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南行兮
(相關資料圖)
我給大家聊聊 " 咂水棒 " 和 " 蔸腦殼 "。
泡了水的樹,就叫咂水棒。因為長時間泡著,木頭的縫隙里都是水,就算在太陽底下暴曬,也是潮乎乎的,糟朽不堪,沒什么大的用處。
埋在土深處的樹蔸,挖出來像一個須發畢張的頭,所以就叫蔸腦殼。蔸腦殼幾十年沉浸在地里,短時間無法脫水。在沒有電鋸油鋸的年代,也很不容易劈開,只能慢慢陰干。陰干的蔸腦殼半干半濕,又沉又硬。
咂水棒和蔸腦殼的特性,使得他們很不容易快速被燒掉,最適合用來保存火種。
燒火的最主要工具,其實不是灶或者爐子,而是烤火的火坑。火坑又叫火塘、地坑、灰坑,它的組成很簡單,在地上挖一個圓形或方形的坑,支上燒火的三腳架,就可以了。四面敞開的火坑,可以依靠三角架,在周圍肆意添柴,燒出來又大又旺的火。
木柴燃燒落下來的火紅的灰燼,我們叫 " 子母灰 "。灰由柴誕下,柴是母,灰是子,這個名字起得形象。
家里有人的時候,火坑總是烈火干柴,噼里啪啦的燒著,但是人要到地里干活,就要考慮火種的問題了。
很早的時候沒有打火機,或者有也不多,要非常注意別讓火坑熄滅。因為火坑一旦沒了火,燒水做飯成為麻煩,還會被視為一種不好的兆頭。
而保留火種,就要用到沒什么大用處的咂水棒或者蔸腦殼。臨出門前,把咂水棒、蔸腦殼給它燒燃,這東西水汽大,燒不起來明火,但火星密密茬茬,柴煙絲絲裊裊,經久不絕。咂水棒、蔸腦殼燒上以后,就可以把干柴撤了,將坑里熾熱滾燙的子母灰從邊緣細細鏟上去,包住它們。子母灰溫度高,可以幫助蒸發一部分水,進行助燃,燃燒的部分又可以持續為子母灰保持溫度。這樣,潮乎乎的咂水棒、蔸腦殼就可以始終蘊藏著綿綿不絕的火種。
爺爺將這個動作稱為 " 隕 ",他常常說 " 把火隕到,莫讓它掉種噠 "。
咂水棒、蔸腦殼隕著火種,屋子上空飄著不滅的柴煙還可以防盜,因為看到家里有火,小偷就不敢輕易出動。
大人小孩無論誰先回家,挖開子母灰,用干草引火柴對著咂水棒、蔸腦殼的火頭一吹,一火坑熊熊大火,立馬還原。柴火升騰,咂水棒和蔸腦殼功成身退,被拖在后面,等待下一次的挺身向前。
世間所有的東西都在無用與大用之前巧妙轉換,沒有什么是一無是處,也沒有什么是無法出頭。咂水棒和蔸腦殼是這樣,人,也是。
來源:知乎
頭條 23-05-15
頭條 23-05-15
頭條 23-05-15
頭條 23-05-15
頭條 23-05-15
頭條 23-05-15
頭條 23-05-15
頭條 23-05-15
頭條 23-05-15
頭條 23-05-15
頭條 23-05-15
頭條 23-05-15
頭條 23-05-15
頭條 23-05-15
頭條 23-05-15
頭條 23-05-15
頭條 23-05-15
頭條 23-05-15
頭條 23-05-15
頭條 23-05-15
頭條 23-05-15
頭條 23-05-15
頭條 23-05-15
頭條 23-05-15
頭條 23-05-15
頭條 23-05-15
頭條 23-05-15
頭條 23-05-15
頭條 23-05-15
頭條 23-05-15
頭條 23-05-15
頭條 23-05-15
頭條 23-05-15
頭條 23-05-15
頭條 23-05-15
頭條 23-05-15
頭條 23-05-15
頭條 23-05-15
頭條 23-05-15
頭條 23-05-15
頭條 23-05-15
頭條 23-05-15
頭條 23-05-15
頭條 23-05-15
頭條 23-05-15
頭條 23-05-15
頭條 23-05-15
頭條 23-05-15
頭條 23-05-15
頭條 23-05-15
頭條 23-05-15
頭條 23-05-15
頭條 23-05-15
頭條 23-05-15
頭條 23-05-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