩位俄羅斯人,一男一女。簡單交流后,大家發現居然是達烏利亞國際自然保護區的巡護員。
" 管理部門的人很認真負責,盡管我們事先辦了手續,但他們對于第一次進入這片區域的陌生人還是不放心。" 周海翔告訴記者," 雖然我們只是在保護區外圍活動,但他們依舊趕到了現場。"
男性巡護員給團隊帶來了兩本小冊子,一本封面畫著一只白枕鶴,底下一行花體字用俄文寫著保護區的名字。另一本則是大鴇的宣傳冊,封面上的雄性大鴇長著胡子,威風凜凜。
記者翻閱宣傳冊發現,在最后有一段致謝,上面寫著郭玉民、聶延秋等四位中國鳥類研究學者的名字。
△ 5 月 26 日,俄羅斯達烏利亞國際自然保護區,在交流采訪后報道團與保護區巡護員(后排左二)還有兩位當地的司機向導,在草地上迎著大風進行合影。圖 / 記者袁召輝
" 俄羅斯的鳥類研究與我們有著長期的交流,我們的專家拍攝的照片更為清晰,設備先進專業,他們便用了中國專家的大鴇圖片。" 周海翔解釋。
" 可以帶我們去看看大鴇嗎?" 周自然向巡護員提問。對方告訴他,現在大鴇已經比較少了,有一小部分在保護區西邊,非常遠。
" 如果你更早一段時間來,我可以帶你和我們的科研人員一起去觀察大鴇。" 俄羅斯巡護員說。
周海翔給他們展示了小天鵝 " 晨晨 " 以及其他幾只候鳥的衛星路線跟蹤圖,告訴對方此行的目的是為了守護鳥類的遷徙。巡護員聞言,豎起大拇指:" 很好。"
△周海翔給達烏利亞國際自然保護區工作人員展示小天鵝 " 晨晨 " 的衛星定位。圖 / 記者袁召輝
原來,這位特意來 " 監督 " 報道團的保護區工作人員也在守護鳥類上下了不少功夫,經常在本地奔走呼吁,讓更多的人加入進來。
中俄兩方伙伴共享一頓特殊的午餐
言語交流中,來自中俄兩方的伙伴們一拍即合,在博爾賈河流濕地旁留下了珍貴的合影。
△報道團乘坐皮卡車前往博爾賈鎮。圖 / 記者袁召輝
多利和維達利將車開到了避風的地方,從車上拿下煤氣爐,原來,他們要給報道團的人做一頓特殊的午餐。
" 辣椒、白酒、大蒜…… " 多利的中文蹩腳但誠懇,逗笑了大家,也讓報道團的人感覺驚喜。他前后張羅著,還表演了生吃雞蛋的絕活。
" 多利是一位非常遵紀守法的獵人,這里 5 月 15 日開始禁獵,直到 10 月份他都不再打獵。" 李建芳告訴記者," 即使是狩獵期,受保護物種也不得獵捕,而且每天的限額是三只獵物。" 因此,多利會許多野外生存技能。
小火慢烤著肉塊,撒上多利自家腌制的咸菜與調料,讓人更覺香氣撲鼻。多利熱情地拿起刀叉分給各位,歡樂的氣氛在河流旁蔓延。
達烏利亞國際自然保護區的兩位工作人員也加入了這頓野餐,他們帶來了白酒與大家分享。品嘗著美酒和美食,大家也再度分享起了解到的候鳥在不同國度的生活境況。
也許,兩國人民的共同熱愛,也是小天鵝 " 晨晨 " 和小伙伴們不惜長途跋涉數千里、往返于北極和洞庭湖之間的重要因素。
瀟湘晨報記者章楊梓昕
爆料、維權通道:應用市場下載 " 晨視頻 " 客戶端,搜索 " 幫忙 " 一鍵直達 " 晨意幫忙 " 平臺;或撥打熱線 0731-85571188。政企內容服務專席 19176699651。
頭條 23-05-29
頭條 23-05-29
頭條 23-05-29
頭條 23-05-29
頭條 23-05-29
頭條 23-05-29
頭條 23-05-29
頭條 23-05-29
頭條 23-05-29
頭條 23-05-29
頭條 23-05-29
頭條 23-05-29
頭條 23-05-29
頭條 23-05-29
頭條 23-05-29
頭條 23-05-29
頭條 23-05-29
頭條 23-05-29
頭條 23-05-29
頭條 23-05-29
頭條 23-05-29
頭條 23-05-28
頭條 23-05-28
頭條 23-05-28
頭條 23-05-28
頭條 23-05-28
頭條 23-05-28
頭條 23-05-28
頭條 23-05-28
頭條 23-05-28
頭條 23-05-28
頭條 23-05-28
頭條 23-05-28
頭條 23-05-28
頭條 23-05-28
頭條 23-05-28
頭條 23-05-28
頭條 23-05-28
頭條 23-05-28
頭條 23-05-27
頭條 23-05-27
頭條 23-05-27
頭條 23-05-27
頭條 23-05-27
頭條 23-05-27
頭條 23-05-27
頭條 23-05-27
頭條 23-05-27
頭條 23-05-27
頭條 23-05-27
頭條 23-05-27
頭條 23-05-27
頭條 23-05-27
頭條 23-05-27
頭條 23-05-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