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G60 科創云廊。
從一條國家級高速公路,到橫貫長三角的創新廊道——短短 5 年,"G60" 這個名字,因為滬蘇浙皖的共同努力,從而被 " 高濃度注入 " 科技創新和協同發展的新內涵。昨天,長三角 G60 科創走廊科創生態建設大會在滬舉行,通過與會專家學者、企業家、投資人的講述,G60 科創走廊大步沖刺世界級創新集群的成功實踐和背后 " 密碼 " 得到了深度解析。
競逐新一輪科技產業革命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今年是長三角一體化發展上升為國家戰略 5 周年,也是滬蘇浙皖九城市攜手共建長三角 G60 科創走廊 5 周年。5 年來,堅持科技創新和制度創新雙輪驅動,G60 科創走廊的資源要素配置能力、服務輻射帶動能力顯著加強,在關鍵核心技術上取得一批重要成果。用與會的科技部副部長相里斌的話說,G60 科創走廊已成為長三角發展活力最大、開放程度最高、創新能力最強的城市群,走出了一條科創引領轉型發展的新路徑。
就在此次科創生態建設大會舉辦前夕,上海市科學學研究所對 5 年來 G60 科創走廊所取得的創新成果作了系統梳理。所長石謙昨天發布相關研究報告時表示,目前 G60 科創走廊九城以占全國 1/24 的人口、1/120 的面積,貢獻了全國 1/15 的 GDP(國內生產總值)。而自啟動建設以來,九城高新技術企業占全國的比重,從 1/12 上升到 1/8,經營主體從 1/18 上升到 1/15,登陸科創板企業占全國 1/5,專精特新 " 小巨人 " 企業增長近 3 倍。結合國家智庫賽迪研究院的評估,G60 科創走廊的綜合發展水平已接近國際創新集群水平。
更具體地說,在基礎研究和關鍵技術領域,G60 科創走廊正在克隆猴、量子通信、" 人造太陽 "、大硅片等領域持續涌現重大原始創新成果,在一些 " 卡脖子 " 領域實現新突破。九城的 PCT(國際專利)申請數增長 1.6 倍,占全球比重達 2.85%;九城總體研發強度達 3.55%,遠超全國平均水平,特別是在 G60 科創走廊的策源地上海松江,研發強度更是超過 7%,其中 88% 的研發投入來自企業。
作為這幾年 G60 科創走廊創新能力快速躍升的見證者和貢獻者,落戶于松江的 G60 腦智科創基地相關負責人昨天表示,對標成為有能力引導全球前沿研究的科研機構,腦智基地首期建設十分順利,目前已吸引到一批國際一流的人才和團隊,確立了國際化、團隊化的科研推進平臺體系。創辦國內首個 " 硬科技 " 天使基金,并在長三角投資孵化超過 130 家初創企業的中科創星聯席 CEO 米磊表示,通過 G60 科創走廊的實踐,相信在競逐新一輪科技產業革命誕生地的進程中,長三角是最佳的候選地。
創新成為鏈接彼此的重要紐帶
學科交叉、全鏈變革、大跨度協同——這是新一輪全球科技和產業革命的鮮明特點。與之對照,G60 科創走廊有責任、也有能力順應趨勢,抓住機遇,在打造跨域協同的創新生態方面走出一條新路。
談到創新生態之變,江蘇、浙江、安徽的相關代表都用切身體會,讓外界感受到 " 長三角 " 正變得越來越 " 小 "、越來越緊密。蘇州市代表透露,他昨天一早出發來上海開會,全程耗時不到一個小時,非??旖?;合肥市相關代表坦言,受益于長三角在科創領域的 " 組團式前進 ",許多頭部企業都選擇到合肥建設研發中心," 因為有了上海的龍頭帶動,企業感覺落戶合肥就是落戶長三角 ";而杭州的與會代表說,一方面,上海的人才支撐了阿里、網易等的發展,反過來,杭州的頭部企業也紛紛在上海設立研發總部,創新由此成為連接彼此重要的紐帶。
總結過去 5 年 G60 在區域協同創新方面的成果時,石謙說,G60 沿線九城目前已推出科學儀器開放共享、創新券通用通兌等做法,建設了 "G60 科創云 " 平臺,組建了科技成果轉化聯盟,設立了全國首個跨區域知識產權行政保護中心。值得一提的是,通過共同努力,百億元規模的 G60 科創走廊科技成果轉化基金成功設立,并穿透了九城市財政。這充分證明,牽引創新成果的一大動力,就是改革突破的勇氣。
對于跨域協同創新生態的價值,企業的感受可能更加直接。光網絡領域領軍企業欣諾通信目前與長三角許多企業建立了合作關系,董事長謝虎說,通信產業鏈條很長,但在長三角,從最上游的芯片、模塊,到下游的設備和網絡運營,各個環節、各類企業都聚集得十分齊備,使得他們能很方便地與上下游對接,進而服務全國。
一批重大利好有望落地九城市
根據國家六部委 2021 年印發的相關建設方案,到 2025 年,G60 科創走廊要基本建成具有國際影響力的科創走廊。與此對照,目前 G60 科創走廊建設相當于是 " 棋到中盤 "。為進一步加快建設,確保目標落實落地,國家和長三角正籌劃推出新舉措。
昨天會上透露,在國家層面,下一步將在 G60 科創走廊更系統地謀劃一體化、前瞻性科技布局,加大制度供給,主要將建設 " 長三角科技創新共同體 ",研究出臺 " 科創走廊聯合攻關方案 ",建設國家級技術創新中心、產業創新中心等國家級科創平臺。針對暢通科技與金融循環、引導高層次人才集聚、完善跨地區成果轉化引導基金等話題,相關部委和長三角也將進一步深化改革,出臺政策,并擴大受益面。石謙評價認為,上述 " 禮包 " 可以說是對 G60 科創走廊的重大利好。
在長三角本地,一批新的制度創新也已 " 箭在弦上 "。本次大會上,圍繞優化營商環境、建設高水平人才高地、打造產融結合示范區等,3 份全新的一體化協同文件被遞交給九城作書面審閱,待完善后就將發布。此外,復旦大學、上海交通大學、同濟大學、華東師范大學等 11 所高校與 G60 科創走廊就教育科技人才融合發展簽署協議,這或許將全面開啟高水平大學支持 G60 科創走廊發展的新階段。
令人期待的前景,自然會吸引頭部企業加碼 G60。昨天,8 個要素集聚項目、10 個跨區域合作項目在現場完成簽約,涉及產業、學術、金融等多個領域。其中,國內科學儀器和分析檢測領軍企業海能集團與松江區簽約,將在此建設地區總部。執行董事徐淵表示,G60 科創走廊擁有頂尖的科創環境、完善的產業規劃,而且已形成科學儀器產業急需的交叉型人才矩陣。這些 " 土壤 ",加上松江區給予企業的 " 呵護式 "" 擁抱式 " 營商服務,海能集團有信心打破海外對高端科學儀器的壟斷,盡快成為世界一流分析儀器企業。
作者:張懿
編輯:施薇
攝影:邢千里
* 文匯獨家稿件,轉載請注明出處。
頭條 23-05-26
頭條 23-05-26
頭條 23-05-26
頭條 23-05-25
頭條 23-05-25
頭條 23-05-25
頭條 23-05-25
頭條 23-05-25
頭條 23-05-25
頭條 23-05-25
頭條 23-05-25
頭條 23-05-25
頭條 23-05-25
頭條 23-05-25
頭條 23-05-25
頭條 23-05-25
頭條 23-05-25
頭條 23-05-25
頭條 23-05-25
頭條 23-05-25
頭條 23-05-25
頭條 23-05-25
頭條 23-05-25
頭條 23-05-25
頭條 23-05-25
頭條 23-05-25
頭條 23-05-25
頭條 23-05-25
頭條 23-05-25
頭條 23-05-25
頭條 23-05-25
頭條 23-05-25
頭條 23-05-25
頭條 23-05-25
頭條 23-05-25
頭條 23-05-25
頭條 23-05-25
頭條 23-05-25
頭條 23-05-25
頭條 23-05-25
頭條 23-05-25
頭條 23-05-25
頭條 23-05-25
頭條 23-05-25
頭條 23-05-25
頭條 23-05-25
頭條 23-05-25
頭條 23-05-25
頭條 23-05-25
頭條 23-05-25
頭條 23-05-25
頭條 23-05-25
頭條 23-05-25
頭條 23-05-25
頭條 23-0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