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語片的未來在哪里,可能真的得看灣灣。
這些年臺灣涌現出的許多高分劇從選題、立意、人物塑造、敘述方式都不斷在讓人脫離對古早臺劇的刻板印象。
【資料圖】
而最近 Netflix 新推出的一部灣灣劇,精彩程度更是可以直接打到十顆星,毫無疑問又是一部華語劇集難得的新高度——
《人選之人:造浪者》
這部劇由《我們與惡的距離》的導演林君陽執導,影后謝盈萱主演,搭檔是金馬獎最佳新人陳姸霏。
短短八集里,囊括廢死、大選等社會關注話題,還是華語圈為數不多政黨幕僚的職人劇。
女主角翁文方(謝盈萱飾演)是一名公正黨的文宣,其主要工作就是為競選出謀劃策,也就是所謂的造浪者。
明面上她的職責是為候選人們創造舞臺,創造燈火,創造出你看到的,創造出你聽到的。
但實際上貼在她身上更大的標簽,是 " 臺灣地區公開出柜的女議員 "。
十個月前的她尋求連任時不幸落敗,之后才無奈進入中央黨部輔選擔當幕僚。
眾所周知,政治人物要紅要勝要贏得民心,少不了造浪者的影響。
而這份工作對人的要求十分嚴苛,既要事無巨細處理好候選人的各方雜事,又要懂得掌握輿論借風起勢。
比如,前段時間候選人林月真被狗咬傷這件小事被拍到上了新聞頭條,立馬變成了活脫脫一出羅生門事件。
新聞媒體嗅到血腥味就興奮躁動,不僅一群人圍在林月真家門口實時播報,甚至還請出專家來解讀狗為什么咬她。
翁文方召開了媒體招待會來澄清此事,還讓同事找到狗主人商量解決對策,費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把事件平息下去。
劇中關于民主政治本質的解讀一針見血,但最讓人動容的還是透過競選團隊背后探討的社會議題。
職場潛規則、性騷擾、女性力量、家庭關系、同性戀,每個部分單拎出來都是敏感內容,
可就是這部劇里它們不再有晦澀的隱喻,不再遮遮掩掩,而是清晰直白地把事實和道理剖開揉碎講清楚。
狗咬人事件剛結束,部門里又出了新的幺蛾子。
下屬張亞靜(王凈飾演)被組織部的男生騷擾,在反抗中把男人的胳膊搞脫臼了,于是兩個人都各自找自己領導告狀。
同樣的問題,組織部的男主任認為:我們小孫只是不懂跟女生相處,你們小女生怎么能打人呢?
而翁文方則堅持要申訴。
可真要走到申訴這一步,張亞靜又退縮了。
因為這不是她第一次遇到這種事,她知道反復訴說經歷最終還是會因為 " 沒證據 " 得不到處理結果。
原來,她和另一位候選人趙昌澤有過一段不為人知的地下戀情。
曾經在象牙塔里教書的大學老師趙昌澤,用學識見解征服了充滿理想的亞靜。
當窗外金黃色的光芒打在男人身上,那時候的趙老師在亞靜眼里無疑是迷人的。
她在明知自己的大學老師有家庭的情況下仍然選擇與他在一起,與他一起工作。
也因此當他們的關系被同事察覺時,她所有的努力都不被隨之忽視,她所取得的成績都被認為是用身體換來的。
而她的 " 愛人 " 利用她的愛不停給她畫大餅,同樣忽略了她對事業的追求。
而偽裝者很快就暴露了真實面目,從引誘到情感勒索,一步步展露出狡詐和猙獰。
女孩沉溺于一個成功男人在他成功的時刻展現出的柔軟和殷勤,但男人卻用了上位者對下位者的權力進行蠱惑欺壓,拍下私房照。
在她選擇分手后,這個趙立委因為擔心亞靜公開他們的曾經而拒絕刪除亞靜的裸照,以至于在后來的日子里,亞靜每天都要活在自己的裸照隨時可能被公開的恐懼里。
沒錯,這不是一個完美受害者的故事。
張亞靜也一度覺得自己活該,沒有資格討回公道,畢竟在那種情形下她算是 " 自愿 " 拍下那些不雅照片的。
說實話故事到這里,如果是大陸劇,下一步一定是要寫女生如何深陷輿論和設法擺脫指摘。
但這部劇好就好在它沒有,對比很多大陸劇喜歡把女領導塑造成冷血、強勢、自私的形象,這部劇告訴了觀眾:
女性友誼的底色其實是互助與團結,不是完美受害者也依然有資格為自己討回公道。
只有女性才能懂那種天性里就帶有的特殊情愫:
傾慕一個人時的怦然心動,被侵略時的緊張窘迫,與權力抗衡時的詫異與憤怒,期望得到平等溝通時的欲言又止,自我責備時的忐忑不安。
而當這些復雜的情愫透過鏡頭拍出來時,它呈現出來的就是最真實的女性處境。
利益紛爭中,翁文方埋怨過亞靜的不告知,卻從未想過放棄她,還一遍又一遍強調:" 不能就這么算了。"
而關于那女家庭分工的經典問題上,這部劇也給出了滿分答案。
在文方這組負責的造浪者團隊中,有一個叫家競的領導。
從世俗角度上說,他已經算是個很好的丈夫和爸爸了。
他很愛妻子和孩子,就連手機里給妻子存的名字都是 " 初戀 "。但是他的工作真的很忙,而且確實是他愿意為之獻身的很重要的工作。
因為工作問題,他和妻子出現了分歧。
在精心布置的燭光晚餐之下,家競擺出了服軟的姿態向妻子求和,并說出了:
" 這個家沒有你真的不行,拜托了。"
按照常見的國產劇邏輯,聽到這種看似溫情實則無恥的要求,一般情況下女主是不是會輕聲應合,然后做出救世主大無畏的表情替夫抗下家庭的瑣碎重活。
但這部劇里,妻子只是靜靜地等待丈夫說完,然后仍舊堅持搬回娘家的想法。
妻子告訴他:" 雖然家庭瑣事都是很小很小的事情,但它和臺灣的未來一樣重要。"
這段對話,不僅是非暴力溝通的最佳案例,且再次強調了:
在家庭的關系里不該總是去妥協和犧牲,如果非要有,也不能只是妻子一個人的事情。
因為她才不是誰的附庸和所謂 " 男人身后的女人。"
故事最后,候選人林月真辭退了組織里的性騷擾者,并給受害者送去了花束和慰問信,說:" 請等待這個社會追上你們的那一天 "。
而聽到這句話的亞靜問上司翁文方,你相信她嗎?
文方只是說:她也是女性。
同時跟亞靜說,她準備再次參選,因為 " 想要改變社會,就要找到自己戰斗的位置 ",而找到這個位置最快的方式,就是通過選舉。
諷刺的是,臺灣劇在努力從每一件平凡事里深剖窺探真實世界的時候,內陸卻因話題敏感,連可供討論的豆瓣詞條都被刪除。
同一個國家,同一種語言下看到這部劇的內容,很難不覺得有平行宇宙的錯覺。
這群被稱為造浪者的團體,用自己的力量將候選人推上浪尖。
但或許我們每一個人其實都是造浪者,只有浪起來,每一個聲音和故事才會被真正聽見看見。
羊毛戰記 | 埃及艷后 | 漂亮的戰斗
譙國夫人 | 乘風 2023 | 后浪 | 護心
甜小姐與冷先生 | 了不起的麥瑟爾夫人 5
外婆的新世界 | 5 月必看大片 | 全資進組
溫暖的甜蜜的 | 云襄傳 | 親愛壞蛋
插播一條重要消息:
親親們,大家好 !
我們最新上線了團購活動,
優惠多多,福利多多!
歡迎了解!
頭條 23-05-23
頭條 23-05-23
頭條 23-05-22
頭條 23-05-22
頭條 23-05-22
頭條 23-05-22
頭條 23-05-22
頭條 23-05-22
頭條 23-05-22
頭條 23-05-22
頭條 23-05-22
頭條 23-05-22
頭條 23-05-22
頭條 23-05-22
頭條 23-05-22
頭條 23-05-22
頭條 23-05-22
頭條 23-05-22
頭條 23-05-22
頭條 23-05-22
頭條 23-05-22
頭條 23-05-22
頭條 23-05-22
頭條 23-05-22
頭條 23-05-22
頭條 23-05-22
頭條 23-05-22
頭條 23-05-22
頭條 23-05-22
頭條 23-05-22
頭條 23-05-22
頭條 23-05-22
頭條 23-05-22
頭條 23-05-22
頭條 23-05-22
頭條 23-05-22
頭條 23-05-22
頭條 23-05-22
頭條 23-05-22
頭條 23-05-22
頭條 23-05-22
頭條 23-05-22
頭條 23-05-22
頭條 23-05-22
頭條 23-05-22
頭條 23-05-22
頭條 23-05-22
頭條 23-05-22
頭條 23-05-22
頭條 23-05-22
頭條 23-05-22
頭條 23-05-22
頭條 23-05-22
頭條 23-05-22
頭條 23-05-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