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圖 / 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 黃宙輝
近日,《家國情懷 跨山越?!獜V東僑批歷史文化展》在廣東華僑博物館開幕。
(相關資料圖)
本次展覽由廣東省人民政府僑務辦公室指導,廣東省檔案館、廣東華僑博物館、汕頭市潮汕歷史文化研究中心(汕頭市潮汕歷史文化研究會)、江門市博物館和梅州市客僑博物館共同主辦。
展示廣東僑批發展歷史
僑批,是指海外華僑通過海內外民間機構匯寄至國內,連帶家書或簡單附言的匯款和領取包裹的憑證,是一種信、匯合一的特殊郵傳載體,又稱 " 銀信 "。
僑批最遲產生于 19 世紀中后期,直至 1979 年僑批業務歸口中國銀行管理,歷時百余年。
一封僑批由批封、家信、匯款單、回批等部分組成,蘊含著豐富的歷史文化信息,真實記錄了華僑華人艱辛創業的歷程及身處異鄉仍心系家國的深厚情懷。
主辦方介紹,舉辦本次《家國情懷 跨山越?!獜V東僑批歷史文化展》,旨在深入挖掘廣東僑批蘊含的文化內涵,展示廣東僑批發展的歷史脈絡,大力弘揚粵僑精神,講好華僑故事。
展覽由 " 細說僑批 "" 匯通中外 "" 家國情懷 "" 海邦剩馥 " 四個部分組成,共展出圖片 300 余張,實物 170 余件(套)。
業內發現最早僑批展出
展覽現場展示了江門、汕頭、梅州等地的僑批實物藏品,其中有 56 件來自梅州市客僑博物館。
梅州市客僑博物館執行館長魏洪海介紹,這些藏品包括客家僑批使用的護封印、吉祥印、商號印、地名印等 20 件,梅州籍華僑謝紹宣水客證、僑批員張露芝證照 2 件,以及業內發現最早的一封僑批—— 1858 年印尼華僑溫辛德寄往梅縣的僑批,香港經營僑匯的商號印章 11 枚,抗日戰爭時期最重要的生命線 " 沙魚涌 " 和 " 駝峰航線 " 僑批等。
其中,現場展出的一塊清代梅州 " 悅信批局 " 牌匾十分珍貴。
" 此牌匾是我們館的鎮館藏品之一,在梅縣松口鎮附近搜集到,是目前僅存的清代批局牌匾。" 魏洪海告訴羊城晚報記者,該牌匾的材質為樟木,長 75 厘米、寬 39 厘米、厚 4 厘米。整塊牌匾以大紅油漆為底色," 悅信 " 商號及 " 批局 " 的楷書文字采用線條勾勒淺刻工藝雕刻而成,古樸大方且簡潔實用。
據介紹,僑批局,實際上就是僑信局。由于僑批局對華僑服務周到,信譽卓著,在清末至民國初期幾乎壟斷了華僑信件往來和匯款帶物的業務。
民國時期,在梅州地區經營僑批業務的主要商號有福記、友好、悅信、永德興、富通、榮興、大華公司等。" 悅信批局 " 牌匾也是證明梅州與海上絲綢之路有著千絲萬縷關系的重要物證。 ( 更多新聞資訊,請關注羊城派 pai.ycwb.com )
來源 | 羊城晚報 · 羊城派
責編 | 劉星彤
校對 | 馬曼婷
頭條 23-05-24
頭條 23-05-24
頭條 23-05-24
頭條 23-05-24
頭條 23-05-24
頭條 23-05-24
頭條 23-05-24
頭條 23-05-24
頭條 23-05-24
頭條 23-05-24
頭條 23-05-24
頭條 23-05-24
頭條 23-05-24
頭條 23-05-24
頭條 23-05-24
頭條 23-05-24
頭條 23-05-24
頭條 23-05-24
頭條 23-05-24
頭條 23-05-24
頭條 23-05-24
頭條 23-05-24
頭條 23-05-24
頭條 23-05-24
頭條 23-05-24
頭條 23-05-24
頭條 23-05-24
頭條 23-05-24
頭條 23-05-24
頭條 23-05-24
頭條 23-05-24
頭條 23-05-24
頭條 23-05-24
頭條 23-05-24
頭條 23-05-24
頭條 23-05-24
頭條 23-05-24
頭條 23-05-24
頭條 23-05-24
頭條 23-05-24
頭條 23-05-24
頭條 23-05-24
頭條 23-05-24
頭條 23-05-24
頭條 23-05-24
頭條 23-05-24
頭條 23-05-24
頭條 23-05-24
頭條 23-05-24
頭條 23-05-24
頭條 23-05-24
頭條 23-05-24
頭條 23-05-24
頭條 23-05-24
頭條 23-05-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