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說個一句話新聞:
最近,國泰航空的乘務(wù)員集體歧視不善英文的中國乘客。
(資料圖)
打下這句話后,我還反復(fù)推敲了一下,有沒有夸大?有沒有以偏概全?但結(jié)論是,這話沒問題。
一家中國香港的航空公司,一群明明聽得懂中文的雇員,卻非要取笑乘客只會中文——要是不了解國情的人怕都聽不懂這個地獄笑話。
比如她們說:" 如果你不會用英文說毛毯,那你就得不到毛毯 ",然后缺心眼地集體哄笑。
還嘲笑乘客把毯子 blanket 錯說成了地毯 carpet:"carpet?carpet 是在地上的。"
這些乘務(wù)員呈現(xiàn)出的狀態(tài),就是:我忍受你們說普通話的很久了。
二
先作一個小小聲明:此時此刻發(fā)這樣一篇東西,國泰航空的萬一看到,或許還會不服,覺得又一個 " 蹭熱點 " 的。
我想說,那是高看你家公司了。
之前寶馬 mini 冰淇淋事件,那么大的熱點,我半個字也沒有蹭。國泰航空總沒有寶馬的個頭大,總沒有寶馬的公眾知名度高。
因為 mini 冰淇淋那件事,看來看去,我仍然覺得不是很有必要無限上綱。
毫無疑問,只要沾上 " 歧視 " 二字,流量就是最大的。但熟悉的朋友就知道,我個人對于所謂 " 歧視 " 的話題從來不熱心,都是持心大、看得開的態(tài)度。
我個人也從來不喜歡有事沒事鬧 " 抵制 "。大家看歷史文章,有幾篇是吆喝 " 抵制 " 的?非常少。事實上,有許多的抵制,本身就比它們所抵制的那件東西更可笑。
就因為我這一份心大、看得開,還被不少 " 愛國博主 " 說是崇洋。
然則,心大,不等于說分不清是非,不等于聽不懂惡意。
三
說說重點。國泰航空,是香港的航司,不要聽名字誤以為是泰國的。它和人家 " 薩瓦迪卡 "" 哉煙煙 " 沒半毛錢關(guān)系。
這公司過去幺蛾子還不少,最早可以上溯到女空乘和男機(jī)師的艙內(nèi) " 碧海潮生曲 " 事件。
關(guān)于這一次被訴歧視,我想講兩個細(xì)節(jié):
第一,這些乘務(wù)員明明聽得懂普通話。
有一個細(xì)節(jié)是,在那段錄音里,她們自己都明確說了句普通話:" 毛毯。"
明明聽得懂,卻偏要聽不懂,非要乘客說出 blanket,否則不給毯子。真不是一般的矯情。
第二個細(xì)節(jié),這些乘務(wù)員的取笑、扯犢子,多半不只是三句兩句,而應(yīng)當(dāng)是已持續(xù)很久了,否則乘客也不會忍無可忍而去錄音,也不可能一錄就中。我這個推測,應(yīng)該沒毛病。
拿小說打比方,你感受一下這有多膈應(yīng)。好比少林方丈非讓客人都得說河南話,已經(jīng)很搞笑了。
但這還不是更搞笑的,更搞笑的是少林方丈接待一幫華山客人,卻歧視別人不會說波斯話。
對中土客人是何等鄙棄,對波斯是何等愛慕啊。
四
有一點還必須要強調(diào),我看見各方報道幾乎無一例外,都表述成:國泰航空歧視 " 非英語 " 乘客。
這不對。被歧視的是 " 非英語 " 乘客嗎?
試想,假如乘客說的是法語、德語,又或是西語、阿語,甚至是梵語、瑪雅語、吐火羅文,會遇到嘲笑嗎?相信各位心里都有答案,不會。
所以被歧視的根本不是什么 " 非英語 " 乘客,而就是中文乘客,或者說就是內(nèi)地普通話乘客。
故此,談不上 " 抵制 ",但個人建議,能不坐國泰航空,就不要坐國泰航空。就好比能不坐美聯(lián)航,就不要坐美聯(lián)航。選擇那么多,何必非去找不痛快呢。
說實話,內(nèi)地航司的設(shè)施設(shè)備未必最奢華,餐食未必最花哨,但服務(wù)卻往往是好的,也比較好溝通。
就比如放行李——聲明我從來不會主動讓女乘務(wù)員去抬箱子——但許多境外航司,如果你讓乘務(wù)員幫放行李,哪怕你是個姑娘、力氣不足,搞不好對方都瞪你一眼,覺得你矯情。
那么為什么不多選擇國內(nèi)服務(wù)好的航司呢?
五
最后,關(guān)于那幾位國泰航空的乘務(wù)員。
想不到日常上一個班,還這么多小心思啊。
并不想往政治話題上去扯,我們就回歸到人情本身吧:幾個受過教育的現(xiàn)代人,打扮周正的女士,怎么陷溺在這種庸俗的鄙視鏈中,沉浸在這種齷齪的小心思里,無法自拔?
每天都在飛越五湖四海,遍歷大洲大洋,怎么內(nèi)心卻狹隘得像個澡盆子一樣?
國泰航空這個企業(yè)文化是咋回事,我不很相信是偶然的。畢竟什么籠子長什么鳥。
眾所周知,大多數(shù)乘務(wù)員其實很不容易,工作壓力挺大,平時作精乘客也不少。我自己就見過好些個,以前寫過,不贅述。
我還聽說有客人要求番茄汁里放鹽,讓乘務(wù)員手動一直搖半小時,搖到實驗室級別的均勻度才行。這乘客前世怕不是個打蛋器成精。
那么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嘛。
金庸的英文那么好,一樣會好好和國人說普通話。碰上說粵語的朋友,金庸也會說粵語,盡管說得不太好。
一個很簡單的道理:但凡滿腦子都是鄙視鏈的人,一定是被鄙視鏈傷害了的可憐人。
自信的人根本不用切割,心虛的人才會隨時著急切割。
時刻擔(dān)心被鄙視,才會愈發(fā)擁抱鄙視鏈,揮舞鄙視鏈,拼命在鄙視鏈里捧高踩低卡身位。
說白了,在飛機(jī)上這種工作場合,和同伴一起加入嘲笑合唱,不過是又一次給自己壯膽:
我不熱愛我的工作。
我害怕自己根本不像自以為的那樣優(yōu)越。
我甚至擔(dān)心我一無是處。
所以哈哈哈她們居然不會說 blanket!
毛毯?哈哈好土。
我會說 blanket!
頭條 23-05-24
頭條 23-05-24
頭條 23-05-24
頭條 23-05-24
頭條 23-05-24
頭條 23-05-24
頭條 23-05-24
頭條 23-05-24
頭條 23-05-24
頭條 23-05-24
頭條 23-05-24
頭條 23-05-24
頭條 23-05-24
頭條 23-05-24
頭條 23-05-24
頭條 23-05-24
頭條 23-05-24
頭條 23-05-24
頭條 23-05-24
頭條 23-05-24
頭條 23-05-24
頭條 23-05-24
頭條 23-05-24
頭條 23-05-24
頭條 23-05-24
頭條 23-05-24
頭條 23-05-24
頭條 23-05-24
頭條 23-05-24
頭條 23-05-24
頭條 23-05-24
頭條 23-05-24
頭條 23-05-24
頭條 23-05-24
頭條 23-05-24
頭條 23-05-24
頭條 23-05-24
頭條 23-05-24
頭條 23-05-24
頭條 23-05-24
頭條 23-05-24
頭條 23-05-23
頭條 23-05-23
頭條 23-05-23
頭條 23-05-23
頭條 23-05-23
頭條 23-05-23
頭條 23-05-23
頭條 23-05-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