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資料圖)
近日,有網友反映,重慶熱門打卡地白象居謝絕參觀,現場有 " 居民住宅,謝絕參觀 " 字牌。社區居委會回應,系居民自發組織。白象居共 24 層,無電梯,諸多影視劇曾在此取景。
網絡配圖
既有年代感又有審美感,既有煙火氣息也有 " 詩和遠方 ",讓白象居成為山城重慶的典型社區,受到一些影視劇組的青睞。隨著影視劇的熱播,白象居逐漸成為熱門打卡地。
在 " 流量社會 " 中,移動互聯網每時每刻都在生成無限的流量,并對人的情感和行為產生強大影響。一些人熱衷去網紅旅游點、熱門小區打卡,不僅是為了滿足精神訴求和情感需要,也是為了去爭取流量,從而進行社會表現和社會競爭并從中追名逐利。
讓客人吃閉門羹," 網紅小區謝絕參觀 " 是否背離了待客之道?在農業社會,人們安土重遷,社會流動是一種堅固、沉重、形狀明確的固體狀態," 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 不僅頻次低,也不會對主人一家造成過多的干擾。然而,在現代社會,出行更加便捷高效,社會流動是一種柔軟、輕靈、千姿百態的液體狀態;到網紅小區打卡的陌生人并非一個兩個,而是一群又一群、一波又一波。
網友來熱門打卡地不僅有助于增加小區的流量,也有助于增加一個城市的美譽度,小區居民為何要采取一種區隔、排斥的態度?一方面,網友過于頻繁的參觀,難免會影響小區的平靜與安寧;另一方面,前來參觀的網友個人素質難以保證,也可能給小區帶來風險隱患。更為關鍵的是,這樣的小區原本并非所有人共享的公共空間,而是居民的 " 小區是我家 "。因此," 網紅小區謝絕參觀 " 合情合理。
對于網友們而言,熱門打卡地是看熱鬧、看新奇和引流的地方;對于居民來說,小區不僅是生活場所,也是精神家園,小區的秩序與環境直接關系到居民的獲得感與幸福感。一些網友特別是網絡主播在別人的小區里無禁忌、無界限地恣意放縱、拍攝視頻,不可避免會引發居民的反感與抵觸;正所謂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每個人都需要多一些換位思考的理解和將心比心的體諒。
居民小區并非旅游景點,社區治理規范同樣有權對盲目無序的參觀說 " 不 "。" 網紅小區謝絕參觀 " 猶如一面鏡子,提醒和啟發人們——別人家的小區雖好,但卻不能 " 想進就進 "。與其被獵奇心理和流量誘惑所驅動,還不如保持健康、平和的心態;即使要進入他人的小區,也要遵循對方的規矩,在參觀的過程中保持審慎與克制,盡量避免給小區居民帶來不便與干擾。只有心中多一些界限與分寸,陌生人之間才能更好相處。
頭條 23-05-28
頭條 23-05-28
頭條 23-05-28
頭條 23-05-28
頭條 23-05-28
頭條 23-05-28
頭條 23-05-28
頭條 23-05-28
頭條 23-05-28
頭條 23-05-28
頭條 23-05-28
頭條 23-05-28
頭條 23-05-28
頭條 23-05-28
頭條 23-05-28
頭條 23-05-28
頭條 23-05-27
頭條 23-05-27
頭條 23-05-27
頭條 23-05-27
頭條 23-05-27
頭條 23-05-27
頭條 23-05-27
頭條 23-05-27
頭條 23-05-27
頭條 23-05-27
頭條 23-05-27
頭條 23-05-27
頭條 23-05-27
頭條 23-05-27
頭條 23-05-27
頭條 23-05-27
頭條 23-05-27
頭條 23-05-27
頭條 23-05-27
頭條 23-05-27
頭條 23-05-27
頭條 23-05-27
頭條 23-05-27
頭條 23-05-26
頭條 23-05-26
頭條 23-05-26
頭條 23-05-26
頭條 23-05-26
頭條 23-05-26
頭條 23-05-26
頭條 23-05-26
頭條 23-05-26
頭條 23-05-26
頭條 23-05-26
頭條 23-05-26
頭條 23-05-26
頭條 23-05-26
頭條 23-05-26
頭條 23-0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