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3“巔峰使命”珠峰科考中,有一支科考隊伍,他們堅守在海拔6530米的冰芯鉆取點,面臨著狂風、極寒、極度缺氧的惡劣天氣,到5月19日凌晨第二支透底冰芯被成功鉆取出來,這也是珠峰地區鉆取的第五根透底冰芯。總臺記者也來到了冰芯科考營地,來看他們從6350米發回的報道。
(相關資料圖)
總臺記者 陳琴:現在我們是來到了珠峰海拔6350米的冰芯科考營地帳篷區域,這里其實是科學家們住宿的地方,現在時間是中午的12點,但是我們的科學家是進入了睡眠時間,因為他們是夜里干活,鉆取冰芯都是在夜里。
那么鉆取點是在哪里呢,就是您看到前面有一個黑色的點,那就是海拔6500多米的冰芯的鉆取營地。其實在十年前,我也曾經到過那里,為什么十年后我們的科學家還要繼續來鉆取?其實對于冰芯的鉆取,冰川科考是一個持續的事業。
總臺記者 陳琴:我們看到這些藍色的箱子裝的就是其實是冰芯,這就是寶貝,我們也了解到在昨夜今晨,他們也鉆取了一根透底的冰芯。
中國科學院西北生態環境資源研究院副研究員 陳鵬飛:冰芯小組還有七個人,我們現在已經鉆取了一支透底冰芯,長度是118.7米。現在正在鉆取第二支冰芯。
從6350米的科考營地到6530米的冰芯鉆取點,徒步要經過冰塔林,甚至冰裂隙。科考隊員們用手機記錄了大風吹翻帳篷、穿越冰裂隙、考察冰洞等科考過程。
冰芯是研究青藏高原氣候環境變化的密碼。科學家通過鉆取冰芯,從而分析研究里面包含的穩定同位素、氣溶膠等,研究珠峰的環境變化。科考隊員第一次穿越了這個長達十幾米的巨大冰洞。
十年前,總臺記者也曾跟隨康世昌團隊在6530米的冰芯鉆取點蹲點記錄,當時鉆取了3根總長為300米的冰芯,其中一根是目前我國科考隊在珠峰冰川鉆取的最長透底冰芯,長達142米。
今年參加“巔峰使命”珠峰科考的冰芯鉆取團隊5月1日再次來到這里。
記者:為什么還要繼續鉆取呢?
中國科學院西北生態環境資源研究院副研究員 陳鵬飛:其實每年都會有一些新的指標出現,比如硝酸鹽的同位素,氮氧同位素,還有新型的污染物,比如說微塑料等等。
記者:當打透第一根冰芯的時候是什么感覺?
中國科學院西北生態環境資源研究院副研究員 陳鵬飛:一根透底冰芯其實就是很成功的一個科考經歷了。
(總臺記者 陳琴 強久 趙耀)
頭條 23-05-22
頭條 23-05-22
頭條 23-05-22
頭條 23-05-22
頭條 23-05-22
頭條 23-05-22
頭條 23-05-22
頭條 23-05-22
頭條 23-05-22
頭條 23-05-22
頭條 23-05-22
頭條 23-05-22
頭條 23-05-22
頭條 23-05-22
頭條 23-05-22
頭條 23-05-22
頭條 23-05-22
頭條 23-05-22
頭條 23-05-22
頭條 23-05-22
頭條 23-05-22
頭條 23-05-22
頭條 23-05-22
頭條 23-05-22
頭條 23-05-22
頭條 23-05-22
頭條 23-05-22
頭條 23-05-22
頭條 23-05-22
頭條 23-05-22
頭條 23-05-22
頭條 23-05-22
頭條 23-05-22
頭條 23-05-22
頭條 23-05-22
頭條 23-05-22
頭條 23-05-22
頭條 23-05-21
頭條 23-05-21
頭條 23-05-21
頭條 23-05-21
頭條 23-05-21
頭條 23-05-21
頭條 23-05-21
頭條 23-05-21
頭條 23-05-21
頭條 23-05-21
頭條 23-05-21
頭條 23-05-21
頭條 23-05-21
頭條 23-05-21
頭條 23-05-21
頭條 23-05-21
頭條 23-05-21
頭條 23-05-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