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剛剛過去的一周,中國車市發生了哪些大事?國六 B 確定 7 月開始執行,不延期;第一家盈利的新勢力車企,理想汽車一季度繼續盈利;愛馳汽車員工討薪,又一家新勢力 " 經營困難 ";單踏板模式存在安全隱患,特斯拉中國 OTA 召回超百萬輛車。
國六 B 確定實施,不延期
(相關資料圖)
生態環境部官網顯示,工信部等 5 部門發布 " 關于實施汽車國六排放標準有關事宜的公告 "。根據公告,自 2023 年 7 月 1 日起,全國范圍全面實施國六排放標準 6B 階段,禁止生產、進口、銷售不符合國六排放標準 6B 階段的汽車。
根據 2016 年環境保護部、國家質檢總局等部門聯合發布的《輕型汽車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測量方法(中國第六階段)》,自 2020 年 7 月 1 日起正式實施國六標準。
新標準中也規定,國六標準的實施分為 A、B 兩個階段,第一階段從 2020 年 7 月 1 日起,執行國六 A 標準。第二階段從 2023 年 7 月 1 日起,不能銷售、注冊、上牌低于國六 B 標準的汽車。A、B 兩個階段,簡而言之,就是國六 B 標準相比國六 A 對于環保的要求更加嚴苛。
今年,隨著新能源汽車銷量的快速增長,不少還處于國六 A 階段的燃油車型銷售受到影響,堆積了不少庫存。不少專家與行業協會都在呼吁延期實施國六 B 標準,隨著公告的發布,延期不再現實。
對于經銷商與傳統車企而言,這一兩個月的經營壓力很大,但又是意料之中的。7 月 1 日開始的國六 B 標準,早已是事實,延期不過是期望。對消費者而言,從現在到 6 月底的這一段時間,是一個不錯的購車時機。
理想汽車繼續保持盈利
5 月 10 日,理想汽車公布了 2023 年第一季度財報。數據顯示,一季度理想汽車共實現營收 187.9 億元,同比增長 96.5%,再創歷史新高;實現凈利潤 9.34 億元,而 2022 年第一季度的凈虧損為 1090 萬元。
2023 年的一季度,是理想汽車保持盈利的第二個季度,據理想汽車自己預測,2023 年第二季度營收將繼續增長。理想汽車的財報成績,似乎也預示著一件事;" 新勢力車企,成了 "。
相比其他新勢力車企,理想汽車率先實現盈利,可以說做對了一件事,那就是為特定客戶群體造車。
在一眾新勢力車企都在 " 押寶 " 純電時,理想汽車選擇了 " 增程式 ",這樣就可以滿足更多的出行場景。更重要的是,理想汽車押寶了當前增長旺盛的家用大型 SUV 市場,專注推廣了 " 奶爸 " 車型。
又一家新勢力 " 經營困難 "
5 月 10 日,愛馳汽車人力資源部發布《關于四月工資延遲發放的通知》,該通知稱,鑒于目前面臨的資金挑戰,公司不得不做出四月工資再次延遲發放的決定。
曾經,新勢力車企好幾十家,但大部分都未進入到大眾視野,便偃旗息鼓。進入 2023 年,汽車市場競爭加劇,威馬、天際等不少有一定名氣的新勢力車企,也陸續出現經營問題,歸根結底還是這些品牌產品未能獲得市場認可。
雖然愛馳汽車將發展重心放在了海外市場,但從其出口數據來看,愛馳在海外市場的銷量并沒有多大亮點。數據顯示,2023 年前三個月,愛馳汽車的累計銷量只有 92 輛。此前的三年,愛馳汽車每年銷量都沒超過 3000 輛,這樣的銷量數據,難以支撐一個品牌的成長。
在如今的車市要打開市場,要么產品有著超強的性價比,例如比亞迪的 DM-i 系列車型;或者面向特定客戶群體、專注特定場景,例如理想汽車專注 " 奶爸車型 " 系列。而愛馳、威馬等品牌,旗下車型不具備性價比,也沒有 " 特點 ",走進 " 困局 " 也成為了一種必然。
特斯拉中國 OTA 召回超百萬輛車
5 月 12 日,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官網顯示,特斯拉汽車(北京)有限公司、特斯拉(上海)有限公司向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備案了召回計劃。自 2023 年 5 月 29 日起,特斯拉將召回生產日期在 2019 年 1 月 12 日至 2023 年 4 月 24 日期間的部分進口 Model S、 Model X 、Model 3 及國產 Model 3 、Model Y 汽車,共計約 110.46 萬輛。
本次召回范圍內的車輛,沒有允許駕駛員選擇能量回收制動策略;同時,對駕駛員長時間深度踩下加速踏板的情況可能沒有提供足夠提醒。以上因素疊加可能增加長時間誤踩加速踏板的概率,可能增加碰撞的風險,存在安全隱患。特斯拉稱,本次召回活動是在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啟動缺陷調查情況下開展的。
與以往大家理解的召回其實不同,按照相關規定,OTA 線上升級,也算作召回的一種。特斯拉算是通過 OTA 的方式推送 " 動能回收強與弱 " 兩個選項,不再是曾經固執的強制單踏板。
由于消費者普遍有其他車型的駕駛經驗,至少駕考基本都是非特斯拉車型。所以,特斯拉的單踏板模式一直被不少用戶提出 " 質疑 ",哪怕單踏板模式再好,至少應提供用戶自主選擇的選項。
哪怕眾多用戶持續呼吁,也沒有改變特斯拉的 " 固執 "。正如特斯拉在召回備案中所言,這是 " 在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啟動缺陷調查情況下開展的 "。這也給了汽車行業提示,在新能源汽車發展加速的當下,電氣化、智能化正在改變汽車產品的形態。未來的各種新車,對安全有隱患的創新,我們依然要保持著謹慎態度。
瀟湘晨報記者胡雄
爆料、維權通道:應用市場下載 " 晨視頻 " 客戶端,搜索 " 幫忙 " 一鍵直達 " 晨意幫忙 " 平臺;或撥打熱線 0731-85571188。政企內容服務專席 19176699651。
頭條 23-05-14
頭條 23-05-14
頭條 23-05-14
頭條 23-05-14
頭條 23-05-14
頭條 23-05-14
頭條 23-05-14
頭條 23-05-14
頭條 23-05-14
頭條 23-05-14
頭條 23-05-13
頭條 23-05-13
頭條 23-05-13
頭條 23-05-13
頭條 23-05-13
頭條 23-05-13
頭條 23-05-13
頭條 23-05-13
頭條 23-05-13
頭條 23-05-13
頭條 23-05-13
頭條 23-05-13
頭條 23-05-13
頭條 23-05-13
頭條 23-05-13
頭條 23-05-13
頭條 23-05-13
頭條 23-05-13
頭條 23-05-13
頭條 23-05-13
頭條 23-05-13
頭條 23-05-13
頭條 23-05-13
頭條 23-05-13
頭條 23-05-12
頭條 23-05-12
頭條 23-05-12
頭條 23-05-12
頭條 23-05-12
頭條 23-05-12
頭條 23-05-12
頭條 23-05-12
頭條 23-05-12
頭條 23-05-12
頭條 23-05-12
頭條 23-05-12
頭條 23-05-12
頭條 23-05-12
頭條 23-05-12
頭條 23-05-12
頭條 23-05-12
頭條 23-05-12
頭條 23-05-12
頭條 23-05-12
頭條 23-0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