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資料圖)
現代快報訊(記者 李娜)雷鋒出差一千里,好事做了一火車。在南京新市民中有一名始終以雷鋒為榜樣的人,在南京的 13 年時間里,他累計做好事百余次,他的名字叫張宇。近日,他因一次 " 誤會 " 收到了違法通知單,在處理過程中,竟然讓一名此前被他救助過的傷者恢復了受傷時的記憶,并送來了感謝信。
△張宇(左)
張宇是淮安人,出生于 1989 年,他的身份有點多,是江蘇淮宇環保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來南京創業多年,他是 "2020 年江蘇好青年 ",也是 " 淮安市第五屆道德模范 "" 淮安好人 ",還曾多次受到南京市公安局、南京市見義勇為基金會的表彰獎勵。
5 月 18 日,張宇的手機上收到一條 " 違法通知 ",顯示他在南京江寧天元東路開源路附近闖了紅燈。看到地點,他想起這是一次因禮讓救護車導致的違法行為,當時他還撥打 122 報警電話備過案。想到那時后面還有其他車輛跟他一起闖了紅燈,是不是也會一起受罰呢?張宇較真起來。經過多方核查,最終公安交警部門發現,原來因為當天接警量太多,工作人員漏登記了,當即取消了對他處罰,向他誠懇道歉后并聘請他為交警 " 監督員 "。
巧合的是,在處理這件事的過程中,張宇的一條朋友圈引起了其中一名好友的關注。這名好友名叫張彩華,也曾是他見義勇為的救助對象之一。2021 年 12 月 17 日,張宇在路過南京鼓樓區丹鳳街時,發現兩輛快速行駛的電動車狠狠相撞,外賣騎手沒事,但另外一輛電動車的中年女士重重摔在地上,滿頭是血,電動車還壓在身上。張宇趕緊靠邊停車后沖進了人群,進一步看清現場后,他一邊撥打 120 電話,一邊奔向受傷的女士,移開電動車,掐人中、掐虎口進行急救,為傷口止血,事后又將女士的物品妥善交給處警的民警 ……
" 由于傷勢較重,經過長期醫治,雖然身體逐漸康復,但記憶力大不如前,事發當天的情況我幾乎想不起來。但看到您發的朋友圈信息,說為給救護車讓路主動變道時,我一瞬間恢復了當時的記憶,想起了當時您救我的一幕幕場景。" 張彩華在感謝信中解釋了一年多來沒有及時聯系張宇的原因。
現代快報記者了解到,這場事故導致張彩華記憶力受損、面部多處骨折、鎖骨骨折、4 根肋骨骨折 …… 當天發生的事情已經全然不知。但在此次恢復記憶后,張彩華立即制作了錦旗,寫下感謝信,并主動聯系南京玄武門派出所為張宇申報見義勇為," 不僅是感謝您救我,更是感謝您時刻救助他人的義舉!"
張宇出生在江蘇漣水農村一個普通的家庭里,在長輩的教育下,他從小就知曉 " 行善行孝 " 的道理。2015 年冬季,面對南京秦淮區一加油站附近一輛著火的卡車,他毫不猶豫拎起車上的滅火器沖上去救火,為消防官兵的到來爭取了寶貴時間。2018 年他在南京鼓樓區遇到兩名揮刀行兇的歹徒,冒著生命危險勇敢上前營救了身中數刀的受害者。2020 年乘坐出租車時,他在后排發現了一名安徽籍農民工丟失的 6.4 萬元工資,及時報警并還給對方。還是 2020 年,他在南京鼓樓區金陵小區附近發現兩條斷落的電纜,在雨中支撐了一個多小時,供往來行人、車輛安全通過。
" 一個人做點好事并不難,難的是一輩子做好事。" 來南京打拼的這些年,張宇累計經歷了見義勇為、拾金不昧、扶危救困、協警破案、做好事善事和志愿服務等達百余次,贏得了社會的廣泛贊譽。(受訪者供圖)
(編輯 王鵬)
頭條 23-05-24
頭條 23-05-24
頭條 23-05-24
頭條 23-05-24
頭條 23-05-24
頭條 23-05-24
頭條 23-05-24
頭條 23-05-24
頭條 23-05-24
頭條 23-05-24
頭條 23-05-24
頭條 23-05-24
頭條 23-05-24
頭條 23-05-24
頭條 23-05-24
頭條 23-05-24
頭條 23-05-24
頭條 23-05-24
頭條 23-05-24
頭條 23-05-24
頭條 23-05-24
頭條 23-05-24
頭條 23-05-24
頭條 23-05-24
頭條 23-05-24
頭條 23-05-24
頭條 23-05-24
頭條 23-05-24
頭條 23-05-24
頭條 23-05-24
頭條 23-05-24
頭條 23-05-24
頭條 23-05-24
頭條 23-05-24
頭條 23-05-24
頭條 23-05-24
頭條 23-05-24
頭條 23-05-24
頭條 23-05-24
頭條 23-05-24
頭條 23-05-24
頭條 23-05-24
頭條 23-05-24
頭條 23-05-24
頭條 23-05-24
頭條 23-05-24
頭條 23-05-24
頭條 23-05-24
頭條 23-05-24
頭條 23-05-24
頭條 23-05-23
頭條 23-05-23
頭條 23-05-23
頭條 23-05-23
頭條 23-05-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