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資料圖)
( 人民日報健康客戶端記者 周學津 ) " 您好,請掃碼點餐!"" 請掃描桌面二維碼,通過小程序點餐。" 這是如今消費者進入餐館坐定后,經常會聽到的 " 開場白 ",有的餐廳還需要先關注餐館的公眾號才能點餐。
中國電子技術標準化研究院網絡安全研究中心測評實驗室副主任何延哲告訴人民日報健康客戶端記者 , 面對每一個需要我們個人信息的使用場景都要保持謹慎,在日常消費中要做到不掃來歷不明的二維碼、不安裝來歷不明的 APP、不隨意點擊不明鏈接。
5 月 9 日,北京市消費者協會發布對 " 掃碼強制關注使用 " 現象的勸喻,明確提出,經營者將關注公眾號或使用手機 App、小程序作為消費者行使權利或享受服務的前提,是對消費者不公平、不合理的規定,涉嫌侵犯了消費者的自主選擇權;通過掃碼關注公眾號、使用小程序獲取與服務無關的消費者個人信息,涉嫌違反有關個人信息保護的法律法規。
餐館工作人員為顧客提供點餐人工服務。周學津 攝
5 月 9 日至 10 日,人民日報健康客戶端記者走訪多家餐館發現,絕大多數餐館會建議 " 掃碼點餐 ",手機掃碼可以直接跳轉到點餐界面。有的餐館則需要關注公眾號后才可以正常點餐,個別餐館的小程序則會要求獲取手機號和地理位置,只有同意對應權限后方可正常點餐。就人民日報健康客戶端記者實地走訪的多家餐館來說,如果提出 " 希望人工點餐 " 的要求,餐館都會應允。
" 吃個飯而已,為什么還要獲取我的手機號、微信昵稱和頭像信息 ?"" 不關注公眾號為什么不能點餐 ?"" 保險和地產公司怎么會知道我的電話號碼,是不是通過各類掃碼服務泄露的 ?" 不少網友在網絡上發表了對于掃碼服務產生信息泄露的擔憂。
何延哲指出,餐館出于用工成本、提升工作效率的考量會選擇 " 掃碼點餐 ",科學的信息化運作方式有助于在成本控制、用戶體驗、工作效率之間做好平衡。
" ‘掃碼點餐’具有基礎功能和擴展功能,基礎功能就是純粹的點餐服務,擴展服務根據不同的情況會包括會員注冊、顧客引流等,這其中可能涉及用戶信息的獲取,經營者不能把兩個功能捆綁在一起,不做區分。" 何延哲說。
" 做好個人信息保護更關鍵的是,用戶在日常的工作生活中,面對每一個需要提供個人信息的場景都要保持謹慎的心態,要拒絕提供和商品、服務無關聯的信息,特別關注長期的授權權限等,當不再使用服務時可以采用注銷等方式刪除個人信息。" 何延哲提醒。
頭條 23-05-11
頭條 23-05-11
頭條 23-05-11
頭條 23-05-11
頭條 23-05-11
頭條 23-05-11
頭條 23-05-11
頭條 23-05-11
頭條 23-05-11
頭條 23-05-11
頭條 23-05-11
頭條 23-05-11
頭條 23-05-11
頭條 23-05-11
頭條 23-05-11
頭條 23-05-11
頭條 23-05-11
頭條 23-05-11
頭條 23-05-11
頭條 23-05-11
頭條 23-05-11
頭條 23-05-11
頭條 23-05-11
頭條 23-05-11
頭條 23-05-11
頭條 23-05-11
頭條 23-05-11
頭條 23-05-11
頭條 23-05-11
頭條 23-05-11
頭條 23-05-11
頭條 23-05-11
頭條 23-05-11
頭條 23-05-11
頭條 23-05-11
頭條 23-05-11
頭條 23-05-11
頭條 23-05-11
頭條 23-05-11
頭條 23-05-11
頭條 23-05-11
頭條 23-05-11
頭條 23-05-11
頭條 23-05-11
頭條 23-05-11
頭條 23-05-11
頭條 23-05-11
頭條 23-05-11
頭條 23-05-11
頭條 23-05-11
頭條 23-05-11
頭條 23-05-11
頭條 23-05-11
頭條 23-05-11
頭條 23-05-10