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
5 月 13 日下午,菊園真人書:用詩歌迎接生活的春天暨 " 外賣詩人 " 王計兵創作分享會在嘉定區菊園新區社區黨群服務中心舉辦。本次活動由菊園新區社區黨群服務中心攜手復旦大學新聞學院教授、復旦大學媒介管理研究所所長、《新聞大學》常務副主編朱春陽,邀約 " 外賣詩人 " 王計兵,中國作家協會會員、詩人戴達,中國作家協會會員、詩人湖北青蛙以及文學博士、詩人余弦等嘉賓齊聚一堂,舉行了一場別開生面的讀書分享會,聆聽詩人用詩歌抒發內在的聲音。
一輛電動車、一首詩,點亮了打工人的 " 詩與遠方 "。關于理想與現實的爭論,一百多年前,英國作家毛姆的作品《月亮與六便士》是這樣說的," 滿地都是六便士,主人公斯特里克蘭德卻抬頭看見了月亮 "。而在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協調發展的中國式現代化的今天,王計兵給了我們不一樣的答案,他平衡著生活和理想,愉悅地寫作。被稱為 " 騎行詩人 " 的王計兵具有雙重身份,作為外賣員的他,在過去的 10 年里,送餐的行程累計達 15 萬公里,相當于繞地球跑 4 圈,走 15 個來回的萬里長城;作為詩人的他,在過去的 10 年里,寫了 4000 多首詩歌,平均每年 400 余首,平均每天 1 — 2 首。
" 詩歌改變不了我的生命長度,但是改變了我的生命質量…… " 分享會現場,朱春陽教授與王計兵對談,王計兵與觀眾分享了自己各個階段不同的閱讀感悟與體會,多角度暢談與詩歌的美麗邂逅,多方位分享對詩歌的真知灼見以及 " 故鄉是滋養文學的沃土 " 對于詩人的重要性。嘉賓與市民相互傾聽,汲取營養,思想的火花不斷碰撞。
書香裊裊,書聲瑯瑯。詩歌朗誦環節,眾人分別聲情并茂地朗誦了王計兵八首精選詩歌,《趕單》《趕時間的人》《星塵》《想家的時候》《我笨拙地愛著這個世界》《長江》《三八節,給母親打電話》《娘》,如歌的文字濡潤著王計兵的日常感知,由詩人戴達、湖北青蛙、余弦簡評其詩歌的文學品質與寫作技巧。現場觀眾自由發言,分享對詩歌的閱讀體會與社會反響。本次創作分享會活動在熱烈的掌聲中落下帷幕。
菊園新區黨工委副書記牛洪義表示," 菊園真人書 " 項目作為 " 菊園有戲 " 品牌之一,以身邊有事跡、有作為、有影響力的優秀黨員和群眾擔任主講人,為黨員群眾搭建線上線下 " 可借閱 "" 可復制 " 的真人書閱讀平臺,形成同頻共振、相輔相成、共生共贏的良性循環,積極傳播社會正能量,為菊園市民的精神文明建設注入磅礴動力。" 希望通過情景詩朗誦、創作分享會這樣的新穎形式,讓全民閱讀成為菊園市民的一種文化自覺行動,在閱讀中品味人生、感悟真情、體驗美好、收獲成長與力量。這是我們舉辦此次活動的初衷,也是我們對大家真摯的祝福。"
作者:薄小波
編輯:朱偉
* 文匯獨家稿件,轉載請注明出處。
頭條 23-05-14
頭條 23-05-14
頭條 23-05-14
頭條 23-05-14
頭條 23-05-14
頭條 23-05-14
頭條 23-05-14
頭條 23-05-13
頭條 23-05-13
頭條 23-05-13
頭條 23-05-13
頭條 23-05-13
頭條 23-05-13
頭條 23-05-13
頭條 23-05-13
頭條 23-05-13
頭條 23-05-13
頭條 23-05-13
頭條 23-05-13
頭條 23-05-13
頭條 23-05-13
頭條 23-05-13
頭條 23-05-13
頭條 23-05-13
頭條 23-05-13
頭條 23-05-13
頭條 23-05-13
頭條 23-05-13
頭條 23-05-13
頭條 23-05-13
頭條 23-05-13
頭條 23-05-12
頭條 23-05-12
頭條 23-05-12
頭條 23-05-12
頭條 23-05-12
頭條 23-05-12
頭條 23-05-12
頭條 23-05-12
頭條 23-05-12
頭條 23-05-12
頭條 23-05-12
頭條 23-05-12
頭條 23-05-12
頭條 23-05-12
頭條 23-05-12
頭條 23-05-12
頭條 23-05-12
頭條 23-05-12
頭條 23-05-12
頭條 23-05-12
頭條 23-05-12
頭條 23-05-12
頭條 23-05-12
頭條 23-0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